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的宝宝,淋巴系统的发育水平尚不足成人的一半,对病菌的免疫力就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到肺炎球菌侵袭。小儿肺炎疫苗全称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首个面向两岁以下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的疫苗,肺炎球菌结合7价疫苗可以预防肺炎、脑炎、菌血症、败血症等多种疾病。预防接种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保护覆盖率80%,为宝宝接种小儿肺炎疫苗是完全有必要的。
目录
1宝宝吃什么能增强免疫力
小朋友的身体体质,恰恰属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长迅速“的体质背景下。脏腑娇嫩,脾胃吸收,消化的功能还没完全形成。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的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吃的不够多,吃得不够好。只给孩子吃多吃好是一个误区。养好脾胃是关键。我们有一个民间谚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要给小孩喂太饱,给他(的脾胃)充足的时间去消化食物,变成小孩的所需的物质。
第二不要摄入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火腿一下吃几根,(这样)很容易运化不了从而积食,还包括一些高热量的汉堡、鸡腿等等。
另外推荐一些健脾胃的食材,五谷类一定要多吃,像大米、小米、玉米、小麦等搭配一些五谷粥,小米粥来调补脾胃。
另一个肉类的话,建议吃一些平性的肉,像鸡肉和牛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此向各位爸爸妈妈推荐山药,多吃山药(成人,小孩)可以健脾胃,因为山药性平,入肺脾肾经。长期便秘的人就要控制摄入量。山药煮粥、煮汤,煮水代茶饮都可以。还有莲子,也是性平,入脾肾心经,也是不错的食材。这里推荐几款食疗方,淮山莲子猪骨汤,还有谷麦芽鸭肾汤,谷麦芽主要去积食,茯苓红枣梗米粥也是不错的食疗方。
2如何预防宝宝斜视
许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眼睛无法相互配合成组运动。而两只眼睛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这种情况被称为“斜视”,属于小孩最常见的眼病之一。眼睛斜视,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孩子的视力。
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小孩子的斜视以内斜居多。
人的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神经支配,相互牵拉配合,以协调眼球的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斜视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则是后天形成的。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玩具多角度悬挂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斜视应早治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
3怎么护理新生儿
1.居室
空气要新鲜,时常开窗通气,最好选朝南房为新生儿居室,有利于阳光照射,室内光线不宜过强,设备简便。经常湿擦家具、地板,保持卫生。避免生人接触和过多的人探视,保持安静、和谐的环境。
2.脐带
脐带是新生儿的一个创面,易受病菌入侵,应盖上消毒纱布,不要沾水,防止感染,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自然脱落,脱落后局部仍应保持干燥、清洁。若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应涂消毒药水,如75%酒精、1。5%碘酒等,必要时找医生诊治。
3.宝宝洗澡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即可洗澡,最好每天中、晚给宝宝各洗一次澡,洗澡可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洗澡时间:早晨起床和晚上喂奶后1个小时。
洗澡用品:
准备专用小浴盆,干净衣服,包被,大小浴巾,尿布,婴儿浴皂。洗澡前准备:母亲或助手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新生儿替换的衣服、尿布、包被按穿的顺序依次摆好,向洗净的澡盆内先倒冷水后再加热水,水温38~39℃,用大人的肘关节探入水中不烫为宜,然后脱宝宝的衣物。
4孩子出生发现室间隔缺损该怎么办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在坐诊是经常碰见这样的病人。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手术的选择是:室缺比较大,左向右的分流不受限制,肺动脉压力中重度增高,肺血增加,孩子经常患肺炎,有的孩子肺炎根本出不了医院;心功能衰竭不能控制,吃奶时喘憋,体重不增加。
典型病历:1.薛**,女孩,30天,体重3.5kg,出生后即患肺炎,不能出院。术前在PICU控制肺炎好转后亚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室间隔缺损10mm,房间隔缺损15mm,动脉导管未闭3mm,行房室缺直视修补+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直视修补术,术后肺炎治愈出院。
2.刘*之女,3月,体重3.5kg,患儿出生时体重即时3.5kg ,不长体重,吃奶时喘憋,间断患肺炎,体温能控制。亚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室间隔缺损10mm,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顺利出院。出院前体重增加。
如果您的孩子不属于以上的情况,就可以等待到1岁以后,一般就可以取腋下小切口做手术了,对孩子的损伤也会小得多,有些小的缺损还有自愈的可能。最后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5何时给宝宝注射小儿肺炎疫苗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50万儿童因肺炎失去生命、每20秒就有1个儿童死于肺炎…”由于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极高,非常有必要注意给新生儿注射肺炎疫苗。那么什么时候给宝宝注射小儿肺炎疫苗呢?
2岁以下的宝宝,淋巴系统的发育水平尚不足成人的一半,对病菌的免疫力就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受到肺炎球菌侵袭。小儿肺炎疫苗全称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首个面向两岁以下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的疫苗,肺炎球菌结合7价疫苗可以预防肺炎、脑炎、菌血症、败血症等多种疾病。预防接种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保护覆盖率80%,为宝宝接种小儿肺炎疫苗是完全有必要的。
医生建议,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的第一针,一般要在新生儿3—6个月时注射,整个免疫程序需要注射4针,宝宝从3个半月打肺炎疫苗第一针,4个半月打第二针,5个半月打第三针,一岁打加强针第四针。很多妈妈都会觉得3个月的宝宝就注射疫苗会不会太早?其实,在3个月注射疫苗后,疫苗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宝宝6个月时会失去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在1岁半之前,抵抗力处于最低谷,所以在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疫苗,这个阶段就会安全很多。
小儿肺炎等疾病可以通过疫苗来进行预防,但很多家长对疫苗注射十分不了解,在此PCbaby要提醒爸爸妈妈们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以免造成失误。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