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容易饮食不规律,也不注重饮食的营养,喜欢刺激性辛辣味的食物,给胃部造成压力进入导致胃溃疡,出现胃出血。当患者出现恶心之后当作是普通的胃病,并没有过多的理会,只有严重的症状出现才会重视检查出胃出血。其实胃出血之后会因为血液对胃部造成刺激导致恶心的感觉,更会出现呕吐、呕血的情况。那么胃出血除了恶心的症状,还有哪些症状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哪些原因会导致胃出血呢
1、自身疾病导致的胃出血:有30%的胃出血患者都是因为胃溃疡引起的,胃溃疡患者的表层粘膜遭到破坏,这时候血管就会露在外面,这时候如果吃了刺激性的食物的话,溃疡面就会加重,导致溃疡面出血。
2、老伤病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的疾病有肝硬化,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饮食等生活习惯不好:如果您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劳累过度的话,情绪也变得非常紧张的话,就容易引起胃壁血管扩张,诱发原来溃疡的血管充血,最终引起胃出血。
4、吃药过于随便导致胃出血。有少数止血药、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也可引起胃出血,大家在服用这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外力因素,如果胃脘部受到暴力的击打,及剧烈运动或奔波劳顿,容易使胃部血管充血,引发胃出血。
查看详情>>2胃出血除了恶心还有哪些症状
1呕血和黑便
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状
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可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血等。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3胃出血的检查有什么
1.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
2.特殊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 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胃镜检查的最好时机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
②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
③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2)选择性动脉造影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处于上消化道持续严重大量出血紧急状态,以至于胃镜检查无法安全进行或因积血影响视野而无法判断出血灶,此时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出血部位,并进行栓塞治疗。
查看详情>>4胃出血并发症
1、发热: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
2、呕血和黑便:胃出血症状多以呕血和便血为主。患者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便可有呕血,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双眼发黑、心慌,甚至晕厥、面色苍白、口渴、脉快无力,血压下降等。患者均有呈柏油样黑粪。一般而言,当出血量大时,有黑便又有呕血;而当出血量小时,常常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呕血较少见。
3、其他全身伴随症状:若患者出血速度慢且血量少时,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则会出现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腹痛腹泻、心跳过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5胃出血饮食保健
胃出血是溃疡病常见的并发症。胃出血时一般来说,只要无呕血,都可以进食。但是,呕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进食呕吐或呕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呕血12小时后,不管是否还有黑便均可考虑恢复进食。如又有呕血,则再次禁食。
胃出血后吃东西的问题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则:开始以进食流质、米汤、藕粉较好,饮用牛奶要适量。不要饮用太酸太甜的食物,这些均使产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饮食温热,过热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扩张,不利于止血。浓茶、浓咖啡均应避免。如食物清淡无味时,添加少许食盐无害。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