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多动症问题,在现在很多小孩子人群当中,都会出现让很多的家长苦恼不已,因为这样的现象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下面要为家长们介绍一下,家庭治疗多动症的一些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了解之后,可以给家长朋友带来一些帮助。多动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看看吧。

目录 宝宝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宝宝多动症的病因 多动症的家庭治疗措施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小儿推拿治疗多动症

1宝宝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1,父母要正确的对待宝宝多动症的行为,不能歧视,或者是打骂,更是不能过分的迁就,否则就会使得他们更加的任性不听话。另外也要开始逐步的开始纠正宝宝的行为,鼓励宝宝养成能安静的坐下来,集中注意力或者是能安静的做事,多多使用一些口头的表扬或者是鼓励等方法。

  2,多动症的宝宝一般都会精力旺盛,所以平时可以让宝宝多多的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社会活动,这样就可以消耗掉宝宝多余的精力了。

  3,培养好宝宝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不能太过迁就对宝宝有不良影响的兴趣,比如长时间的看电视。家长们更要缓和好家庭之间的气氛,防止家庭因素对宝宝产生不良的刺激。

  4,当多动症严重的影响到了宝宝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候,就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要药物来治疗了。

2宝宝多动症的病因

  1,有研究表明,宝宝说话晚,日后容易发生多动症。

  2,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物,日后导致宝宝注意力短暂,引发多动症。

  3,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宝宝的脑功能,从而导致先天缺陷,引发多动症。

  4,母亲在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贫血,低热等疾病或者是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都会导致宝宝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引发多动症。

  5,宝宝脑神经递质浓度降低,或者是宝宝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或外伤,都可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6,后天饮食,教育不当,环境变化,心理疾病等都会导致宝宝引发多动症。

3多动症的家庭治疗措施

  ●行为纠正法

  在精神疗法中,最有效的是行为纠正法,尤其是当家长掌握了某些行为纠正法的技巧后效果更佳。此外,在治疗期间可同时进行特殊教育,以使患儿掌握学习方法。精神疗法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于那些自制力差的患儿。

  ●前后一致

  通常周围的人用一种错误的方式来纠正患儿的行为,患儿已习惯于这种轰炸式的提醒,而没有考虑到其自身的控制力。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提高患儿的自制力。

  注意对患儿要求的一致,尤其是要确定保姆对患儿的要求与家长相同。

  ●多鼓励和表扬

  及时表扬,鼓励患儿正确的行为。对患儿表现出的天分要鼓励其发展,尤其是运动方面和其他校外活动。

  ●生活要规律

  生活要规律:规定吃饭、睡觉、活动、看电视的时间。校外时间的安排不要单调的做作业,活动、锻炼也很重要。保持患儿房间内物品的简洁,将玩具放在患儿看不到的地方。

4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1、无目的性活动过多

  多动症儿童在课堂上会不受意识控制地活动,乱摇晃椅子,不停的活动,即使老师们提醒、批评,行为也会不由自主的重复,像无目的的乱闯、乱跑,大人说话时会不停的想要插嘴。

  2、注意力很难集中

  孩子在做作业时往往一边做一边玩,随便的涂改,经常会不加任何考虑地突然性站起来走动,或者在正在做作业时对别人说话插嘴。多数情况下很少会在做某一件事精上全心的投入,注意力集中。

  3、容易出现任性、冲动

  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现象,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差,受到外界的刺激经常会过度的兴奋,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经常做出破坏性的行为,受到惩罚,也不吸取教训,往往还会再犯。

5小儿推拿治疗多动症

  1、推拿指罗纹面,可以疏通经络、滋补心肾、清肝潜阳、益智宁神,方法简便易学,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家施实。

  2、治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取小指末节、食指末节罗纹面分别由指根向指尖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直推食指罗纹面。

  3、心气阴两虚,取拇指及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拇指桡侧向掌根直推,顺时方向旋推无名指罗纹面100-500次。

  4、痰浊内阻,按摩中脘法5min,揉脐法5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0次,以健运脾胃之气。按揉天突穴15次,直推膻中穴50次,以化痰顺气;配以开天门法(即推攒竹)20次,以宁心安神。隔日1次,15次1疗程。

  5、痰火扰心,取手掌面,以掌心为圆,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用拇指作顺时针弧形或环形推动,配以清心经,可清心泻火,健脾利温。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