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知道耳朵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吧,我们的耳朵是主要的感觉器官,如果我们的耳朵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听力而且还容易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双耳,噪音性耳鸣是耳朵疾病的一种,那么噪音性耳鸣怎么治疗才好?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耳鸣如何检查诊断
一、年龄和性别:小儿发病少,青春期发病率高,岁以后少,老年人又高。很显然老年人发病率高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侧别和性别无大差异。
二、起病方式:发病急骤者,在传导系统中以咽鼓管阻塞、急性中耳炎等多见;在感音系统中以外伤、中毒、爆震、美尼埃病多见。起病缓慢者,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三、耳鸣音色:般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高音调耳鸣,多在迷路、听神经、中枢病变时发生。但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
四、耳鸣的持续性和间歇性:持续性耳鸣般发生在感音神经部分。间歇性多为传音性。
耳鸣检查原理:耳鸣多为主观感觉,难以检测,但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
2噪音性耳鸣怎么治疗才好
在防治耳鸣方面,要保持情绪稳定,减轻思想负担,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忌烟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在治疗上由于病因复杂,要根据不同病因,积极治疗引起耳鸣全身性疾病,处方毒性耳鸣要立即停处方,噪音性耳鸣要脱离噪音环境等。处方物方面要首选镇静剂,再根据不同病因选用解痉处方、血管扩张处方及维生素和营养神经处方,如临床常用卡马西平、西比灵、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其次配合鸣天鼓(打躬击鼓)即两手心掩耳、两腿微屈,做打躬状,头低过腿,两手交替,以食、中及无名指轻击脑后数十次。可听到遥远天边击鼓声。再抬起身体慢慢直立,将耳廓以食指滑过,中指敲击乳突部数十次,有助于耳鸣减轻或消失。
注意:在无医生监测的情况下,不要服用过量烟酸,因为会出现诸如肝中毒等副作用。表明,大多患耳鸣的人缺乏维生素B12,营养学家推荐每天服6微克维生素。
出现噪音性的耳鸣的患者,一般的病症表现情况都会比其他类的耳鸣患者表现更为严重一些,而且由于大部分患者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长期处在嘈杂的环境,所以耳鸣的情况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加重。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仅要保持自己心情的愉悦,另外,需要避免嘈杂的环境困扰,如果不得不在嘈杂的环境中,建议可以使用耳塞,隔绝外音,这样能使病情的恢复更快。
3耳鸣患者的饮食护理注意事项
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
二、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有的研究发现,噪声能使人体中的一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类消耗量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
三、多食含锌食物:导致老年性耳鸣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鱼、牛肉、猪肝、鸡、鸡肝、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四、多饮牛奶:有人说牛奶是“人类保姆”,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与钙的吸收利用,对防治改善血液循环和耳聋症状很有帮助。
五、多吃鱼类食物:老年性耳鸣病人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尤其是青鱼。因为青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使呈胶状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从血管壁上游离出来,避免产生高血脂,从而达到防治老年性耳聋的目的。
六、常吃豆制品:专家认为,人体补充铁质可以扩张微血管,软化红血球,保证耳部的血液供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听力减退。大豆中铁和锌的含量较其他食物高很多。
4耳鸣患者的早期症状
1、高音调、顽固性耳鸣:初时为间歇性尖声,有时一耳先发作,逐渐发展为双耳持续性的噪杂声,不少患者兼有颅鸣。
2、听力不集中:部分早期耳聋患者首先感觉到的是自己听觉注意力方面的变化。比如,时间稍长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聆听对方的交谈上。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再如,阅读或写作时便难以听到他人的话语等等。
3、说话声音变大:另有些人可以明显感觉到听到的声音不够大,因此经常将手拢在耳后,以增加接收音量。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使得家人感到震耳难忍。
4、耳鸣眩晕:耳鸣和眩晕往往是耳聋的信号。出现眩晕、耳鸣或耳鸣明显加重时应当考虑及时就诊,检查一下自己的听力状况。
5、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无论何时,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他们也经常难以听准。
5远离耳鸣从日常小事做起
1、远离噪音环境,像工厂、机场、火车站、KTV、百货公司等场所。
2、避免听大声音乐,戴耳机或听随身听时保持适度音量。
3、禁止喝酒,因为许多人戒酒后,耳鸣会自然消失。
4、不要暴饮暴食及吃过咸的食物。
5、避免从事压力大的工作,因为用脑过度,缺乏休息,容易引起耳鸣。
6、充足的睡眠,或是适度的休息。
7、保持平常心,避免生气、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8、避免内耳毒性药物,像某些利尿剂、阿斯匹灵等药物,都会引发耳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