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多动症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的简称叫ADHD,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下面就介绍导致小儿多动症的病因介绍:

目录 大人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 小儿推拿治疗多动症 多动症的判断标准 怎么区别调皮还是多动症

1大人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很多人认为多动症这种疾病只是小孩子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但是其实这种多动症疾病很多大人也容易患上,大人多动症跟小儿一样的症状,都会有好动的现象,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很容易患上多动症,多动症疾病的症状还有很多,有的人患上了多动症之后还会有明确的智力下降症状,那么多大人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

  与儿童的多动症一样, 成人患多动症同样影响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经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难以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往往出现注意力高度分散,主观上感到烦躁不安,客观上表现为坐立不宁,无法在局限的空间内作长时间的停留。阅读、写作过程中有持续注意力缺陷,阅读理解功能不良,容易对枯燥的材料或任务感到厌烦,学习成绩差。

  其它的典型表现还包括:做事冲动,不能清晰地思考问题和理智地做出判断,尤其在应急情况下,因而难以仔细地听从指令和接受监督、自始至终地独立完成任务,经常冲动地变换工作或常常被上司解雇 ;时间观念淡薄,安排时间的能力有缺陷,工作或约会经常迟到,遗忘必需品、把东西放错位置更是屡见不鲜 ;总体自律性差,难以持之以恒地追求一个目标。

  上文中这些内容的介绍让我们明白了大人多动症的各种表现,这些都是大人多动症疾病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如果知道大人多动症有哪些症状的话,那么从外观来判断,及时带患者到医院做检查,这样的明确治疗也是最好的改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

2导致小儿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

  至目前仍未明白小儿多动症的病因,通常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患儿的母亲:

  常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遗传因素如:

  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严重的铅中毒

  可产生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

  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3小儿推拿治疗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的俗称,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患儿智力基本正常,但行为、情绪方面有明显缺陷。患儿多半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集中时间过短;活动过多;易冲动;无法与他人相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多动症患儿男童多于女童,且早产儿也更容易患多动症。小儿推拿中如何治疗小儿多动症呢?

  1、推拿指罗纹面,可以疏通经络、滋补心肾、清肝潜阳、益智宁神,方法简便易学,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家施实。

  2、治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取小指末节、食指末节罗纹面分别由指根向指尖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直推食指罗纹面。

  3、心气阴两虚,取拇指及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拇指桡侧向掌根直推,顺时方向旋推无名指罗纹面100-500次。

  4、痰浊内阻,按摩中脘法5min,揉脐法5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0次,以健运脾胃之气。按揉天突穴15次,直推膻中穴50次,以化痰顺气;配以开天门法(即推攒竹)20次,以宁心安神。隔日1次,15次1疗程。

  5、痰火扰心,取手掌面,以掌心为圆,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用拇指作顺时针弧形或环形推动,配以清心经,可清心泻火,健脾利温。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确定小儿多动症的致病因。从现有病例认为其可能和生理、心理、遗传三方面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

  1-1、女性在孕期、围产期有疾病,或有大量吸烟、酗酒史。

  1-2、儿童有严重的铅中毒或致命的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

  1-3、儿童缺乏维生素,对某种食物过敏,或摄入食品调味剂(人工色素)过多。

  1-4、胎儿在孕妇产前、分娩时、产后,有轻度脑损害。

  2、心理因素

  2-1、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恶劣,如家庭破裂、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

  2-2、父母有酗酒、吸毒、精神病史。

  3、遗传因素

  3-1、儿童的父亲、亲兄弟有多动、注意不集中的表现。

  3-2、儿童的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癔症者较多。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

  1、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5、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7、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8、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4多动症的判断标准

  一、不注意

  下列不注意的症状至少具备6条,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或进行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

  3、别人对他(她)讲话时,常常显得没在听;

  4、常常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完成功课、日常杂务或工作中的义务(不是因为违抗行为或不理解指令);

  5、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6、常常回避或极共厌恶需要保持精神努埘任务,如家庭作业:

  7、常常遗失某种活动的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或工具;

  8、常易被外界刺激吸引过去:

  9、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常常忘事。

  二、多动

  下列多动性症状至少有3条,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双手或双足常常不安稳,或坐着时常蠕动:

  2、在课堂上或其他要求保持在座位上的场合离开位子:

  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在少年或成年可能只存在不安感);

  4、游戏时常不适当地喧哗,或难以安静地参与集体活动:

  5、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都无法使其显著改观。

  3

  三、冲动性

  下列冲动性症状至少具备2条,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患儿的发育水平不一致。

  1、常在提问未完成时,答案即脱口而出;

  2、在游戏或有组织的场合常不能排队按顺序等候

  3、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如冲撞别人的交谈或游戏);

  4、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作出恰当的反应。

5怎么区别调皮还是多动症

  ①多动症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PS:调皮的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多动症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无法安静地集中注意力去做任何一件事;调皮的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能安静地一个人聚精会神地看。

  ②多动症的孩子“无纪律”,PS:调皮的孩子有组织有纪律。多动症的孩子无法在任何环境下安静下来,即使在陌生的或者安静的环境里,他也会不停地做动作;调皮地孩子可以在陌生安静的环境里约束自己,安静下来。

  ③多动症的孩子没有目的性,PS:调皮的孩子做事有目的。多动症的孩子想到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冲动,毫无目的;调皮的孩子做事有目的性,做什么事情会想到要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④多动症的孩子动作迟钝,不协调,PS:调皮的孩子敏捷,协调。多动症的孩子动作会比调皮的孩子明显比较慢,而且“东倒西歪”的样子;调皮的孩子会比正常孩子都来得敏捷,快速。

  调皮孩子的家长自然不要太过担心他的学习,因为他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做出相应的引导,把他的兴趣爱好跟学习结合起来,就能得到学习成绩的提高。

疾病百科 | 小儿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精神心理科

温馨提示:
在出现小儿多动症时要很快确诊,并且要有正确的护理措施,使孩子的自控能力得以增强。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婴幼儿 常见症状:注意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起伏大、儿童抽动症、舞蹈样手足徐动、新生儿手足徐动、食欲异常、不断眨眼[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利它林、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匹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