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一般心律失常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一般来讲,生活中有的人身上就极易因为过分激动而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的出现会让患者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有的人还会因为心律失常的症状出现而出现死亡的状况,因此,对于心律失常的状况是应该尽快采取处理的,那么,心律失常应如何禁忌处理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一般心律失常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为什么经常发作 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有什么不同

1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心律失常如何治疗?除了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还需要注意自身的预防。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2一般心律失常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原因就是因为人的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专家介绍说,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危害很大,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平日的护理同样也是关键,希望能够引起患者的注意。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跳动频率不正常,这只是其中一点,因为心律失常在医学上被分为很多种,比如有窦性心律不齐。

  1、有水肿者,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进水量,记录出进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2、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

  3、保持环境的清静,特别是在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的身边更应该注重。嘈杂声音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刺激,加重病情。

  4、注重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尽量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5、经常注重观察病人,密切注重病人的、血压、心率。

  6、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

  很多患者还不了解在用药方面应该怎么做,其实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合理用药,比如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虽然一直强调用药个体化,但是部分患者常常接受其他人的建议擅自改变用药用量。这样做的后果是危险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服药,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心律失常的症状

  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表现。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4心律失常为什么经常发作

  一、情绪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过大的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夫妻生活不和谐等都可以导致情绪波动,从而引起各种早搏或心动过速等。

  二、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许多抗心律失常药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如D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维生素C也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三、不良生活行为:如作息不规律、吸烟,常喝浓茶和咖啡、酗酒等,这些生活行为偶尔为之并不要紧,一旦日积月累,形成了习惯,就有可能引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5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心律失常是持续性的,有些人大部分时间心跳都是正常的,偶尔会出现心脏停跳;或者夜间出现很长时间的停跳,都是发生了心律失常。另一种从医学的角度,即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上来看:我们正常心脏发出激动的司令部叫做窦房结,由它发出的指令叫做窦性心律,这是正常的心律,当心脏激动不是由窦房结发出,而是其他比如心房、心室或房室结交界处,都称之为激动异常的心律失常。正常心脏激动的传导是沿心脏固有的传导通路按心房、房室结、心室的顺序传导,最终激动整个心脏,如果心脏激动在传导的过程中,其顺序、速度、途径发生改变,都称之心律失常。

  现在老百姓对心脏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医院就能接受造影,甚至支架,可是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却很少,认为这是一些不影响生活、不影响健康,不影响寿命的“小病”。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心律失常都是需要治疗的。所以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心律不齐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急病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失常的一种,简单的说是指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快慢出现明显不齐整。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不是说明心脏有疾病问题。“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