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的身体健康是父母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了,我们建议家长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知识,这样一旦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症状,家长才不会手足无措,儿童多动症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疾病,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多动症心理治疗法都有哪些 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多动症是怎么造成的 多动症患者的饮食调养方法 多动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多动症心理治疗法都有哪些

  1、自我控制训练

  多动症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减少多动症患病时间,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

  2、鼓励法则

  鼓励一般是以精神或语言的刺激为主,促使宝贝自愿、主动地去尝试或重复那些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他听家长的话去做一件事了,就及时表扬他,增加他这种行为的产生。但此法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要配合其他办法共同使用,而且要经常使用。

  3、奖励法则

  除了鼓励之外,当宝贝出现了符合规则的好的行为习惯时,也要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让宝贝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促进他进一步形成好习惯。奖励的方法也可投其所好,多种多样的,比如宝贝喜欢汽车,就告诉他每次做得好,就可以得到1分,做得不好就减去1分,当累计得到5分时,就可以给他买一辆小汽车。随着汽车的增多,宝贝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而这些良性的感受会促进宝贝的自控力提高。

  4、消退法则

  所谓消退法,就是对宝贝的行为不理不睬,不过分关注,让其自然消退,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配合其他方法使用。比如,宝贝大发脾气或挤眉弄眼时,如果家长训斥或大骂他,反而会让多动症越来越强烈。这时,要对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只是轻描淡写的引导,这样他的不恰当行为反而会消退。

  5、支持疗法

  这一疗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用来帮助患儿解脱受挫折以后的情绪抑郁和由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对患儿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多动症有所好转,就给予奖励。

2多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1、对个人的危害轻微多动症儿童只是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去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为不服管束,被人歧视。重症多动症儿童则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不能跟班,难以读完小学及初中。在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增长,因无法自控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对家庭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学习不仅成绩较差,还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进行责骂、棍棒教育。有的高价请家庭教师,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无济于事;有的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3、对学校的危害在学校里,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即使老师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个班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则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使老师特别恼火,总想让他们留级,甚至把他们开除。

  4、对社会的危害多动症儿童如不及时治疗,到成人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较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3儿童多动症是怎么造成的

  ◆社会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均有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机率。孩子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不安和矛盾的状态,容易出现冲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行为问题,或加重多动症的某些症状。

  ◆家庭因素。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多动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粗暴的教育方法、过度放任或过度保护均有可能成为多动症的引发因素。

  ◆遗传因素。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导致多动症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显示多动症是一种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饮食因素。有研究发现儿童过多食入含铅食物,体内血铅水平过高可能和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关,有可能是多动症的潜在病因。

  ◆脑器质性因素。研究发现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毒物质、营养不良、吸烟、饮酒、各种原因所致宫内窘迫、非正常分娩、低出生体重儿以及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脑外伤均可能导致儿童神经发育异常,增高患多动症的风险。

  ◆中枢神经递质异常。神经生化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多巴胺功能不足、5-羟色胺功能过高或相对不足,这些神经递质被认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或强化社会行为,由此推测多动症的病因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调所导致的行为障碍。

4多动症患者的饮食调养方法

  1、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电脑的多动症状消失。恢复吃含这些色素食品和调品后,小儿的多动症状又重新出现。因此家长要注意不要在患儿的饮食中加胡椒油等调味品和用酒石黄着色的食物等。

  2、不吃含酷氨酸食品。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护孩子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不要给患儿吃含酷氨酸的挂面、含酷氨酸的糕点以及乳类、乳制品等富含酷氨酸的食品等。

  3、不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要给多动症患儿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让患儿吃可能受铅污染的食物和含铅量高的食物,如贝类、大红虾、向日葵、莴苣、甘蓝、皮蛋、爆米花,在冶炼厂周围种植的蔬菜、以及含酒精的饮料等

5多动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2、在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3、 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4、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5、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 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6、常常难于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它活动。

  7、 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

  8、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

  9、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10、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