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慢性胃炎的食物是什么

在我国,随着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没有注意保护胃部,结果是导致胃炎的发生,大家都知道,胃炎是一种比较难疗的疾病,如果是患上该病,想要早日康复的话,除了需要接受治疗,患者在平常生活中是一定要注意保健,对于饮食是一定要小心,那么慢性胃炎的食物是什么?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慢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胃炎的食物是什么 慢性胃炎适合喝什么茶 慢性胃炎的检查 慢性胃炎并发症

1慢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胃炎的病因,①急性胃炎发生之后不及时的治疗发展成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②长期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破坏到了胃黏膜的保护膜引起了慢性胃炎,③采用了洋地黄、水杨酸盐、消炎痛等药物损伤了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④咽部或者是口腔的慢性感染诱发了慢性胃炎。

  此外,胆汁返流会破坏到胃黏膜、深度的X线照射胃部损害到胃黏膜、环境气候的变化会造成胃的神经功能紊乱、长期的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一些慢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尿毒症等都会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

  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法,如果有慢性的咽部、鼻、口等炎症一定要积极的防治,同时在治疗慢性胃炎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刺激类的食物或者是药品,避免抽烟喝酒等,在胃部疼痛的时候可以采用颠茄合剂、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药物,胃酸增高时选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胃酸缺乏者给予胃蛋白酶合剂,胆汁返流者给予胃复安胡或者是吗丁啉。

查看详情>>

2慢性胃炎的食物是什么

  1、饮食行为

  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平时的生活中要做到少吃多餐的饮食原则,同时还要避免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像暴饮暴食等。日常的生活中,“早餐要饱,中餐要好,晚餐要少”的饮食原则是必须要遵守的。还有在睡觉前,慢性胃炎的患者更要注意尽量少吃东西,并且在晚餐后最好能散步三十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消化。

  2、饮食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应该尽量的多吃一些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低盐饮的食。不但如此,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比如酸、辣、陈、臭、变质食品等。还有像一些南瓜、土豆、糯米、坚果类食品等难以消化的食物都要尽量少吃。

  3、食疗

  脾胃虚弱的患者可用党参、云苓、白术与瘦肉煲汤,一周一到两次;而湿气重者的人则可以用苡米、淮山、冬瓜煲瘦肉汤,一周一到二次;对于热重易上火的人群来说,可以用土茯苓保鸭汤。

3慢性胃炎适合喝什么茶

  现在的人,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耽误的吃饭的问题,经常是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生活也变得没有规律,于是胃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变高,急性胃炎不及时医治,时间久了以后又很容易变为慢性胃炎,所以这也是困扰很多年轻人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病。

  导致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很多,比如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有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并且长期的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也会导致胃炎的发生。

  所以慢性胃炎的人是不适合喝茶的,无论喝任何茶,都会对胃造成不好的伤害,所以还是建议喝白开水会比较好。慢性胃炎建议少喝浓茶,一般的淡茶是可以喝的,但是处于发作期的时候要避免喝茶,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重点在于调理,中医在慢性病的调理上效果比较好,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慢慢的调理,同时在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

查看详情>>

4慢性胃炎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mmol。

  某院100例萎缩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组胺法测定胃酸结果:无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无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测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与胃酸平行,但主细胞比壁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病态时,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

  Joske观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组织检查多数为萎缩性胃炎。

  3、内因子(IF)

  IF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减少IF分泌也减少,两者是严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为7700U/h,检查IF对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恶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IF明显减少有利于以上3种疾病的诊断,恶性贫血病人极少数在胃液中尚可检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维生素A,B12吸收之用,慢性萎缩性胃炎IF也可以减少到400~600U,但可以维持低水平的维生素B12吸收,据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μg维生素B12之用,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释萎缩性胃炎虽IF分泌也很低但不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处报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检查结果为(130.84±8.34)(SE)pg/ml;浅表性胃炎平均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6.22±140.3)pg/ml;B型平均为(246.76±9.52)pg/ml,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特别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馈作用胃酸低时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时胃泌素分泌减低,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与胃窦黏膜有无病变关系密切,无酸的病人理应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说明胃窦黏膜病变严重G细胞减少。

  5、壁细胞抗体(PCA)

  PCA在A型胃炎的阳性率较高,此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对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过程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

  6、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1979年Vandelli检查106例B型胃炎,GCA阳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为阴性,恶性贫血病人35例及供血员115例也全部为阴性。

  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

  悉尼分类系统对胃镜检查的描述词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对水肿,红斑,脆性,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结节,皱襞肥大,皱襞萎缩,血管透见及出血点进行描述,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胃镜所见为花斑样潮红如麻疹患儿的皮肤(或称红白相间),在小弯垂直部则为线状潮红在纵行皱襞的顶端;其次是黏液分泌增多,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脱,脱落后黏膜表面常发红或有糜烂,咽下或反流的黏液常含气泡,而且随蠕动而流动,不难鉴别;再次是水肿的表现,黏膜苍白,小凹明显而且反光强;最后是糜烂,由于腺窝以上的表皮剥脱发生糜烂且常伴出血,又可分为3型:

  (1)丘疹样隆起中央凹陷被覆暗褐色积血或白苔,周围潮红如天花的皮损,多发生在胃窦部皱襞的顶端。

  (2)平坦型几乎与黏膜水平一致,表面不光滑被覆褐色或白色分泌物。

  (3)凹陷型最常见,低于正常黏膜,表面粗糙或有分泌物甚至出血,范围或大或小,数毫米至数厘米,形态常不规则,或局限或弥漫。

  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2个突出的表现:

  ①颜色改变,多呈灰,灰白,灰黄或灰绿色,同一部位深浅可不一致,境界常不清,范围或大或小,萎缩范围内也可能残留红色小斑。

  ②因为黏膜变薄加之注气膨胀,黏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见如树枝状的血管分支,暗红色微带蓝色,易与皱襞相混,根据血管走行方向与胃的长轴垂直,可资鉴别。

  血管显露与胃内压力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连续注气2000ml(压迫注气钮2min),病人如无暖气胃内压气达20mmHg,此时正常胃黏膜也可以显露小血管网,特别胃底最容易,胃内压在1.3~2.0kPa(10~15mmHg)时轻,中,重3型萎缩性胃炎均能显露血管,0.66~1.33kPa(5~l0mmHg)时,只中,重型可以显露,轻者不显露,0~0.66kPa(0~5mmHg)时,只重型显露,根据以上结果,胃内压以1.3~2.0kPa,注气量约1000ml为最适合。

  浅表与萎缩两型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80%,但胃镜所见与病理所见尚无一致规律,也难以用病理变化来解释胃镜所见如花斑样潮红,血管透见等。

  2、X线检查

  浅表性胃炎X线无阳性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见皱襞细小或消失,张力减低,Badenoch用X线诊断胃萎缩88例有22例正确,黏膜的增生肥厚易被认为是肿瘤,胃窦部黏膜粗乱常诊断为肥厚性胃炎但不能被活组织检查证实,用双重对比造影法可发现胃小区(1~1.5mm),因而对肠上皮化生及丘疹样糜烂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5慢性胃炎并发症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

  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

  2、缺铁性贫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饭少,营养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溃疡:胃溃疡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同在,存在明显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缩变薄,并发糜烂,溃疡,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四、胃癌前期: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有两种情况的慢性胃炎易癌变:

  1、慢性胃炎伴有恶性贫血者,癌变发生率比其它胃肠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肠病患者重视。

  2、萎缩性炎伴肠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疾病百科 | 慢性胃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疼痛和饱胀感,尤其在饭后症状加重,而空腹时比较舒适。每次进食量虽不多,却觉得过饱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常见症状:胃酸减少、进食呕吐、胃酸过多、食欲较差、肠胀气、胃慢性出血、胃酸缺乏、食欲下降、胃痉挛、间歇性胃痛、胃部隐痛、慢性胃痛[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