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消化道出血

胃出血要不要做手术来治疗呢

接近一半的胃出血患者可能就是因为在之前就患有胃溃疡或者是十二指肠溃疡,这些疾病就可能引起胃出血。还可能是因为平时只注意工作,并没有注意对胃的保养,所以引起胃出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是需要去医院治疗的。有些人说患上了胃出血这种病就必须要去医院开刀做手术,真的是这样吗? 胃出血要不要做手术来治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胃出血严重吗 胃出血要不要做手术来治疗呢 胃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胃出血饮食原则包括哪些 胃出血临床症状主要有哪些

1胃出血严重吗

  胃出血比较严重,胃出血的时候,患者往往上腹部疼痛,而且一般这种上腹疼痛都可以用解痉剂以及抗酸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外,胃出血患者常常都因为进太多的冷食、硬食以及各种辛辣食物,又或者是吃了很多其他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从而导致疾病症状有所加重,而少数胃出血的症状则与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想保证胃部健康,大家需要保证身体不受寒,及时增减衣物,让胃部不受伤害。

  与此同时,医疗专家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如果胃出血患者腹泻严重又或者是出汗比较多的话,那就应该适当给胃出血病人尽量多喝一些汤水,比如说米汁、菜汤以及果汁还有比较淡的盐开水等等。另外,大家还需要多多注意的,便是积极地补充体内的水含量,保证维生素和电解质的充足。

  针对胃出血严重性以及胃出血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暂时就为广大胃出血患者朋友们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可以依照上文当中的方法尽快消除胃出血之症。与此同时,医疗专家在此特别提醒大家,胃出血疾病一般大多都因为患者日常经常进行不洁的饮食,又或者是经常不规律饮食所导致的,所以说在胃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之中需要多多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

查看详情>>

2胃出血要不要做手术来治疗呢

  患了胃出血并不一定都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在病情不严重,通常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会比较好的,也可以通过三腔管治疗效果也不错,但如果说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并且出血量较大或是病情较严重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方法

  判定急性胃出血,主要是根据急性大呕血和黑便。一般出血不超过500毫升,多以呕血为主,也有以便血为主。患者呕血前有恶心感,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双眼发黑、心慌,甚至晕厥。病人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无力,血压下降。溃疡病患者多发生有规律的上腹痛,用碱性药物可使疼痛得以缓解。X线钡餐检查对溃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胃癌病人除可能被触及包块外,还有明显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及消瘦等表现,且病情发展迅速。X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有助于确诊。药物引起的急性溃疡或外伤引起的应激性溃疡者,大都有长期内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药物的历史或近期做过大手术、发生严重烧伤等情况。

  对大部分急性胃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予以治疗。具体措施包括输血、输液、通过不同的途径使用各类止血药物。胃癌引起的出血和经上述治疗措施仍不能控制的胃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

3胃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1、感染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形成胃出血,就比如流行性出血,肺气肿合并感染,以及白血病过敏性紫癫以及结节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体形成胃出血的症状,大家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性的疾病,还需要及时用一些止血的药物,这样才能够尽快的恢复。

  2、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人体形成胃出血的症状,有的朋友们因为工作的原因,三餐不定时定量,有的时候还会暴饮暴食,经常性的喝咖啡喝茶,这样会导致人体的肠胃黏膜受到严重性的影响,还有的朋友们经常熬夜加班,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形成胃溃疡,有可能就会引发胃出血的症状,大家需要特别注意。

  3、滥用药物会导致人体形成胃出血,有很多患者朋友们需要服用一些抗炎止痛的药物,有一些药物会影响到我们肠胃的健康,就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这类药物会导致人体形成胃出血,大家需要特别注意胃出血的患者朋友们需要及时的服用药物来缓解病症。

查看详情>>

4胃出血饮食原则包括哪些

  1、经常喝牛奶:牛奶的功效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可以保护我们的胃黏膜和胃酸的分泌,做一建议大家可以每天喝一些牛奶,另外,喝牛奶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反复发作的胃出血病症,坚持饮用,效果不错。

  2、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凡有出血倾向者,宜多吃含维生素c食物,绿叶蔬菜、番茄、柠檬汁中维生素c含量很丰富,这些食物能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性,降低血管的脆性,有利于止血。

  还可多进食花生、白木耳、莽菜、金针莱、百合、藕汁、乌贼骨等有止血作用的食物。

  3、宜食蜂蜜:蜂蜜是一种传统的纯天然食品,气味芳香。

  甘甜爽口,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蜂蜜还能使胃烷灼感消失,有消炎促进创伤面愈合、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及滋补作用。

5胃出血临床症状主要有哪些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隐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四、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