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肠胃溃疡,患了该病胃痛是难免的。为了不影响生活,应该尽量治疗。很多人都在咨询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偏方,正确把握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偏方能够因此得出准确的治疗,那么究竟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偏方有哪些呢?
目录
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
病例回放
刚入秋,消化专科的病人就多了起来。前几日,解放军452医院消化内科就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他叫李明,胃痛已经持续1个星期了。他说他是6年前参加高考那年出现胃病的,从那时起,他就断断续续觉得疼痛,不痛时感觉完全正常,痛起来会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并且一般在天冷、精神紧张或喝酒及吃了辛辣的食物后发作。尤其是自从去年他开始搞电脑软件设计后,行业竞争激烈,常加班加点,胃痛也越来越厉害,甚至睡觉时都被痛醒,他一直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医生释疑
医生听了他的介绍后,对他进行了检查,发现李明除了上腹部有一个轻度压痛点外,并未发现其他异常。“你患的不是胃痛,很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医生告诉他说,后来做了胃镜检查后,果然在他的十二指肠球部发现了一个直径为0.8厘米的溃疡。
医生提醒
消化性溃疡是慢性病,病史比较漫长,常为几年,甚至十几年或几十年。发作呈周期性,就是说在这么长的病程中,并不是天天都在发作,而是发作期与缓解期呈相互交替。缓解期时间长短也不一致。可能几星期、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发作常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天气骤变寒冷时容易发作。李明就是一个例子。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发作规律(节律性)是不同的。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餐后2-4小时出现上腹痛,至下一次进餐后疼痛才缓解,很多人还会有夜间发作的上腹痛;胃溃疡的节律性则正好相反,进餐后0.5-1小时内出现上腹痛,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很少发生夜间痛。
除了上腹痛外,还有一些人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胀痛、嗳气、反酸等。也有很小一部分人无任何症状,称为无症状性溃疡,这部分病人往往是因为出现了并发症或做胃镜检查时被发现的。
溃疡病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否则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癌变等。
2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食疗方法
1.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喝绿豆粥:石膏粉30克(切忌过量),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5.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温馨提示:胃火表现分虚实两种,要辩清症状对症下药,切忌乱服药物。当然大家在了解了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偏方之后,还有必要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
3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区别吗
(1)发病年龄:胃溃疡病人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年龄在20-30岁;
(2)性别: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3)精神因素: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为密切;
(4)血型:十二指肠溃疡病“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而胃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无关。
(5)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上述情况不典型,其次胃溃疡的症状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重,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较胃溃疡容易控制;
(6)癌变,胃溃疡可以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
通过以上介绍朋友们是否能够分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之间的不同了呢?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同时专家表示,对于医生而言,所能做的是通过药物及手术等手段竭力控制缓解溃疡的症状,而对于患者,则应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预防溃疡的发作。
4肠胃病的疾病类型有哪些
按胃病的症状分类:
肠胃病的分类也是看患者的症状来分的,其中如果发现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从病的急慢来看:
首先判断胃病是那种症状从病的急缓来说,肠胃病和分为急性肠胃病及慢性肠胃病。而所有急性的胃病都可以称之为急性胃病,如急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等。
按胃病发病的部位分类:
其次肠胃病的分类还可以从患者的发病位置来看,其中肠胃病的发病位置主要就是指胃溃疡、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窦炎、胃下垂、幽门螺杆菌等。
5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肠胃病
经常出差的人,
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少人成了“空中飞人”。经常出差,不断面对舟车劳顿,适应不同的环境,调整作息习惯,比其他人更易出现肠胃的健康危机。此外,经常出差外地还存在水土不服、饮食不得当等健康隐患,导致肠胃常会出现不适症状。
经常慢于应酬的人
对于不少人来说,终日辗转于酒桌上忙于应酬已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研究表明:酒精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肿,形成食管炎;更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刺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引起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出现烧心、胃痛、胃酸、胃胀、呕吐、食欲差等症状。因此,常饮酒者要当心自己的肠胃。
最后一类是上班族
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平时运动量少,进食不规律,这都可能会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性紊乱,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会痉挛、收缩,使胃肠组织供血不足,营养供应发生障碍,这时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抵抗力减弱,反酸、饱胀、嗳气等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调整,就有可能形成胃溃疡、胃炎等一系列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