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康复医学科 >老年痴呆

老人低血糖可致痴呆!

低血糖发作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虚弱,会出汗,有饥饿感并且会有点意识模糊感,低血糖是在饥饿时和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而且通常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休息补充糖分后就会好了。

目录 老人低血糖可致痴呆! 低血糖的病因 低血糖的表现 怎么才能低血糖 低血糖吃什么好 贫血和低血糖的区别

1老人低血糖可致痴呆!

  老年人低血糖有什么危害?

  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往往不敏感,产生低血糖时经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且老年人多注意脑血管疾病,一旦产生低血糖而又没实时发明,往往会致使紧张结果。

  低血糖的危害两方面都有,既容易发生昏迷危及生命,也会对人体器官产生损害。低血糖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

  (1)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波动。

  (2)低血糖反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脑功能障碍。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

  (4)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的危害虽然较大,但它是可以控制的。加强日常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日常饮食、运动等,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外出时做好防范措施,如随身携带病情卡及糖果、点心等,以备应急之需。

2低血糖的病因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3低血糖的表现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2.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4怎么才能低血糖

  1、如果长时间不吃早餐,就会形成低血糖。2、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3、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低血糖的预防措施:(1)合理应用胰岛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或调整胰岛素,同时进行血糖监测。(2)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因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较强,作用日寸间较长,故应慎用,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70岁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应用时需注意。(3)按日寸进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食。做到空腹不饮酒。(4)适时加餐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将一天的摄入总量分成5~6餐,这样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预防清晨低血糖的发生。(5)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5低血糖吃什么好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贫血和低血糖的区别

  低血糖发作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虚弱,会出汗,有饥饿感并且会有点意识模糊感,低血糖是在饥饿时和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而且通常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休息补充糖分后就会好了。

  2贫血是通过长时间累积发病的,皮肤会呈现病态的苍白,并且嘴巴指甲是较为明显的没有血色的感觉,头发呈现枯黄,身体乏力,常常会有食欲不振的症状,并且会有头晕耳鸣的症状出现。

  3总的来说,低血糖是比贫血程度轻的,像低血糖只要你及时停下来休息并且补充糖分就可以缓解的,但是贫血的人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补血来慢慢的缓解自身,贫血的人一定要注意补血,养好身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