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人都会由于不在意自己的身体而导致肺炎,产生一些咳嗽咳痰,甚至发高烧,胸闷气短,咳血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会导致人感染肺炎一般都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所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会导致感染细菌和病毒,所以肺炎和人身体的免疫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肺炎免疫力怎么调理?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肺炎的临床分类有哪些呢
1、病理形态学的分类: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2、根据病原体种类:包括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还有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根据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肺炎 、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迁延性肺炎病程长达1~3月,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肺炎。
小儿肺炎有一定年龄特点,通常婴儿易患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而学龄儿由于抵抗力增强,已具有使病变局限的能力,因此主要患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应注意及时治疗。
2肺炎免疫力怎么调理
如果感冒1周或10天后仍不好转,症状还越来越重,尤其是出现高热、咳黄浓痰、胸痛等症状,就应该警惕肺炎。”咳嗽、咳痰、发热甚至是胸痛都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而我们的长辈们常说的“烧出肺炎”的发烧其实只是一种症状,而非原因。一般来说,由于感染使得体内免疫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引起体温调节紊乱,从而导致体温升高。此时感染炎症就已经存在了,但发热比肺部症状出现得早,因此才会造成发烧导致肺炎的错觉。
一般的成年人得了肺炎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接受正确的治疗,很快可以痊愈。但对于免疫力相对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来说,肺炎却可能成为“夺命杀手”。因为老年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而儿童的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够完全,因此,这两个人群一旦发生肺炎,还是相当危险的。有的老年人患上肺炎的表现并不明显,不一定会出现发烧、咳痰和咳嗽等症状,仅表现为精神差、胃口差,不想吃东西。
想要提高人身体的免疫力有很多种方法,建议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改掉吸烟喝酒的习惯,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调整,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油炸的,适当的运动也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加强体质。
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肺炎
1、观察
肺炎宝宝精神状态、食欲特别不好,普通发烧的孩子烧退之后就会精神,但是肺炎患儿即使退烧也没精神,而且烦恼易怒。宝宝感冒发烧一般3天左右会好转,如果发烧时间长,持续5~7天时,家长一定要带宝宝上医院进检查了。
2、听
与普通的感冒咳嗽相比,肺炎患儿的咳嗽声音更为剧烈、频繁、有深度,而且有痰,家长们如果发现宝宝的嗓子里总有呼噜呼噜的带痰声,很有可能是肺炎。
3、看
首先看鼻翼,肺炎患儿的鼻子总是一扇一扇的。其次看胸廓,宝宝吸气时胸廓出现凹陷是肺炎的症状之一。家长们具体观察宝宝的上窝、肋间隙以及下(胸骨最下面)三个部位。
4常见的诱发肺炎的原因有几种
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都是引起肺炎的原因,大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体温通常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血白细胞计数10×109/L~2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痰培养24~48小时可确定病原体。本病自然病程大致1~2周,发病5~10天后发热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消退。
葡萄球菌肺炎常发生于糖尿病、白血病、淋巴瘤、营养不良、艾滋病以及原已有支气管-肺病的患者。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寒战、胸痛等症状,痰为脓性,量多,带血丝或呈粉红色乳状。
克雷白杆菌肺炎多见于老年人、营养不良者,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及全身衰竭的患者,这些就是引起肺炎的原因。中年以上男性多见,起病急,可有发绀、气急、心悸等症状。痰细菌学检查可确诊此病。
5如何可以治疗肺炎呢
氧疗法:对病情较重、呼吸困难明显者给予吸氧。一般用鼻前庭导管给氧,若出现呼吸衰竭,则应使用机械通气正压给氧。
镇静:对烦躁不安或有惊厥症状的肺炎的治疗,可给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钠、异丙嗪、氯丙嗪或地西泮。
退热:肺炎的治疗在遇到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
心力衰竭的治疗:除给氧、镇静、休息外,常使用强心剂,必要时可加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清理呼吸道: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吸痰,注意翻身、拍背和体位引流,可酌情选用相关药物等雾化吸入,不宜选用镇咳剂。
家具消毒:家庭中门窗、地板及大件家具的消毒,可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如用10%至20%的漂白粉乳液,3%至5%的来苏儿溶液或石碳酸液等。但肺炎预防须注意,金属制品如钢门窗等最好不用漂白粉液,以防损害。另外,在使用具有强烈腐蚀性的石碳酸浓溶液时,应特别小心,以防溅到皮肤甚至眼睛上,造成意外伤害。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