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的影响是特别大的,而三叉神经痛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一旦发病的话就会让人们感到痛苦不堪,痛得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现象,很多小孩子也容易得这个疾病,但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疾病的时候要及时的改善饮食,那么三叉神经痛最好的饮食治疗方法有什么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三叉神经痛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专家指出,各种引起颜面部疼痛的疾病都有其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能引起颜面部具有与三叉神经痛类似的疼痛。但这些疾病也有各自的特点。如颅外疾病引发的疼痛多有局部的改变及压痛点,颅内疾病多有眼底的变化及其他颅神经的改变等。在作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病史,仔细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检查以及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是能够作出正确诊断的。现将易与三叉神经痛相混淆的几种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阐述如下。
1.三叉神经支炎
三叉神经支炎多发生于眶上神经,为持续性剧痛。疾病发作后数日,部分患者额部出现带状疱疹。少数患者可发生角膜炎与溃疡;病原是一种病毒;此病有自限性,大多在1~3周内痊愈。镇痛药物、维生素或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溶液,皆有效。
2.副鼻窦炎或肿瘤
副鼻窦炎或肿瘤均可引起头面部痛。鉴别时应特别注意:鼻腔检查,两侧是否一样通畅, 细查各鼻窦的压痛点;鼻腔有无粘液或脓液史;疼痛的发作性不明显,此点在上额窦癌更为显著;患侧面部有时肿胀;上颌窦及额窦的透光检查;x线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3.半月神经节附近的肿瘤
发生在半月神经节和小脑脑桥角处的肿瘤并不少见。如听神经纤维瘤、胆脂瘤、血管瘤、脑膜瘤或皮样囊肿等,这些肿瘤引起的疼痛一般并不十分严重,不象三叉神经痛那样剧痛发作。另外,还可同时有外展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耳鸣、眩晕、听觉丧失、三叉神经支感觉丧失,以及其他颅内肿瘤的症状。如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底x线检查,岩骨尖区有时有骨质破坏或内耳道区有骨质破坏。ct、x线造影检查可帮助诊断。
4.膝状神经节痛
膝状神经节在发出鼓索神经之前,先发出岩大浅神经,供给泪腺以及副交感神经纤维,司理泪腺的分泌。中间神经主要司理舌前2/3的味觉和耳鼓膜及外耳道后壁的感觉,也有些纤维司理颌下腺、舌下腺及口鼻腔粘液腺的分泌。膝状神经节神经痛为阵发性,但发作时痛在耳内深处,向其附近的眼、颊、鼻、唇等处放射,并多在外耳道后壁有个“扳机点”。这些患者多合并面神经麻痹或面部抽搐,并有时在软腭上、扁桃体窝内及外耳道处,发生疱疹并味觉丧失。
2三叉神经痛最好的饮食治疗方法
1、 原 料: 黄芪15克、僵蚕6克、蜈蚣2条、血竭3克、瘦猪肉糜500克、芹菜500克、面粉 500-1000克
制 作: 将上药焙干研粉;芹菜洗净,在沸水中焯透,捞出切成碎末,用纱布袋装好,挤出菜汁待用;肉糜中加入中药粉,芹菜、盐、酒、味精、胡椒粉、拌匀后加鸡蛋清2个作馅。面粉用芹菜汁合好揉匀,揉至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擀成圆薄皮子,加馅将皮子逐个包成饺子,煮熟后即可服食。
2、原料:西兰花、白菜花、胡萝卜、红辣椒
做法:(1)西兰花、白菜花切成小朵,胡萝卜去皮、切片,红辣椒去籽、切块,待用。
(2)将全部蔬菜放入温油中焯一下。
(3)锅内留少许底油,下入全部原料翻炒,用盐、鸡精调味,再用淀粉勾芡,即成。
(3)每次取猪脑一只(洗净),天麻10克切碎,粳米250克,清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晨起空腹温服,天麻善祛头风,猪脑专补脑髓,二者合用,既可补益精髓,又可祛头风,实为祛头痛的良好家庭药膳。
3三叉神经痛术后营养如何补充
一、碳水化合物神经组织中含有糖脂,而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需要糖,神经是燃烧和代谢糖的主要场所,所以,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饮食,应含有高碳水化物,这样才能供给能量,和保护神经组织功能。
二、流食: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饮食供应方式,主要为流质,可配制高蛋白、高糖液体食物,使患者有饱足感。可将一些常见的食物,用高速度捣碎机捣成乳糜状食物,来供患者食用,不要咀嚼过硬的食物,以免造成疼痛的复发。
三、维生素:维生素对保护颅神经损害,有这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1在碳水化物的代谢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很容易引起神经炎,因为神经是燃烧和消耗糖的组织。这是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饮食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四、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人们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患者在平时还要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以吃的食物,食物中要注意补充蛋白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饮食以流食为主,大那是流食如果没有足够的蛋白质,那么就容易导致患者饥饿,所以为了让患者有饱腹感,可以配制高蛋白、高糖液体的厚流质,如牛奶冲藕粉,牛奶冲蛋花等。
4细数三叉神经痛的4个常见诱因
一、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三叉神经痛的易发因素,或被风吹着,或是乍热乍寒,都可使疼痛加剧。善待疼痛扳机点,约有一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面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扳机点”,稍不注意就会触动引发疼痛,并放射到全身。人们“扳机点”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个点或一根胡须,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脸颊、口角、舌头和眼睛等处。
二、吃刺激性食物:
过冷过热,或是刺激性的食物也会成为三叉神经痛的诱因,如香烟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喝浓茶增强神经兴奋性引发小动脉痉挛,干奶酪、腌鱼和咸菜等含有较多的酪氨酸,火腿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这些食物都能引起脑血管扩张,刺激神经引起疼痛。此外,海产品、蛋类、牛奶、巧克力、啤酒、咖啡、橘子和西红柿也会导致颅脑血管舒缩功能的失调。
三、精神刺激:
越怕头痛头越痛,精神刺激是诱发三叉神经疼痛的重要因素。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自己心情烦躁,而导致疼痛发作。在同样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绪镇静者比情绪紧张者对疼的感觉要小,疼痛反应轻。
四、缺乏营养:
诱发三叉神经痛很多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由于扳机点在嘴角处,平时不敢说话、不敢吃饭、不敢喝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引发疼痛。再加上烦躁的心情,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神经是燃烧及消耗糖的组织,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
5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体征
1.疼痛的性质
突发性的阵痛,表现为面部,口腔及下颌部位的某一点,突然发生剧烈性的闪电式短暂的抽痛,犹如刀割样,火烧样,针刺样或电击撕裂样痛,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1~2min,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区域的范围扩散,疼痛常达到如此剧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谈话,停止饮食,停止行走,以双手掩住面部,严重者咬牙,用力揉搓面部,并且躲避开谈话的人,颜面发红,咀嚼肌和面肌痉挛,故称单面肌痛性肌痉挛现象或称痛性抽搐,疼痛可骤然消失,在2次发作期间完全无痛,如同正常人。
在患者发病初期,疼痛发作次数较少,常在受凉感冒后出现,间歇期长达数月或几年,自行停止自愈的病例很少,以后发作逐渐频繁,疼痛加重,病程可几年或数十年不一,严重者发作日夜不分,每天可达几十次,甚至数百次,不能进食喝水,体质消瘦,患者终日处于疼痛难耐状态,表情沮丧痛苦,乃至失去生活信心而轻生,有些患者早期,呈季节性发作,疼痛在每年的春天或秋天的一定时间,呈周期性发作,而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3个月不等,然后无任何原因的自然消失,直到下一年的同一季节开始发作。
2.疼痛部位
疼痛发作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较多,双侧少见,后者也常从一侧开始,而后累及对侧,且两侧疼痛发作区不一定对称,以一侧为主,发病初期,可先集中某一支分布区,长时间不变,多在一侧的第2支或第3支或第2,3支两支内的区域,而后可逐渐扩散到其他支,但不扩散越过中线而至对侧,如第1支的疼痛在上睑和前额,第2支的疼痛在上唇,齿龈及颊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3支的疼痛在下唇,齿龈及下颌部,涉及到舌部痛较少,偶见双侧性的各自发作。
3.触发点(扳机点)
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