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当我们非常伤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心痛,这种心痛往往都是精神上的,并不是心脏真正的出现了问题,才会让我们感觉疼痛。但是,心脏真的会痛,这种痛就叫做心绞痛,当病情发作的时候患者很可能会因为很严重的疼痛而昏迷。那么,在医学上,心绞痛的诊断依据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心绞痛的原因 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心绞痛吃什么好 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心绞痛的原因

  引起心绞痛的最直接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供血不足则主要是因为冠心病,其次是高血压。假如心肌耗氧量在短时间内的增加超过了狭窄的冠状动脉供氧能力,就会出现劳力型心绞痛,常见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情况下,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过饱、身体受寒、急性循环衰竭、阴雨天气等都是劳力型心绞痛常见的诱因;假如冠状动脉出现痉挛,则会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起心绞痛,称为自发型心绞痛。

  心绞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稳定性心绞痛。该类型心绞痛一般是因为暂时性急性或者慢性相对性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

  2、不稳定性心绞痛。该类型心绞痛一般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

  3、变型性心绞痛。该类型心绞痛没有明显的诱因,通常在休息的时候发作。

2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心绞痛其特征是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和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劳动性心绞痛可分三类:

  1、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2、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3、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当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应该马上停下手头上一切事情,要赶紧找个地方休息,只要能够及时,那么症状就可以消除。如果可以的话,身上也要随身携带治疗药物,当发作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服用,也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要想彻底治疗心绞痛,那么还是去正规医院治疗比较好。

3心绞痛吃什么好

  心绞痛患者在饮食上应特别注意要控制好盐、脂肪的摄入,并且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带刺激性的食物、容易胀气的食物,同时应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吃能帮助改善血管的食物,如大蒜、洋葱、山楂、大枣、鲤鱼等食物,最后,还应注意要改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建议心绞痛患者可以食用山楂鱼片,对治疗和缓解心绞痛有较好的作用。

  主料:黑鱼片250克,山楂20克;

  辅料:淀粉15克,植物油500克,调味料适量;

  步骤:(1)将山楂煎汁,待用;(2)黑鱼片用芡粉浆好后,放入油锅内爆熟,捞出沥净油;(3)锅中留底油,并倒入刚炸好的黑鱼片,加山楂汁煮20分钟;(4)最后加入适量的调味料。

4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1、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发作时立刻休息,患者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2)药物治疗。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外,还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2、缓解期的治疗: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调节饮食,特别是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3、其他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作用为改善微循环的灌流,可用于心绞痛的频繁发作。抗凝剂如肝素、溶血栓药和抗血小板药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的氧供应,可使顽固的心绞痛得到改善,但疗效不易巩固。体外反搏治疗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也可考虑应用。兼有早期心力衰竭者,治疗心绞痛的同时宜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

  4、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作为旁路移植的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段的远端;或游离内乳动脉与病变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引主动脉的血流以改善病变冠状动脉所供血心肌的血流供应。

5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1、典型心绞痛: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2、不典型性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常见于老年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