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动,现在不少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其中肠胃不好的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胃炎就是很常见的一种胃病,引起胃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大家应该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小儿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液中分离出Hp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Hp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Hp是革兰阴性菌,在光镜下呈轻度S”形弯曲,长约3μm,电镜下菌体末端钝圆,大多数细菌一端有2~6根长3~5μm的鞭毛,在普通培养条件下不生长,但在特殊的三气培养箱中(10%CO2,5%O2和85%N2)生长良好。在儿童中原发性胃炎,Hp感染率高达40%,慢性活动性胃炎高达90%以上,而正常胃黏膜几乎很难检出Hp。感染Hp后,胃部病理形态改变主要是胃窦黏膜小结节,小颗粒隆起,组织学显示淋巴细胞增多,淋巴滤泡形成,用药物将Hp清除后,胃黏膜炎症明显改善。此外成人健康志愿者口服Hp证实可引发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并出现上腹部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用Hp感染动物的动物模型也获得了成功,因此Hp是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病因。
2.化学性药物 小儿时期经常感冒和发热,反复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使胃黏膜内源性保护物质前列腺素E2减少,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而致胃黏膜损伤。
3.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食物过冷、过热、过酸、过辣、过咸或经常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等,均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食物中缺乏蛋白质、B族维生素也使慢性胃炎的易患性增加。
4.细菌、病毒和(或)其毒素 鼻腔、口咽部的慢性感染病灶,如扁桃腺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吞入胃内,长期慢性刺激可引起慢性胃黏膜炎症;有报道40%的慢性扁桃腺炎患者其胃内有卡他性改变。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损伤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亦可发展为慢性胃炎。
5.十二指肠液反流 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时,使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增加。十二指肠液中含有胆汁、肠液和胰液。胆盐可减低胃黏膜屏障对氢离子的通透性,并使胃窦部G细胞释放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氢离子通过损伤的黏膜屏障并弥散进入胃黏膜,引起炎症变化、血管扩张、炎性渗出增多,使慢性胃炎持续存在。
(二)发病机制
正常胃黏膜的固有层只有少量单核细胞,如果出现多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则为慢性炎症活动期。嗜酸细胞极少见。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变一般只限于黏膜的上1/3,即在腺窝层而不影响腺管部分。炎症影响上皮层使其变性坏死,重者剥脱形成糜烂甚至出血。核分裂相明显增多,上皮增厚。腺窝固有层有多数细胞浸润,白细胞游走,腺窝内有各种管型。萎缩性胃炎的炎症变化与浅表性胃炎相似,惟范围波及到黏膜全层,主要特点是腺体数量减少。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轻者只见少量杯状细胞,重者可见大量典型的肠绒毛上皮,这种病理变化在儿童极少见。根据本院206例儿童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几乎全属浅表性胃炎,仅1例为萎缩性胃炎,另有1例浅表性胃炎伴肠化生。
2慢性胃炎胆汁反流的临床表现
胆汁反流性胃炎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由于这样的原因引起的胃炎大家能够及时的了解它的症状,了解了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对于及时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并能够尽早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临床症状
1、腹胀:这是比较主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腹部饱胀不适,中上腹持续烧灼感,亦可表现为胸骨后痛,餐后可加重。
2、烧心:胃部有灼烧感,甚至有些患者食管也会有烧灼感,常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以及消瘦等现象。
3、胃出血:严重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还会出现胃出血的情况,有的患者大便呈现黑色,有的是呕血。
4、呕吐: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一般发生在晚间或半夜,有些患者呕吐物中带血。
检查诊断
胃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胃液较多,呈草绿色,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幽门口开放,胆汁从十二指肠通过幽门反流至胃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
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 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同位素测定: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员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危害
1、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部饱胀感或不适,往往饭后加重,或有胃痛,或胃部发凉,可伴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胃振水音、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严重的还可有胃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排黑便(柏油样便)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
2、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首先要有幽门功能丧失或幽门关闭不全的基本条件,如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胆汁可直接返流入胃;某些病人并无手术史十二指肠内容物,可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返流入胃引起返流性胃炎;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如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而返流入胃同样可以引起返流性胃炎。
3、目前认为胆汁反流可以导致上溃疡消、化道炎症和肿瘤,也就是说长期胆汁反流可以导致增生性、活动性炎症、食管炎、胃黏膜糜烂性、胃溃疡、甚至促使发生胃癌。与溃疡、上消化道炎症、肿瘤的发生都有重要关系。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出先严重的并发症,如溃疡、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反流的胃液还可侵蚀声带、咽部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声带炎、慢性咽炎和气管炎。
3小儿慢性胃炎应该如何治疗
慢性胃炎尚无特殊疗法,无症状者毋须治疗。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为主。
1.饮食 宜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少吃冷饮与调味品。
2.清除Hp 对Hp引起的胃炎,尤为活动性胃炎,应给予抗Hp治疗。选用的药物有:
(1)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CBS):6~9mg/(kg·d)。
(2)抗生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50mg/(kg·d),克拉霉素15~20mg/(kg·d),甲硝唑20mg/(kg·d),呋喃唑酮5~10mg/(kg·d)。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0.6~0.8mg/(kg·d)。
(4)联合疗法:治疗方案可在上述药物中选用。组成二联或三联疗法:
①含铋剂方案:铋剂加1或2个抗生素。
②不含铋剂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加1或2个抗生素组合。
3.胃动力药 有腹胀、恶心、呕吐者,给予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等。
4.H2受体阻滞药 高酸或胃炎活动期者,可给予H2受体阻滞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5.胃胆汁反流 有胆汁反流者,给予铝碳酸镁(胃达喜)、熊去氧胆酸与胆汁酸结合及促进胆汁排空的药。
4慢性胃炎应该如何节制饮食健康养胃
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动,现在不少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这其中肠胃不好的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比如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有很多,而得了这样的疾病,在平时就一定要注意养胃,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健康,那么,究竟得了慢性胃炎如何养胃好呢?下面专家来介绍下。
对于胃病,与其不断的用药来治疗,还不如在平时做好调养,学会养胃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慢性胃炎的朋友更应如此,那么,究竟慢性胃炎如何养胃才好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1、莫饮食无节制。宜少吃多餐,定时定量,避免饥饿疼痛。或疼痛较明显时,可吃一两苏打饼干。
2、忌多吃味精、酸辣及过咸食物。当以清淡食物为主,过量味重、酸辣之品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但少量的生姜和胡椒可暖胃并增强加粘膜的保护作用。
3、忌睡前两小时进食。经常在睡觉前两小时内吃东西,容易致使括约肌松弛,导致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情况发生。有的人习惯吃夜宵,饱着肚子仰卧即睡,这样也使胃酸更容易倒流。
4、忌食太油腻或煎炸食品。饮食当尽量选择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适量进食肉类,但炒煮一定要熟,烹饪蔬菜不要半生。
5、禁食冰冻和过烫食物。为避免对胃过度刺激。饮食要温度适中,喝汤或饮水均不宜过热。
6、禁食含酸量多的水果。有胃酸分泌过多的病人,注意不要吃杨梅、青梅、李子、柠檬等含酸量较多的水果。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并严重妨碍溃疡的正常愈合。
5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虽然很多人了解胃炎是怎么一回事,不过真要问他们胃炎是怎么引起的?估计恐怕没有人可以很好的说出来,所以还是让我们来通过下面的介绍来了解一下胃炎的病因吧,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2.胃粘膜长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3.急性胃炎如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4.胃酸缺乏,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5.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6.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
7.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8.精神因素。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