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奶量标准主要是因婴儿的年龄和体重变化而变化的。不同年龄的宝宝吃奶量自然不同,刚生下来的宝宝可视体重的大小,配置适宜的奶,之后就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喂奶之外,妈妈还需要给宝宝喝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宝宝的吃奶量。下面具体来看看不同年龄段婴儿的吃奶量。
目录
1新生儿吐泡沫是什么情况
孩子刚出生时就会有肺炎,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起。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另一种就是生后感染性肺炎。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感染如未能及时控制,轻易向全身扩散,若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典型表现,病情多已较严重。所以,新生儿有以上表现,应马上看医生,争取尽早诊治。
避免新生儿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还是建议,新生儿出生以后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比如尽量避免太多的人接近孩子,这样细菌就不会传染,新生儿的房间一定要干净整洁包括空气质量。作为喂奶的妈妈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身体健康的卫生情况,这样才能双向的保护好新生儿的生长。
2新生儿奶量标准指标
1-2个月宝宝:按照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为3-3.5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期间,每天以吃600-800毫升左右的牛奶为宜,每天分7次吃,每次100-200毫升,如果吃6次,每次吃140毫升。不要喂得太多。
2-3个月宝宝:2-3个月的宝宝牛奶的日用量应限制在900毫升以下,计算900毫升产生的热量为2427千焦,已经足够宝宝的需要。一天喂6次,每次不超过150毫升,如一天喂5次,每次不超过180毫升。
3-4个月宝宝:3-4个月的宝宝每次牛奶的食用量为200毫升,一天喂5次。如果每天喂6次,则每次的量不得超过200毫升,180毫升较为适宜。为了防止宝宝发胖,每天的总奶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内。
4-5个月宝宝:4-5个月的宝宝每日奶量仍维持在1000毫升左右,因为宝宝在4-5个月时的体重增加情况与3-4个月期间区别不大,可给予同样喂养。
5-6个月宝宝: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要适当控制奶量,如果让他任意吃的话,宝宝会长得过胖,一般来说,宝宝每天牛奶总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
6-7个月宝宝:6-7个月的宝宝可以添加代乳食物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食物依然以奶类为主,宝宝一日奶量大约为700毫升。
7-8个月宝宝:7-8个月的宝宝开始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
8-9个月宝宝:8-9个月的宝宝继续增加代乳食品,此时宝宝可以尝试的辅食种类已经很多了,但是每天牛奶的量仍要保持在500-600毫升之间。
9-10个月宝宝:宝宝长到9个月以后,乳牙萌生,消化能力增强,辅食的添加量也要有所增加,人工喂养的宝宝此时牛奶仍应保证每天500毫克左右。
10-11个月宝宝: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乳牙已经萌出4-6颗,有一定的咀嚼能力,人工喂养宝宝此时应减少牛奶的量,最好将喂牛奶的时间安排在上、下午,每天牛奶的量不超过500毫升。
11-12个月宝宝:11-12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接近成人饮食,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此时也准备断奶,一般来说,宝宝每天补充牛奶的量不应该低于250毫升。
3新生儿喝奶量多少合适
其实,对浓度过高的牛奶,婴儿的胃肠是不能完全吸收的,尤其是蛋白质不能吸收。反而增加了婴儿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给营养吸收造成障碍。所以,婴儿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婴儿的月龄相宜。
一般配法是:半月内,每100毫升牛奶中含约9克奶粉;2个月内含12克,3个月内不超过15克。
如果婴儿奶粉的月食量超过标准,会出现厌食症,或是成了肥胖儿。肥胖容易使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婴儿动作迟缓,活动减少,发育受到影响,如果是3个月后的婴儿每天食量要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如果婴儿仍感到饥饿,这时千万别再加奶粉了,只能加代乳粉,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利于婴儿生长。
在正常情况下,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婴儿的营养不足,所以,任何强化婴儿增加食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4新生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新生婴儿体温多少才正常?一般来说,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的正常生理代谢。但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爸妈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是宝宝发热了。其中,体温波动于38℃左右是低热,体温在39℃以上是高热,如果宝宝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的是长期发热。
上面的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即从新生儿肛门处测得的,一般口腔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3℃-0.5℃。宝宝的体温是在肛门量的,又在基础体温之间,则宝宝体温完全正常,如果是在腋下或颈部量的,则表示宝宝已经是低热了。
刚出生的宝宝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会较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当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过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者发热。
5新生儿能吹空调吗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宝宝没有适当的方式进行降暑,也会出汗生病的。夏天新生儿能吹空调吗?宝宝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要注意保暖,吹空调是可以的,主要是做好保暖工作,防止空调房里温度过低,让宝宝感冒生病了。
虽然说夏天需要降温,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夏天也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因为新生儿宝宝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与成人相比相差很大,散热多、产热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当温度过低时,新生儿体温易受到室内环境温度影响,导致体温不升。严峻的还会使皮下脂肪凝固、发硬,导致硬肿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宝宝来说,体温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腋下体温36℃至37℃,肛门体温36.5℃至37.5℃,避免凉风直接对着宝宝吹。宝宝着衣,应以宽松、全棉最佳,穿着不宜过多,以安静时不出汗为度。早产儿的保暖尤为重要,体重过低者需要住院,用暖箱才能达到保暖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很容易感冒。现在很多宝宝上呼吸道感染大多跟空调有关,加上宝宝本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就相对大人而言很低,如果整天在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宝宝很容易出现发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咳嗽、流鼻涕、鼻窦炎等病症。
为了能让宝宝避免吹空调感冒,建议夏季空调最佳温度在27至28摄氏度,睡觉时最好放盆水,以保持室内湿润,平时要经常开窗通风。另外,一些父母发现宝宝有轻微的发热等症状后,就吓得空调、电扇都不敢用,殊不知周围环境温度过高,反而会导致宝宝体温不退,抵抗力下降,病情加重。
空调房间往往都会紧闭门窗,低温气流环绕,造成自然的空气不流通,隐藏的细菌无法扩散。并且长时间吹空调容易出现头晕胸闷的情况,而宝宝更容易因凉风出现腹泻或感冒问题。父母还是不要让宝宝不要长时间处于空调房内,并且空调温度不可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