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内科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

新生儿窒息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是目前危害新生儿健康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所以由于新生儿窒息严重危害到孩子的身体,就造成新生儿的成活率降低,因为窒息抢救不及时,成活率下降,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想全面了解一下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就来看看下面介绍。

目录 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 宝宝呛奶窒息的原因 爱呛奶的孩子要提防先心病 小儿呛奶呛出中耳炎

1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下面让急诊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1、注意体位引流,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平卧头偏一侧位,有利血咳出;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停止后给低温流质饮食,每次适宜量为150~200 ml。每次咯血时有专人在旁护理,鼓励患者每次尽量把血咳出,以防凝成血块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若有呼吸困难,则应采用30°~40°的半卧位,以利于咳嗽、呼吸、排血。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停止或减轻后进温凉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气促、呼吸困难时吸氧,氧流量6~8 L/min,注意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情绪紧张或烦躁不安者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适当应用镇静剂,剧咳者适当镇咳,忌用吗啡。

  对于反复大咯血的患者,每次咯血时有专人在旁护理,由于让患者掌握了大咯血时的各种注意事项,患者情绪一直能保持平静,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擦掉口边血污,每次咯血后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漱口。

  2、大咯血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1) 窒息的原因窒息是因为大量血液或血块阻塞于呼吸道。其原因是:①体弱无力咳嗽,血液积聚;②镇静、镇咳剂应用不当或沉睡时抑制咳嗽反射;③支气管狭窄、扭曲或支气管引流不畅;④患者极度紧张或血块刺激诱发支气管或喉部痉挛;⑤一次性大量出血来不及咳出。

  (2)咯血窒息的先兆向患者介绍哪些是咯血窒息的早期征象,使其了解窒息的危险性,教会患者及陪人若发生危险征象,勿紧张,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咯血的颜色、量及患者的精神和意识状态,若发生以下情况:①大咯血过程突然停止或终止,随即出现胸闷,极度烦躁,表情恐惧,精神呆滞;②喉头作响,随即出现呼吸浅而快或呼吸骤停;③面色发紫,目瞪口呆,大汗淋漓,双手乱抓,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应警惕大咯血窒息的发生,立即抢救。

  (3)紧急抢救及措施大咯血时,迅速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内的血液,是防止窒息的有力抢救措施。①立即抱起患者下身倒置,使躯干与床成45°~90°角,并拍击背部,倒出气管内的积血,防止血液淹入整个肺部;②及时清除血块,首先用开口器撬开牙齿,挖出咽喉部的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对血块连续负压吸引;③高流量吸氧,氧流量6~8 L/min。

  (4)出血性休克的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②观察尿量及尿比重,当休克患者的血压下降下可引起肾动脉血压下降而直接影响肾的血液灌注,发生肾功能衰竭;③认真记录出入量,对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丢失的体液量详细记录;④体温异常的护理,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体温多数偏低,应提高室温,用棉被保暖,而不能用热水等局部保暖,以保证体温在正常水平。

  (5)心理护理咯血窒息患者心理难以承受,终日恐惧、焦虑和烦躁。为此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安慰和关心,让患者意识到大咯血时保持镇静是关键,否则恐惧、烦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心率加快,血循环增速致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止血。

  以上就是急诊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的香瓜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有任何疑问要及时到医院急诊科检查治疗。

2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预防呛奶措施

  1.用物准备:

  新生儿模型、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气管插管模型、成套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呼吸器、低压吸痰器、给氧装置、1:10000肾上腺素、纳洛酮、5%碳酸氢钠等。

  2.操作方法:

  (1)保暖:胎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血液,将其置于30~32℃或自动控温的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上,使新生儿头低仰卧位。

  (2)按复苏ABCDE进行:

  A(airway):建立通畅的气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进行正压人工通气。

  C(circulation):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

  呛奶窒息预防措施如下: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婴儿已经很饿了才喂,婴儿吃得太急容易呛;婴儿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婴儿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婴儿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婴儿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婴儿脸色表情,若婴儿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的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专业人员(医生、母婴护理员)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后,再将婴儿放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让婴儿右侧卧30分钟后再平卧,不可让婴儿趴着睡。

  婴幼儿呛奶,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罪魁祸首,对于很多家长,可以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全面了解以后,就能知道怎样进行窒息方面的抢救,所以一定要对以上内容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了解了,才能当出现新生儿窒息以后,正确的预防抢救措施,得到更好的改善。

3宝宝呛奶窒息的原因

  婴儿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叫做“呛奶。宝宝呛奶窒息的原因是什么呢?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因为严重窒息,完全不能呼吸,婴儿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急诊科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只能争分夺秒立即抢救。在上述家庭抢救的同时,拨打120呼救,或准备急送医院抢救。

4爱呛奶的孩子要提防先心病

  齐女士36岁时生下了唯一的宝宝。可是最近,齐女士的孩子连续发烧两个月左右,而且时不时表情痛苦地抱着大腿。更可怕的是,齐女士的孩子嘴唇和手指甲呈现出可怕的紫色。朱鲜阳告诉记者,齐女士的宝宝很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即“先心病”。而随着高龄产妇、高龄父亲的日益增多,辽沈地区患“先心病”的孩子正逐年增加。

  爸爸或妈妈年龄大,孩子易患“先心病”

  女性在怀孕2周到3个半月内要避免感染。因为这一时间段正是孩子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如若母亲此时患上感冒,就特别容易导致孩子畸形。而先心病正是婴儿心脏畸形所致。

  孩子的妈妈年纪偏大或爸爸年纪偏大都有可能患上先心病。一般来说,女性超过35岁或男性超过40岁要小孩,胎儿的畸形率就比较高。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病房里,这样的例子特别多。同时,女性在怀孕期间滥用抗生素等药物或经受放射线照射也容易导致孩子患先心病。

  体重不长、呛奶、易咳嗽的孩子要小心

  一部分患有先心病的孩子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有嘴唇、手指和脚趾发紫的症状,这时家长倒容易提高警惕。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这种“紫绀”现象,家长也觉得孩子挺正常,结果病情就这样被“隐蔽”了。其实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若发现孩子呼吸道反复感染、喂奶易呛、爱咳嗽、不长体重时,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很多家长因为感觉“从前孩子总有病,现在孩子没有病”而暗自高兴。其实,这有可能是先心病严重的一种表现,因此不要盲目乐观。另外,一些被查出有先心病的孩子要趁早治疗,千万不要“等长大了再说”。因为对于先心病而言,几岁最好治,十几岁难治,而成年之后则几乎不能治了。而且对于一些患有常见先心病的孩子来说,接受内科介入治疗后只要3到5天就能出院了,伤害非常小。

5小儿呛奶呛出中耳炎

  案例再现

  家住宽城区的小刘夫妇几个月前喜得千金,但初为人父人母的快乐很快被担忧和害怕代替。据了解,孩子出生后一直很健康,饭量、睡觉也都正常。最近不知怎么了,小家伙不肯喝奶了,还日夜不停地哭,弄得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到医院一检查才得知,孩子患了中耳炎。小刘夫妇很纳闷: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中耳炎?医生问:孩子有没有呛过奶?经医生提醒,孩子几天前确实呛奶了。

  小儿易患中耳炎

  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坚固,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由于这一特点,也使哺乳的婴儿易患中耳炎,如在平卧位给婴儿哺乳时,尤其是哺喂太多、太急,发生呛奶,可使奶液进入中耳。此外,新生儿生下来开始吸气和啼哭时,鼻咽部的羊水或粘液有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造成只有几天或一周的新生儿患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不治 隐患多多

  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周教授介绍说,除增殖体炎症肿胀累及咽鼓管这个原因外,增殖体的肥大、鼻咽部的肿瘤、鼻后孔息肉、下鼻甲肥大、鼻咽粘连等疾患都可引起咽鼓管机械性受压,发生堵塞,引起中耳炎;另外,擤鼻涕的方式不正确,当伤风感冒,鼻堵,鼻涕多时,如擤鼻用力过猛,鼻腔分泌物可被挤入咽鼓管内,继而进入中耳腔也可引起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各种严重的颅内(耳源性脑膜炎、耳源性脑脓肿等)、颅外(耳后骨膜下脓肿等)并发病,又是敌聋的常见原因之一,威胁着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可忽视。

  结合小孩子的实际情况,医生给他做了保守治疗,消炎止疼控制进一步的感染。小刘夫妇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小贴士:婴幼儿要抱起来喂哺,人工喂养儿喂哺时不要太多、太急。喂哺时图省事让婴儿平卧,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感冒鼻分泌物较多时,切勿同时捏住双测鼻孔擤鼻涕,要先擤一侧鼻孔,再擤另一侧鼻孔,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