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家居环境 >环境与健康

氯化钾中毒的治疗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出现过氯化钾中毒的情况,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同时,我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危害,因为氯化钾使用太广泛,各种疾病泛滥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人出现中毒的情况,这种情况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治疗氯化钾中毒的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治疗氯化钾中毒的情况。

目录 氯化钾中毒的治疗方法 氯化钾物理性质 氯化钾生产方法 氯化钾作用用途 氯化钾储存方法

1氯化钾中毒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长期服用碱性药物,不太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不需要太过积极的治疗,缺钾的患者可以给与氯化钾缓释片口服。

  2.有循环血容量不足的病人,可先快速输入右旋糖酐70盐水注射液,以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然后再输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补足细胞外液容量,以减少远端肾曲小管的以H换Na,发挥肾脏排出HCO3-的功能。

  3.如果症状严重或PCO2>8.0kPa(60mmHg)或因呼吸代偿使呼吸受抑制(蓄积CO2)以致发生缺氧时,则须使用酸性药物治疗。可口服氯化铵1g,每4~6小时1次,如果病人不能口服,可用氯化铵静滴。

  4.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或PCO2>8.0kPa(60mmHg)者,亦可用盐酸精氨酸(分子量为210.5)。每210.5mg盐酸精氨酸,可提供1mmol盐酸,20g盐酸精氨酸约可提供100mmol盐酸。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中,缓慢静滴。24小时内用量不得超过20~40g。因带正电荷的精氨酸进入细胞内可使K转入细胞外液,须小心避免高钾血症。肝功能不良者禁用。

  5.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不宜使用氯化铵或盐酸精氨酸时,可通过中心静脉测压管输入等渗盐酸溶液。代谢性碱中毒的病人,多有体液不足,故其全身体液量按体重的50%计算。

  6.心力衰竭、肝硬化的病人患代谢性碱中毒时,可服抑制碳酸酐酶利尿剂,减少H排出,增加K与Na交换,减少HCO3-回收,增加HCO3-排出,同时又可利尿。可用乙酰唑胺250~375mg,1~2次/d,须同时注意维持K平衡。

  7.严重的代谢性碱中毒,因缺乏K,虽然致力于恢复细胞外液容量,使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治疗,仍因肾小管细胞继续以大量H交换Na,HCO3-得不到机会排出,碱中毒也还是不能被纠正。而且在恢复细胞外液容量时,若使用过多的含钠液体,会增加H和K的排出,从而使缺钾和碱中毒更为加重,此时必须补足K,纠正细胞内缺钾,增加排出HCO3-的机会,才能使碱中毒得到纠正。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治疗氯化钾中毒的情况,我们应该都认真学习一下介绍的方法,无论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及时有效的对我们自身进行治疗,从而更快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

2氯化钾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味极咸,无臭无毒性[2] 。易溶于水、醚、甘油及碱类,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无水乙醇,有吸湿性,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与钠盐常起复分解作用而生成新的钾盐。

  密度:1.98 at 25 °C(lit.)

  熔点:770 °C(lit.)

  沸点:1420°C

  闪点:1500°C

  折射率:n20/D 1.334

  水溶解性:340 g/L (20 ºC)

  稳定性:稳定。与强氧化剂不相容,强酸。防潮。吸湿性。

  储存条件:2-8ºC

3氯化钾生产方法

  1.重结晶法将工业氯化钾加入盛有蒸馏水的溶解槽中进行溶解,再加人脱色剂、除砷剂、除重金属剂进行溶液提纯,经沉淀,过滤,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干燥,制得食用氯化钾成品。

  2.以氯化镁和氯化钾为主要成分的岩盐光卤石(carnolite)粉碎,与75%的水混合,通入过热蒸汽,冷却后析出氯化钾。此粗晶体经水洗,重结晶精制而得。从海水析出氯化钠后的母液,经浓缩、结晶、精制而得。

  3.浮选法将钾石盐矿(或砂晶盐)先经破碎、球磨机粉碎后,边搅拌边加入1%十八胺浮选剂,同时加入2%纤维素进行浮选,再经离心分离,制得氯化钾成品。分解一浮选联合法将光卤石先经筛分,粗品再经粉碎后,加入水、母液和浮选剂进行分解,再经粗选、精选、过滤、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氯化钾成品。兑卤法 首先将苦卤与老卤(浓稠卤)按一定比例掺兑,静置,待苦卤充分析出后得到混合卤,再将混合卤蒸发浓缩后放人保温沉降器,使高低温盐沉降后得到澄清液,再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得到光卤石。将光卤石加水分解得到粗氯化钾,经离心分离、水洗涤,再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氯化钾成品。

  4.兑卤法将海水析出氯化钠后的苦卤和老卤(析出氯化钾镁复盐后的母液)按一定的比例掺兑,使混合卤中硫酸镁和氯化镁的摩尔比在0.11以下,氯化镁与氯化钾的比值在11左右,在兑卤槽中充分析出苦盐(含氯化钠90%、氯化镁2%、硫酸镁1%和氯化钾0.4%)并除去。将混合卤蒸发浓缩至128℃后放入保温沉降器,在124℃下析出高温盐(含氯化钠40%、氯化镁14%、硫酸镁13%和氯化钾1%),在85~90℃下析出低温盐(含氯化钠20%、氯化17%、硫酸镁22%和氯化钾1.3%)。分离后,滤液经冷却析出氯化钾镁复盐即人造光卤石,分离光卤石后的母液为老卤。光卤石加水分解,使氯化镁溶解,得粗氯化钾;后者经水洗、重结晶得成品。作为医药或食品用氯化钾,还需将上述产品溶于水,过滤后通入氯气至饱和。煮沸除去过量的氯,再通入氯化氢使氯化钾析出。分离后用水洗涤后再溶于水,过滤、冷却至-5℃左右得结晶,并在100~120℃下干燥得成品。光卤石浮选法光卤石主要成分为氯化钾,用水及浮选剂进行粗选、精选得氯化钾。此品经水洗、重结晶精制得成品。

  5.将氢氧化钾用盐酸中和。在纯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加入化学计量的纯盐酸,酸稍过量,使溶液略呈酸性,加热浓缩,溶液仍须呈酸性,冷却后有氯化钾沉淀析出,吸滤,将沉淀置于蒸发皿中,放在砂浴上,边搅拌边加热干燥。精制方法市售氯化钾中含有的杂质,以氯化钠和氯化镁为主,也含有少量硫酸盐、铁盐、铝盐等。取500g市售氯化钾与1.5L蒸馏水共同研磨之后,过滤,滤液放入蒸发皿中,向其中加入由5g氧化钙制成的石灰乳和12g纯的氯化钡,充分搅拌,待沉淀后取少许上部清液,滴加氯化钡,确证已无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5g纯净的无水碳酸钾,搅拌后静置,过滤,加热滤液至沸腾时加入稀盐酸,使之呈酸性。用直接火浓缩,至体积浓缩至1/3时,即有氯化钾析出,冷却后,将结晶吸滤,置蒸发皿中,用砂浴干燥。

  6.将25份蒸馏水加到10份工业氯化钾中,加热搅拌均匀,在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或加入硫化氢溶液,使重金属的硫化物完全沉淀析出,然后分别加入少许活性炭和少许双氧水,再加入适量的氯化钡饱和溶液,并检查SO42- 离子是否沉淀完全。将溶液过滤后加热5min,加入碳酸钾,使溶液 pH值达11~ 12,并检查Ba2+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 在滤液样品中用稀硫酸酸化,溶液不变混浊或不产生沉淀为合格) 。趁热过滤,滤液用化学纯盐酸中和至pH=7,搅拌均匀,让滤液冷却结晶。结晶甩干,于( 100±5) ℃干燥,即可包装。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钾的加入量,应根据原料氯化钾 ( 工业品)中SO42和Ca2+ 离子等的含量确定。如果在进行结晶时,采用机械搅拌( 150~200转 / 分) ,则所得试剂的纯度要高得多 ( 对硫酸盐杂质和铵盐杂质的含量而言) 。

  7.冷分解法 将光卤石经粉碎后,放入分解器,加入水、母液和浮选剂进行分解,由分解器下部排除的粗钾料浆泵入沉降器。沉降料浆经器底放出,经离心分离,脱去母液得到粗钾。粗钾送入洗涤器中,室温下将其中所含的氯化钠溶解入水,浆液经再次沉降、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氯化钾成品。清液作为精钾母液,循环使用[3] 。

4氯化钾作用用途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无机工业,是制造各种钾盐或碱如氢氧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酸钾、红矾钾等的基本原料。医药工业用作利尿剂及防治缺钾症的药物。染料工业用于生产G盐,活性染料等。农业上则是一种钾肥。其肥效快,直接施用于农田,能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有抗旱的作用.但在盐碱地及对烟草、甘薯、甜菜等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钾口感上与氯化钠相近(苦涩),也用作低钠盐或矿物质水的添加剂。此外,还用于制造枪口或炮口的消焰剂,钢铁热处理剂,以及用于照相。它还可用于医药,科学应用,食品加工,食盐里面也可以以部分氯化钾取代氯化钠,以降低高血压的可能性。

  医学临床

  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或长期应用糖皮质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症等)引起的低钾血症,亦可用于心、肾性水肿以及洋地黄等强心甙中毒引起的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率失常。

5氯化钾储存方法

  浮选法

  采用浮选剂从含钾矿浆生产氯化钾的方法。基于氯化钾和氯化钠晶体表面有不同程度被水润湿的性质,当加入浮选药剂后,即能改变他们的表面性质,扩大他们的表面润湿性差异,鼓入空气后产生小气泡,氯化钾晶体附着在小气泡上形成泡沫上升到矿浆表面。

  所用浮选剂包括:

  ①捕收剂,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脂肪胺。

  ②调节剂,调节捕收剂和起泡剂的作用,改善浮选条件,一般有三种:抑制剂,如淀粉、硫酸铝等;活化剂,如铅盐、铋盐等;调整剂,如碳酸钠、硫酸钠等。

  ③起泡剂,松油和二恶烷和吡喃系的单原子和双原子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