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消化道出血

胃出血前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胃病是生活中患病率极高的一种病症,而有些患者因为不注意及时调理治疗所以极易导致胃出血的症状出现,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那么胃出血前的症状主要有哪些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胃出血如何护理 胃出血前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胃出血饮食保健 胃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胃出血如何预防

1胃出血如何护理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

  2、三餐定时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

  3、戒烟、避免酒类、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可可亚)、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摄取,食物亦不宜过甜过咸及过冷过热。

  4、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

  5、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心情保持愉快,减少无谓的烦恼 。

  6、以易於消化的烹调方式为主(如蒸、煮、炖)等 。

2胃出血前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症状一:

  发热。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症状二:

  呕血和黑便。胃出血症状多以呕血和便血为主。患者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便可有呕血,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双眼发黑、心慌,甚至晕厥、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无力,血压下降等。患者均有呈柏油样黑粪。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而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症状三:

  其他全身伴随症状。若患者出血速度慢且血量少时,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会出现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腹痛腹泻、心跳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3胃出血饮食保健

  胃出血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胃出血时一般来说,只要无呕血,都可以进食。但是,呕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进食呕吐或呕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呕血12小时后,不管是否还有黑便均可考虑恢复进食。如又有呕血,则再次禁食。

  胃出血后吃东西的问题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则:开始以进食流质、米汤、藕粉较好,饮用牛奶要适量。不要饮用太酸太甜的食物,这些均使产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饮食温热,过热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扩张,不利于止血。浓茶、浓咖啡均应避免。如食物清淡无味时,添加少许食盐无害。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

4胃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等。

  (3)空肠疾病 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1)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2)门静脉阻塞 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 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查看详情>>

5胃出血如何预防

  1、合理休息,不可过劳。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缺失,已不能满足全负荷工作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休息,做到力所能及、劳逸结合。提倡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不适合做快跑、急走等剧烈的活动。

  2、软化饮食,禁忌粗糙。进食粗糙的食物有可能划破食道或胃底曲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过饱。进食最好细嚼慢咽。食物以稀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及少渣为宜。患者还应禁辛辣、油煎食品。

  3、应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慢性肝病患者要了解和掌握目前自己的肝病状态,比如有无肝硬化,有无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等。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劝告与指导,避免诱发胃出血的因素,切忌侥幸心理。

  4、禁忌饮酒,合理用药。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肝脏有损害的毒性物质,如酒、某些药物及化学品等。阿司匹林应谨慎使用,以免诱发消化道黏膜出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