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日常所讲的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此肺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下面我们来了解肺炎更多的知识。
目录
1肺炎吃什么最好
常见的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
1、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
是常见的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肺炎患者适量的多饮水和进食水果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
即使是一些寒性水果,也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病毒性肺炎的并发症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病人病情逐渐加重,或在暂时的改善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咳嗽,咳脓痰,并且出现肺部实变体征,X 线发现肺部有片状和斑片状阴影,Reye 综合征,心肌炎:有报道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并发心肌炎。
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怎么回事
1、病理改变: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8天(多为4~6天)。合胞病毒肺炎的典型所见是单核细胞的间质浸润。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和以单核细胞为主的间质渗出,其中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此外肺泡腔充满水肿液,并可见肺透明膜形成。在一些病例,亦可见细支气管壁的淋巴细胞浸润。在肺实质出现伴有坏死区的水肿,导致肺泡填塞、实变和萎陷。少数病例在肺泡腔内可见多核融合细胞,形态与麻疹巨细胞相仿,但找不到核内包涵体。
由于母传抗体不能完全地预防感染的发生,合胞病毒肺炎在出生后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多见于3岁以下,1~6个月可见较重病例,男多于女。我国北方多见于冬春季,广东则多见于春夏。由于抗体不能完全防止感染,合胞病毒的再感染极为常见,有人观察10年,再感染发生率高达65%。合胞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有报道家庭成员相继发生感染,在家庭内发生时,年长儿及成人一般为上呼吸道感染。文献报道院内继发合胞病毒感染率高达30%~50%。
2、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1岁以内婴儿,男多于女,其比例约为1.5~2∶1。潜伏期约4~5日。初期可见咳嗽、鼻堵塞。约2/3的病例有高热,最高可至41℃,但发热一般不是持续性的,较易由解热药退烧,高热时间多数为1~4天,少数为5~8天。约1/3病儿中度发热,多持续1~4天。多数病例的热程为4~10天。轻症病例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不著,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少数重症病例也可并发心力衰竭。胸部听诊多有细小或粗、中罗音,叩诊一般无浊音
4三氮唑核苷治疗病毒性肺炎
适用症:
对腺病毒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均有效。
服用方法:
0 5%三氮唑核苷溶液5mg/ml,每2小时滴鼻1次。片剂:每片含三氮唑核苷2mg,每2小时含服1片,每日6次。肌注或静脉点滴:10~15mg/kg·日.
功效:
可抑制多种D NA及RNA病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毒性小。
5老年肺炎用好抗生素很关键
众所周知,老年人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患呼吸道感染而继发肺炎。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心肾功能衰退速度则明显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风吹草动,感染了肺炎,便可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所以,老年性肺炎死亡率极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全身反应能力差,肺炎常无典型症状,发病比较隐蔽,一般没有发热、咳嗽、胸痛、畏寒等年轻人肺炎的主要症状,而是以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疲乏、虚弱、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出现,不少人还出现意识障碍、脱水等全身症状,周围血象白细胞往往不增高,但半数以上可见中性粒细胞增高。这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专家强调,老年性肺炎的发现和诊断非常重要,这需要病人,特别是病人家属多了解老年性肺炎的常识,另一方面,医生常规对就诊的老年人行X线胸片以明确肺炎的诊断。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