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如何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如何护理?打鼾可导致心力衰竭你又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目录 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如何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打鼾可导致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病人可以吃安定吗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和切入点

1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如何护理

  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

  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查看详情>>

2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

  2001、2005 年美国心脏学学会(ACC)/ 美国心脏协会(AHA)及2005 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发表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均建议所有病情稳定的门诊CHF患者,在联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都应当考虑做运动训练。

  过去,建议心力衰竭的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希望卧床休息以最大限度减轻症状,并且认为体力活动可加速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进程。然而,目前认为,减少体力活动导致一种体力去适应状态,结果导致CHF 患者的症状加重和不能耐受体力活动。限制运动不仅有损于运动能力,而且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损害外周血管的扩张反应。因此,CHF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打鼾可导致心力衰竭

  提到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公众通常会想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家庭病史等,但打鼾给健康所带来的威胁却很易被人们忽略。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5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健康系统心血管中心的梅尔文·卢本范尔博士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睡眠呼吸暂停或睡眠呼吸紊乱,这是因为此种病症与心脏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严重的打鼾不仅让人感到厌烦,还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信号。患者将在入睡后短暂地停止呼吸,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和中风等。

  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影响打鼾者的健康。

  大脑中可激发呼吸的化学物质会在打鼾时停止作用,当缺乏这种激励物质时,人们通常会停止呼吸。而当呼吸暂时停止时,人们体内的含氧量将急剧下降,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将随之猛增。这些荷尔蒙可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甚至心脏病发等。

  事实上,打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是双向的,心脏有问题的患者大多也存在睡眠障碍。卢本范尔称,心力衰竭可以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力衰竭变得更加严重。以往曾经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刊》上的研究报告表明,打鼾的女性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是不打鼾女性的两倍。

  治疗打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确认症状并做出诊断,目前医治打鼾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睡眠呼吸仪(CPAP)进行治疗。卢本范尔表示,呼吸仪可利用空气泵将空气压力输入呼吸道内,形成一股支撑气流,将阻碍及塌陷的部位撑开,使空气能够顺利的进入肺部,从而解决打鼾及血中含氧量不足的问题;而没有其他症状的轻微打鼾者则可通过调整自己的睡姿得以改善。

4慢性心衰病人可以吃安定吗

  安定药物等镇静药对呼吸中枢具有抑制作用。慢性心衰病人即使用了常人能耐受的小剂量安定药也会使处于逐渐衰竭的心肺呼吸中枢雪上加霜,使呼吸更趋衰竭,甚至呼吸停止。所以患有慢性心衰.肺心病、慢性肺气肿的病人千万不要随便服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安眠药来治疗烦躁不安、失眠症状,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监护使用。

  指导意见:

  建议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制剂的安神药帮助睡眠,比如柏子养心丸.安神片之类的,这些不会对心肺有任何副作用,不过要坚持服用,短期不会见效的。

查看详情>>

5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和切入点

  1.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

  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与心脏、肺、肝脏、肾脏、内分泌、免疫等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相互影响,而这些关系往往表现得相当复杂,如何协调心脏与其他器官及系统的关系,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难题,此时便常常需要运用整体观念。而在运用整体思维方面,中医药有一定优势。全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根据其“五脏相关”的学术思想,认为心衰病位在心,但“五脏相关”,他脏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既可成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衰致他脏功能失调或损害。邓老认为治疗心衰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不可局限于治心。我们前期研究初步表明,对心衰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采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对心衰合并低血压、肾脏灌注不佳者,采用温肾健脾法,有一定作用;对容易外感的心衰患者,采用补肺益卫法调理,有一定帮助;对心衰缓解期适当运用补肾护心法,对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心衰复发初显成效。

  2. 因人制宜,注重个体差异

  心衰成因及诱因多样,个体差异非常大,常需要评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其治疗方案也常常需要改变。这种趋势,实质上正朝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向靠拢。然而,由于西医一贯强调事物的一般性,略于事物的特殊性,故而,在临床实际中,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并且,在评估患者状态时,西医往往须借助各种检查,一方面造成费用上升,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不便。况且,在我国基层地区,设备配置及人员技术条件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更使得定期评估患者的存在困难。而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结合天时地气,动态地对每个心衰患者进行评估,因人制宜,采用汤、膏、丸、散等不同剂型进行治疗,还可指导患者采用食疗、外治、艾疗等方法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存在一定优势。

  3.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西医和中医在缓解心衰患者气促、水肿等主要症状效果都很明显。但心衰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衰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若以中医药辨治处置,往往更为有效。

  4.增强体质,预防心衰复发

  感染是心衰复发的最常见诱因,如何预防感染发生,是一个困难而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心衰患者多数年龄较大,生病后容易情绪低落,不敢进行身体锻炼,消化功能减退等等原因,体质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中医历来在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心病日久,脏腑之气渐衰。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邪侵。肺主皮毛,而皮毛又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外达以卫外,则抵抗差,每易招致外邪而致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运脾气,扶正气,能抗御和清除外邪,同时也可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清除内邪,从而消除心衰发作的诱因,调整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各脏器之功能恢复,预防心衰复发,减少再住院率。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常规的汤药外,中医还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教导患者采用食疗、导引、艾灸等多种方法来改善机体的状态。从目前文献来看,补肺益卫、健脾实卫、培元固本等等治法,均有改善人体体质的作用。

  5.减少药毒,降低患者死亡

  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增加细菌耐药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西医治疗效果较差。通过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可减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6.讲究配伍,化解西药困惑

  中药处方历来讲究君臣佐使,药分四性五味,重视七情和合。一方面,可按照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药性之间的制衡关系,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对某些服用地高辛容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服用ACEI容易出现咳嗽、使用利尿剂容易出现低钾低钠等副反应严重的患者,实践证明,有时候应用中医药可有效解决此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