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肾内科 >尿失禁

尿失禁的原因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那么,尿失禁的原因?尿失禁女性需要做什么检查?亲爱的,你们都知道吗?

目录 尿失禁的原因 尿失禁女性需要做什么检查 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尿失禁有哪些注意事项 尿失禁的常见分类

1尿失禁的原因

  尿失禁的病因可分为下列几项:1先天性疾患 如尿道上裂;2创伤 如妇女生产时的创伤,骨盆骨折等;3手术 成人为前列腺手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儿童为后尿道瓣膜手术等;4其他 各种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表现

  尿失禁按照症状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4类。

  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该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

  真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上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该类尿失禁的病因很复杂,需要作详细检查。

2尿失禁女性需要做什么检查

  ① 测定残余尿量。以区别因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的尿失禁。

  ② 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

  ③ 膀胱测压。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无反射。

  ④ 站立膀胱造影观察后尿道有无造影剂充盈。尿道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被膀胱颈部所阻止。如有关排尿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则后尿道平滑肌松弛。造影片上可见到后尿道的近侧1~2cm处有造影剂充盈。因这部分尿道无横纹肌。

  ⑤ 闭合尿道压力图。

  ⑥ 必要时行膀胱压力。尿流率。肌电图的同步检查。以诊断咳嗽-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以及由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引起的尿失禁。

  ⑦ 动力性尿道压力图:用一根特制的双腔管。末段有二孔。一孔置于膀胱内。另一孔在后尿道。尿道功能正常者在膀胱内压增加时(如咳嗽时)尿道压力也上升。以阻止尿液外流。有少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内压增高时。尿道压力不上升。从而尿液外流。

3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

  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

  取【克遗灵】一贴贴于神阙穴。24小时更换一次。

  收缩会、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臂部肌肉收缩。

  根据盆底肌肉损伤情况,比如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锻炼要领是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3-5秒。

  锻炼要领是最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6-10秒。

4尿失禁有哪些注意事项

  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

  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

  取【克遗灵】一贴贴于神阙穴。24小时更换一次。

  收缩会、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臂部肌肉收缩。

  根据盆底肌肉损伤情况,比如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锻炼要领是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最大力持续3-5秒。

  患有尿失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详实纪录每天的饮食及大小便情形,以利医生追踪原因。

  2.克制水份摄取,尤其是睡前。

  3.减肥。

  4.避免咖啡因,咖啡因也是一种利尿剂。

  5.少喝葡萄柚汁。

  6.保持排便通畅。

  7.戒烟。

  8.避免酒精。

  9.排尿时尽量排光膀胱的尿液,然后站起来再坐下,微向前顷,再排一次。

  10.勿憋尿,一有尿意,应马上去排尿,最好在饭前、饭后及睡前,将尿液排尽。

  11.训练排尿习惯,先在短时间内固定去排尿,再慢慢延长,可有效改善尿失禁的问题。

  12.睡的地方离厕所不要太远,方便排尿。

  13.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或弹跳时,应事紧缩括约肌,以免尿液外漏。

  14.有尿失禁的前兆,放松心情再缓步走向厕所排解。

  15.使用成人纸尿裤。

  以上就是关于患有尿失禁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回答,每一条细节都对该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不可疏忽,而导致治疗失败。

  锻炼要领是最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6-10秒。

5尿失禁的常见分类

  (1) 真性尿失禁(持续尿失禁) 是指在任何体位及任何时候发生的尿失禁。由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的严重受损、膀胱失去贮尿功能都可以引起真性尿失禁。常见于括约肌或其支配神经的病变。

  (2) 压力性尿失禁 是指在腹部压力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跑步、用力、突然改变体位等)引起的尿失禁。此时膀胱逼尿肌功能正常,而尿道括约肌或盆底及尿道周围的肌肉松驰,尿道压力降低。在正常情况下尚能控制排尿,一量腹部压力增加导致膀胱内压力增加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就会有尿液溢出。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分娩损伤、绝经期妇女(阴道前壁支持力量减弱),在男性则可见于前列腺手术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道外括约肌损伤、会阴部及尿道损伤及尿道手术后等。有压力性尿失禁的病人膀胱内一般没有剩余尿。压力性尿失禁也可由于身体活动所引起的逼尿肌过度活动所致,即所谓的“压力性反射亢进”。

  (3) 充盈尿失禁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尿潴留后,膀胱在极度充盈的情况下,膀胱内压力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的阻力,尿液从尿道溢出。多见于前列腺增生症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晚期。也可见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充盈性尿失禁可以由逼尿肌不稳定或括约肌功能障碍所致。只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有时很难作出充盈性尿失禁的诊断,特别对肥胖的病人。充盈性尿失禁的病人膀胱内一般有大量剩余尿。

  (4) 急迫性尿失禁 是指患者因膀胱内病变引起膀胱收缩并产生强烈尿意的情况下,不能控制小便而使尿液流出。主要是由于逼尿肌的过度活动所致。又可以分感觉急迫性尿失禁和运动急迫性尿失禁两种。前者主要见于膀胱的病变,如膀胱及尿道的急性炎症、膀胱结核、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肿瘤、膀胱结石等疾病;后者则可因逼尿肌的过度活动、神经源性膀胱、伴有膀胱顺应性降低的晚期膀胱出口梗阻(BOO)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