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能治好吗

一提到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对于一些喜欢某位明星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的熟悉的。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的发炎性的风湿病,如果这种疾病发展的严重了,常常会患者像竹子一样弯不下腰或者伸不直所以一旦确诊是这种疾病就应该及时的治疗。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能治好吗?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的原因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能治好吗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有哪些 各个时期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饮食调理

1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的原因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医学界曾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轴型,近年来才认识到二者在病理上并不相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包裹关节的滑膜出现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肌腱附着点发炎,而且这种炎症多发生在骶髂关节处。从片子上来看,先是锥体之间炎症、边缘密度增高、粗糙,再骶髂关节融合钙化,最后形成骨桥,并逐渐向腰椎、胸椎、颈椎发展,严重的,病人变成硬板腰或驼背,影响功能,丧失劳动能力。

  他们认为,该病侵犯脊柱,“不通则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其部位处于中医的督脉循行处,是本虚标实之候,以肾督不足为本,外邪侵袭与瘀血内阻为标。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后期腰背酸痛,活动受限,与肾虚督弱相关,应以补肾通督,养血柔筋,通络止痛为治则。为此,该院研制了中药强脊宁、清痹片、荣筋片、补肾强肾丸、益肾养肝合剂等,并辅以针灸、理疗、熏蒸等疗法,不仅改善病人症状,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而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2强直性脊柱炎在早期能治好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选用强脊汤内服和强脊散外敷进行治疗,其中强脊汤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通经脉、强腰壮肾的功能。强脊散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强脊汤内服

  方药:蒋活、独活、秦艽、防风、赤芍、牛膝、当归、桑枝、苍术、茯苓、狗脊、葛根、杜仲。

  强脊汤加减方:肿胀明显者加泽泻、苡仁;胃寒者加肉桂、干姜;有热者加生石膏、知母、黄柏;痛重者加乳香、没药;肌肉痉挛者加全蝎、蜈蚣、乌鞘蛇、葛根等。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强脊散外敷

  方药: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当归、川芎、乳香、没药、葛根、土元、炮山甲、薄荷、苏木、伸筋草、透骨草。

  制作:将上药研成粉末,装入约20cm×15cm大小的布袋内,可同时备若干剂,用时每剂加陈醋100ml,置于蒸笼加热,使温度达60°~65°之后,嘱患者俯卧,暴露骶髂部和腰背部,

  使用方法:将药袋敷于患处,注意为了避免造成烫伤,切勿过热。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5~6次,凉后换用热袋。

3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检查项目:

  类风湿因子 血清补体C3 尿常规 血常规 造影检查 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脊柱MRI检查 脊柱活动度

  血常规及血沉血常规可大致正常,部分病人可有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白细胞增多,多数病人在早期或活动期血沉增速,后期则血沉正常,血沉增速有助于对临床和X线表现可疑的病人进行诊断,尿常规当肾脏发生淀粉样变病时,可出现蛋白尿。

  1.血液生化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2.免疫学检查 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血清IgA可有轻-中度升高,并与AS病情活动有关,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IgG,IgM升高,有人报道AS患者可有血清补体C3,C4升高,抗肽聚糖抗体,抗果蝇93000抗体,抗肺炎克雷伯杆菌固氮酶还原酶抗体等抗体水平增高,抗组蛋白3亚单位抗体与患者虹膜炎密切相关,HLA分型检查90%左右的病人HLA-B27阳性。

  3.微生物学检查 AS患者大便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人。

  4.HLA-B27检测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只有通过病史,体征和X线检查才能作出诊断,尽管该试验对某些种族来说对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对有腰痛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来说,它并不作为常规检查,也不作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筛选试验,其临床用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背景。

  5.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可以这样说,一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片几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片改变比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一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但目前仍有学者沿用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图6)。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症性肠病,Rei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等的伴发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伴脊柱不规则的跳跃性病变表现,可资鉴别。

  脊椎外关节的其他X线表现有,肩关节也可有骨质疏松,轻度侵蚀性破坏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破坏,最后呈骨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炎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早期X线检查阴性时,可行放射性核素扫描,CT和MRI检查,以发现早期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但必须指出,一般简便的后前位X线片足可诊断本病。

  6.强直性脊柱炎的CT,MRI和造影检查 X线平片对较为典型的骶髂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骶髂关节CT或MRI检查敏感性高,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病变,CT能较满意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髂关节软骨改变以及对骶髂关节炎的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较CT更优越,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尤其是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扫描,放射性核素在骶髂关节附近非特异性浓集,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学者认为,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骨扫描可能对AS的诊断也有帮助,椎管造影适用于下肢有神经障碍的患者,并有助于手术时进行彻底减压。

4各个时期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状

  早期:以腰、骶部位的疼痛,并伴有腰背部的僵硬感居多,这种僵硬感以晨起最为明显,经过活动后尚可减轻,也有以膝、足跟、坐骨神经痛起病的。因此,如果在12—30算的青年男性,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性或间接性疼痛,同时并伴有腰部僵硬感和弯腰、下蹲受限。

  中期:有下背部或腰骶部疼痛,腰脊晨起僵硬,自腰骶部上升性蔓延性疼痛加剧、脊柱活动受限、僵硬、疲劳、乏力、气短、面色淡白、消瘦。

  晚期:有腰骶部疼痛加重、脊柱疼痛严重、并伴有全身关节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间断疼痛,全身无力,消瘦,肌肉萎缩或部分消失,脏器功能下降表现为驼背,脊柱活动功能消失,严重畸形弯曲,这时候治疗是很困难的,会留下后遗症。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由此可以看出,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在各个阶段的症状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为我们在治疗方面也提供了一些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这些症状特征来确定病情的发展程度,当然关于病情发展的最终定论我们也要到医院去听从医生的分析。

  另外,强直性脊柱炎很多患者腰痛、关节痛时首先会到骨科或疼痛门诊就诊,由于他们大多会继发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退变等,医生往往以为找到了病根,而忽视对骶髂关节的检查,致使一些患者治疗走弯路,轻病拖重,甚至丧失了治疗时机。

  需要提醒的是,如发生腰骶、髋关节部位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同时腰部有僵硬感(以晨起最明显,活动后可减轻),弯腰、下蹲受限,或发生不明原因的单侧膝关节、足跟和跖趾等小关节肿痛时,都应警惕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及早到医院风湿科排查。

5强直性脊柱炎的饮食调理

  1. 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也可用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与肉类等食物同煮炖汤,可补充蛋白质。

  2. 豆类: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关节肿痛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可治疗风湿疼痛,用黑豆炒至半焦加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有胃炎者慎用。

  3. 水果:荔枝、橄榄、葡萄、大枣、苹果、桂圆、枸杞子、莲子。

  4. 果实类食品:栗子可补肾、强筋健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肾虚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服时可生食、熟食。将板栗捣烂敷患处可治筋骨肿痛,新鲜栗叶捣烂外敷,也能减轻关节、肌肉、皮肤的炎症。

  青梅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作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益处,凡风湿骨痛、腰痛、关节痛均可用青梅酒擦患处,可以止痛。乌梅对风湿痛也有卓效,乌梅性酸甘,甘可敛阴,酸又入肝,肝得滋养,对关节、筋骨的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桑葚、樱桃也可治疗风湿病。核桃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可食用 2~3 个核桃。松子仁具有滋肝补肾、益脑健脾、强壮筋骨等作用,每日可食用3~5克 。

疾病百科 | 强直性脊柱炎

挂号科室:风湿免疫科

温馨提示:
注意防范风寒,坚持经常锻炼,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AS的特点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10-40岁人群 常见症状:晨僵、持续性疼痛、骶髂关节疼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