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血管外科 >动脉栓塞

怎么预防羊水栓塞

说到“羊水栓塞”,大多数的人都是一知半解或莫名其妙,但是这个名词却令所有妇产科医师闻之色变,甚至不愿意去谈论它!因为“羊水栓塞”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总是出其不意的发生、几乎无法预防。这到底是什么状况?又该如何尽量避免与抢救呢?

目录 什么是羊水栓塞 怎么预防羊水栓塞 下列孕妇较易发生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特点 产妇羊水栓塞怎么抢救

1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也就是指妇女在生产的过程中,羊水突然的涌入母亲的血液循环之中,而造成急性的肺栓塞,还会出现过敏性的休克的情况哦。

  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

  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虽然羊水栓塞在妇女分泌的时候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它所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哦,而且发生的时候会比较难以处理,还会出现孕妇死亡的情况。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

  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了解清楚羊水栓塞的原因,相信对我们预防羊水栓塞和及时、有效处理羊水栓塞会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就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清楚吧。

  羊水栓塞大多会发生在妇女生产或者是在破膜的时候,也是会发生在妇女生产完之后的哦,大多数情况下发病是比较突然的,病情也是非常的凶险的。

  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原因,是生产的过程中,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等,经由胎盘的静脉进入母体的血液中而造成的。

  上述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以后,常常会堵塞肺部的血管,使得肺脏无法得到血液的供应而造成肺脏功能失效。

  除了肺部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外,也会阻碍心脏机能,因此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面色发青、血压下降、休克、心脏衰竭、四肢痉挛,甚至会出现血崩的现象。

2怎么预防羊水栓塞

  过去,针对胎儿组织或羊水进入母体的研究很少,而发生疑似“羊水栓塞”的临床案例也很罕见,因此要做一个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是几乎不可能的。由于缺乏有效可信的研究数据,以往我们可能认为“羊水栓塞”主要的导因是由于胎儿的羊水跑到妈妈的血管或体内,进一步使得血管或者是肺部换气的功能受阻,而引发窒息及休克的现象。

  但是,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与其说是羊水堵住了妈妈的血管或肺脏,不如说是羊水或是胎儿身上的组织进到妈妈体内之后引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而导致的严重过敏休克现象。 所以,临床上“羊水栓塞”的症状与过敏性休克几乎无异,例如低血压、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症、心肺衰竭、发绀、凝血异常、抽筋及支气管收缩等等(依照发生的比例由高而低排列,其中低血压是100%会发生的)。在妈妈发生上述的症状同时,几乎100%会发生胎儿窘迫现象。因此,“羊水栓塞”发生时,不只是影响母亲的生命,同时也会大大地危及胎儿的预后。

  根据1995年美国《妇产科医学杂志》的论文指出,发生“羊水栓塞”之后,母亲的死亡率是61%,且死亡的时间大多介于发生栓塞后30分钟至之后的2个月内,而存活下来的患者也大多受到永久性的神经损害。至于在发生“羊水栓塞”之后胎儿的死亡率则是21%,主要是因为抢救的时间提早且较快速地将胎儿娩出(大多在15~40分钟之间),然而不幸的是,存活下来的宝宝却只有一半在未来的日子里没有任何的神经功能损伤。由以上的数据可知,当发生“羊水栓塞”时,大部分的母亲与胎儿将不可避免地承受极大的生命损失。

  “羊水栓塞”如何避免

  既然“羊水栓塞”是一个无情的杀手,那么,有没有预防的方法?或是可以避免的危险因子呢?

  依据妇产科医师的观察及临床医学研究都指出,以目前的科技及对“羊水栓塞”的认识,并没有有效的预测方式或预防之道。然而,有一些相关因子却是可以及早提高警觉的,例如:

3下列孕妇较易发生羊水栓塞

  1、高龄产妇

  也就是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年龄愈大,发生的可能性愈大。

  2、生产次数多的产妇

  譬如生第三胎、第四胎甚至七八胎的产妇,生产的胎数愈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比率愈高。

  3、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

  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胎盘早期剥离,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经由胎盘静脉进入母体血液的可能性会增加。

  4、胎儿死在子宫内的孕妇

  胎儿死在子宫内的时间愈久,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几率愈高。

  5、有胎儿窘迫的现象时

  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也比较高。因为胎儿发生窘迫时,羊水内常有胎便,此时产痛通常都很强烈,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6、使用催生素催生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

  也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根据一些医院的统计,产妇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症,75%是因为心脏或肺脏发生并发症,心脏或肺脏的功能受损而造成死亡。

  所以,在临床上讨论羊水栓塞症的治疗时,如何解决心脏或肺脏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原则;另有25%的产妇是因血液无法凝固而死亡,可见发生凝血机能障碍的几率也是相当高的。

  羊水栓塞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并发症,最好不要发生,否则产妇的生命能挽救回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4羊水栓塞的特点

  羊水栓塞的第一个特点是具有不可预测性。所有患者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都是正常的,这也是所有家属在发生这类不幸事件后,与医疗单位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媒体记者吸引眼球的不二法宝。

  羊水栓塞的第二个特点是病情非常凶险。近1/3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只有30分钟。如此快捷的死亡经过,令好多人失去了被抢救的机会,也令所有的家属无法理解,当然包括我们医生。所以要老百姓对所有疾病都有所谓的知情选择权,实际上是置患者于死地。因为这个疾病的早期诊断是那么的不确定,病情又是那么的凶险而快捷,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跟你废话?

  羊水栓塞的第三个特点是高死亡率。多数报道是60%,但最高的报道是 90%。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在医学昌盛的今天有孕妇死亡的现实。但其实孕妇分娩的风险,虽然在当代医学的帮助下大大降低,即使在发达国家,孕产妇的死亡率也有约十万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万分之一。其中在发达国家,孕妇死亡原因近一半是羊水栓塞引发的大出血和急性感染。而在非洲,那些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0万分之1000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地方,则主要是难产和不安全堕胎。

5产妇羊水栓塞怎么抢救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抗过敏: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2、纠正缺氧:高流量面罩给O2,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一般采取面罩高流量给O2)。

  3、抗休克: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扩容,对肾功能减退者慎重。对失血者最好补充新鲜全血。有条件者行静脉插管,既可了解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又可采集血标本,检测凝血功能及查找羊水有形成分。休克症状急剧而严重者,如血容量已补足而血压仍不稳定者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20~40mg静脉滴注,如血压仍不能维持,可加适量间羟胺静脉点滴,但多巴胺浓度应高于间羟胺。

  4、预防DIC:尽早使用肝素抑制血管内凝血出现症状10分钟内用最好。

  5、防治心功能衰竭:注意控制输液量。

  6、防治肾功能衰竭:在血容量补足及血压回升后。

  7、产科处理:羊水栓塞发生在胎儿娩出者,应积极维护孕妇呼吸、循环功能,防治DIC及抢救休克,迅速终止妊娠。宫口开而未开全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宫口开全者行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产后严密观察子宫出血情况。对凝血功能不良致大出血者,在纠正凝血功能的同时,必要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

疾病百科 | 羊水栓塞

挂号科室:产科

温馨提示:
禁用人工剥膜术,宫缩间隙期,采用针刺人工破膜术。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 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女性人群 常见症状:休克、子宫出血、血管内凝血、呼吸困难、紫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