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康复科

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方法

小儿脑瘫大家都知道这种疾病,一旦患上了就比较难以治疗,而且它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以及智力发育往往给很多的家长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困扰,那么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方法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脑瘫早期筛查项目有哪些 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方法 脑瘫儿需要培养好的自理能力 小儿脑瘫的预防 小儿脑瘫诊断鉴别

1脑瘫早期筛查项目有哪些

  一、脑瘫早期筛查项目包括脑电图:脑瘫患儿中约有80%的患者有脑电波异常的表现,偏瘫患儿的脑电图异常情况最多,但偶尔也有脑电图表现正常的,或者表现异常活动伴有痫性放电波,对于这样的患者应高度注意是否合并有癫痫疾病。

  二、头颅ct或核磁共振:5个月到1岁半的脑瘫患儿异常表现如脑萎缩,脑积水、脑软化或脑穿通畸形,但表现正常的小儿也不能排除此病。

  三、脑阻抗血流图:用于检查脑瘫小儿的头部血管情况。脑电地形图:可以检测到小儿脑发育的情况。

  四、脑瘫早期筛查项目包括b超检查,常规的脑瘫检查方法之一,主要是断层脑部损伤具体的病变位置。ct扫描检查,扫描患儿大脑的组织结构,病源处会有密度上升。

  五、肌电图:主要用于了解脑瘫小儿的肌肉和神经功能状态,以确定脑瘫小儿的肌肉萎缩程度。

  六、脑瘫早期筛查项目包括x射线头颅平片检查,为患儿提供脑部压力增加的证据。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主要是对小儿脑瘫进行定型的检查诊断。

2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方法

  用来移植的细胞类型、来源、发育阶段是神经干细胞移植研究和讨论的主要内容,而用于临床试验的理想细胞应具有以下特征:容易获得,不涉及伦理问题,有足够的增殖潜能,没有感染、肿瘤转移的危险,并能改善临床症状。如果用自体细胞进行移植,还可免除排斥反应的影响。总的来看,临床上可供移植的细胞类型有:成人或胚胎的神经干细胞、永生神经前体细胞 (如NT2-N 细胞)、原始骨髓组织、骨髓间质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脐带血细胞、脐带基质细胞等。

  神经干细胞和永生细胞系 神经干细胞可在脑内特定部位进行增殖、迁移、分化,而不同的培养方式可对移植后细胞的行为产生显著的差异。胚胎神经干细胞在刚植入时增殖能力极强,但经过培养后再植入成年小鼠的脑室下层和纹状体后,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降低。神经干细胞在成熟的脑组织中,多分布于脑室旁、室管膜下区或者海马区域,在实验室中所表现的特性与胚胎神经干细胞相似。细胞所具有的增殖和分化特性在脑内不同部位是不同的。

  NT2细胞是从畸胎癌患者提取出的神经元祖细胞中得到的,这些神经元祖细胞经过类维生素A(retinoic acid)处理后,分化为神经元细胞。Ferrari等 证实把未分化的NT2细胞移植到未受伤的小鼠脑内,NT2可迁移一定的距离并分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而将NT2细胞植入受伤的有免疫活性的小鼠大脑皮层后,细胞在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和侧脑室壁的脑室下层增殖扩散,并产生具有功能的锥体神经元。

  原始的骨髓组织、骨髓基质细胞和其它血细胞 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包括能分化形成间叶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原始的骨髓组织经过培养能产生神经祖细胞。在对接受原始骨髓组织移植患者的尸检中,研究人员发现受体脑组织中的一部分神经元就来源于移植的原始的骨髓组织。将MSCs经脑室、腹腔、纹状体或直接脑局部移植后,同期给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内可检测到骨髓源性的神经元细胞。MSCs在大鼠脱髓鞘的脊髓中可形成髓鞘,在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大鼠中可产生内皮细胞和神经元,这表明MSCs是具有多潜能的成体祖细胞,可分化成具有中胚层、内胚层和神经胚层的细胞。

3脑瘫儿需要培养好的自理能力

  脑瘫患儿虽然有肢体功能障碍,但还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自理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独立自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要帮助脑瘫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瓜果蔬菜洗净再吃,训练患儿自己洗脸、梳头、刷牙齿、上厕所。对于那些尚无法自己刷牙的患儿,也要进行口腔清洁,可用棉棒擦拭牙齿表面,并练习漱口。

  家长要帮助训练脑瘫儿童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脑瘫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如练习穿脱衣服时,应先拿着衣服教孩子认识衣服每个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袖子、衣襟、扣子等,可以先手把手地教他解扣子,一边帮他脱衣服,一边说明脱衣服的过程,然后再让患儿自己练习,必要时给予协助。脱衣服时应先脱肢体灵活的一侧,再脱另一侧。孩子反复做几次,一般就可以掌握动作要领,自行完成了。上厕所也是需要重点训练的项目,要帮助和教会小儿自己上厕所和清洁,掌握上厕所的时间。可以在马桶周围设立扶栏和条凳,便于孩子扶着。

4小儿脑瘫的预防

  (一)出生前的预防

  1、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做好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二)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 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三)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实行住院分娩。

  (2)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3)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

  (4)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

  (5)注意观察前囟。

  (6)实行母乳喂养。

  2、建立高危儿档案,开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定期体检。

5小儿脑瘫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诊断的必备条件:

  (1) 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2) 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

  (3) 反射发育异常;

  (4) 肌张力及肌力异常。

  诊断的参考条件:

  (1)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

  (2) 头颅影像学佐证;

  鉴别诊断

  脑性瘫痪综合征常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孤独症:有些孤独症小儿行走时使用脚尖着地,有时误认为是脑瘫痉挛型,但体检可发现跟腱不挛缩,足背屈无障碍,腱反射不亢进,无病理反射,这些特点都可与脑瘫鉴别。

  2、先天性韧带松弛症:本病主要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尤其是独自行走延缓,走不稳,易摔倒,上下楼费力,有时误认为是脑瘫,但本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大,可过度伸展,屈曲,内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惊厥,有时有家族史,随年龄增大症状逐渐好转。

  3、三体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根据其特殊面容及异常体征一般诊断不难,但有些病例新生儿时期症状不明显,只表现活动减少,面部无表情,对周围无兴趣,肌张力明显低下,肌力减弱,有时可误认为是脑瘫肌张力低下型,但本病膝反射减弱或难引出,这是与脑瘫明显的不同点,而且Moro反射减弱或引不出,确诊本病可查染色体。

  4、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该病又名硫酸脑苷酯沉积病,患儿出生时表现为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惊厥,共济失调,智力进行性减退等,基与脑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检测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细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确诊。

  5、GM1神经节苷脂病:GM1神经节苷脂病 本病分三型,I型(婴儿型)属全身性GMl沉积病,生后即有肌张力低下,吸吮无力,运动发育落后,晚期肌张力增高,呈去大脑强直状态,有时可能与脑瘫相混,但本病病情进展迅速,且有特殊外貌,表现为前额突出,鼻梁凹陷,耳位低,舌大,人中长,面部多毛,病儿发育迟缓,不能注视,有眼震,听觉过敏,惊吓反射明显,早期就出现严重惊厥,约 l~2个月病儿在视网膜黄斑部有樱桃红点,6个月后出现肝脾肿大,脊柱后弯,关节挛缩,晚期呈去大脑强直状态,对外界反应消失,多在2岁以内死亡。GM1神经节苷脂病Ⅱ型只侵犯神经系统,可有运动发育落后,走路不稳,腱反射亢进,有时需与脑瘫鉴别,但本病在婴幼儿期起病,病前发育正常,此点与脑瘫的病程明显不同,本病常表现听觉过敏,惊吓反射增强,多有智力低下及惊厥,但本型无特殊容貌,肝脾不肿大,眼视网膜黄斑无樱桃红点。

  6、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疾病百科 | 小儿脑瘫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它们是脑瘫的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羊膜炎,作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被引起重视。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人群 常见症状:眼球震颤、双侧手足徐动、全身骨骼肌痉挛、肌张力降低[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