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脐疝带对于宝宝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脐疝带不美观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以后宝宝长大了以后肚脐就不好看。为了能让宝宝的肚脐长得好看些,今天我就来教一教家长们做脐疝带吧。自制脐疝带的方法是什么?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小儿脐疝算是什么病
小儿脐疝疾病的由来:小孩在年幼时期,身体还未开始发育,再加上小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本来就是比较低的。在父母不照顾不全之下,就会非常容易使小孩患上疝气疾病。而对于小孩的饮食方面,家长们也要多加注意,小孩一旦开始有便秘的话,也是会很有可能会患上疝气。小孩患上脐疝的原因最主要还是两大因素,一个就是因为小孩肚脐的发育较晚而未完全闭合。另一个就是小孩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之下,腹内压长期性的偏高。
小儿脐疝的危害大:在小孩患上疝气疾病之后,父母却没有带小孩去接受治疗或者是彻底的根治,则会对小孩的身体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小孩长大成人之后也会受到因小时候小儿脐疝的影响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小儿脐疝处理不当,会危害小孩的一生身心健康。
疝气诊疗中心专家指出:治疗小儿的脐疝疾病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微创技术!因为这种技术与手术开刀相比,效果非常好!手术开刀是一种对患者身体伤害极高的方法!在做全身麻醉时又会有可能影响小孩的的智商,又要住院护理等!小孩天性好动,非常容易就会复发了!但是微创技术却无需开刀、不用担心复发!20分钟左右一次性彻底根治,随治随走!对小孩的身体更不会有伤害!
2自制脐疝带的方法
1、准备材料
准备的材料应该都是辣妈身边现成的东东,而且绝对是废物利用哦。
A.尿不湿(纸尿裤)。(绿色环保,宝宝用过的就可以)!
B.当年怀宝宝最后几个月进行胎心监测的胎监带。(没有的话,一般宽的松紧带也可,5-8cm的那种)。
C.细纱布一块。
D.中药丸吃过后剩下的塑料药丸壳(去掉蜡层)。
E.剪刀针线。
第一步:把纸尿布上用来粘贴的魔术贴撕剪下来备用!
第二步:把药丸壳用剪刀修剪小,大小根据肚脐鼓出的大小相似。
第三步:把修剪好的药丸壳包裹在纱布里,层层包裹后,用针缝好,做成略有凸出弧度的压脐包。(包裹纱布可以稍厚点,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
第四步:把胎监带根据宝宝腹围尺寸裁好,一般要预留长点出来,因宝宝要长大呢,不能勒到肚子。(胎监带的最大好处是有很多孔,一侧还有纽扣,这样根据宝宝腹围可以随意固定松紧,超好用。没有胎监带的妈妈就再撕剪一套纸尿裤的魔术贴缝在两端方便固定即可。
第五步:把撕下来的魔术贴修剪好大小,用针线分别缝在胎监带(或松紧带)上以及压脐包凹面上。(这里注意魔术贴固定在胎监带大约三分之一处,主要是敷在宝宝肚脐上时,纽扣连接点在宝宝的腰侧,防止连接点硌到宝宝后背。)
背面粘贴我把两片都用上了,扩大面积。另外材质是塑料的有点点硬,缝的时候稍费点力气。
第五步:做好后,把压脐包粘在胎监带的魔术贴处,给宝宝在每天洗澡后戴上,松紧调整好,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很快你就会发现凸起的肚脐慢慢下去了!这是我家一丁宝宝目前的肚脐情况,原来肚脐高出1厘米呢,现在凹进去了,好看多了。
3如何正确诊断脐疝
【检查】
常规物理检查。
【鉴别】
与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股疝的鉴别诊断。
【分类】
1.羊膜疝 羊膜油又称脐膨出或脐带疝。这是由于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在脐周发生缺损而使腹腔内脏脱出体外的畸形。
临床表现为在新生儿的腹部中央,相当于脐带部位,有突出腹外的腹腔服器,其上覆有透明囊膜,透过囊膜可窥见其内所含脏器。在囊膜上有脐带残株附着,特别是脐动静脉,尤为显著。囊内部含小肠,有时部分胃及肝、脾也可移位于囊内。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可将脐膨出分为小型、大型脐膨出及伴发畸形三类。
2.婴幼儿脐疝 婴幼儿脐疝多发生于I岁以下婴儿,巨大者少见。婴幼儿脐疵的发病原因有两方面☆方面为脐部发育异常,包括脐环未闭或脐环虽闭但因局部短痕组织薄弱导致脐疝的形成;另一方面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旗内压增高。
3.成人脐疝 成人脐疵多见于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亦多见于有腹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占各类癌的t%。4%。成人脐疝是后天发生,多因妊娠、腹水、腹部肿瘤、肥胖等原因致脐环结缔组织菲薄,抵抗腹压能力降低所致,有时可伴有腹直肌离开,癌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其次为横结肠和小肠。
4脐疝的科学饮食方法
1.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芹菜含有大最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避免脐疝用力过大,加重病情。
2.戒烟戒酒,过辣的东西也不要吃,这些东西都会引起咳嗽,人在咳嗽的时候腹压会加大,引起脐疝发作。
3.少吃易引起便秘及腹内胀气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鸡蛋、红薯、花生、豆类、啤酒、碳酸气泡饮料等)。
4.多吃高纤维饮食, 包括五谷、谷物、麸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5脐疝需要做什么样的检查
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 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专家建议家长要减少疝气哭闹、咳嗽、便秘的几率,有助于疝气的治疗。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做增加腹内压动作时(如哭闹、站立或用力时)肿物会增大而紧张。以手轻压脐部包块时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闻及气过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或疝环,儿童脐疝的直径多为1cm左右,2~3cm者罕见;成人脐疝多较大。脐疝多无自觉症状,个别可有局部膨胀不适感甚至疼痛,可能是疝囊牵拉镰状韧带的腹膜和脂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