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心理专科

怎么判断厌食症这一病情

厌食症是指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厌食症患者多有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约有10%-20%的人早亡。下面一起来看看怎么判断厌食症这一病情。

目录 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怎么判断厌食症这一病情 治疗儿童厌食症的4个中药方 小儿厌食症危害不可忽视 积极投入感情有助缓解厌食症

1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按摩能消食导滞、燥湿运脾、益气健脾,从而增进食欲,强壮身体,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天1次,7天为1疗程,3天后可再进行第2个疗程,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

  【按摩疗法】

  1.乳食积滞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面退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运水入土5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2.痰湿困脾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O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两拇指指腹端分推大横纹50次;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按外劳宫50次,揉一窝风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示(食)指捏神阙穴1分钟,以脐周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

  温馨提示:由于厌食症的发生,当时了很多疾病的到来,厌食症导致人的身体虚弱,如果想要让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就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对身体有个调整,让自己的身体得到很好的关注。

2怎么判断厌食症这一病情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青少年因饮食习惯不佳等原因患上了厌食症。有研究人员表示,如果青少年出现以下9种症状时,就需多加小心,因为这是厌食症的前期征兆。

  征兆之一:

  体重突降。体重无原因的突然下降。

  征兆之二:

  害怕热量。吃饭时,满脑子认为都是热量。

  征兆之三:

  怕增体重一天要称四五次体重,先怕自己的体重增加。

  征兆之四:

  过度运动。运动时,不到精疲力竭不停止。

  征兆之五:

  暴食不止。放开肚子吃东西,甚至吃到让自己呕吐。

  征兆之六:

  避免聚餐。一个人吃饭,不想与别人一起进餐,避免聚餐。

  征兆之七:

  服药减肥。开始大剂量服用减肥药。

  征兆之八:

  抽烟禁食。为了克制食欲而抽烟。

  征兆之九:

  肥胖自我。总用“肥胖”来形容自己。

  青少年出现以上征兆,需要自己或家长引起注意。要教育和引导他(她)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适当地参加一些文误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如果确实患上了厌食症,应在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理。

3治疗儿童厌食症的4个中药方

  处方一

  辨证:饮食失调,喂养不当,影响受纳运化。

  治法:消食导滞。

  方名:消积散。

  组成:焦神曲4.5克,焦山楂4.5克,焦麦芽4.5克,鸡内金1.5克,枳壳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包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3次服。病情严重者,用量可加倍。

  处方二

  辨证:脾胃不和。

  治法:清热化滞,理脾助运。

  方名:理脾化滞汤。

  组成:茯苓10克,藿香10克,木香3克,川朴3克,川连3克,砂仁3克,焦曲10克,鸡内金3克,栀子6克,焦谷10克,稻芽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处方三

  辨证:脾胃阴虚。

  治法:滋补胃阴,增进食欲。

  方名:凉润增食汤。

  组成: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山楂7.5克,麦芽7.5克,鸡内金7.5克,百合15克,每日1剂,日服2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处方四

  辨证:脾失不运,饮食积滞。

  治法:导滞运脾。

  方名:导滞运脾方。

  组成:北条参10克,炒白术6克,炒扁豆8克,炒苡仁8克,炒枳壳6克,砂仁3克,槟榔8克,胡黄连3克,莲米8克,乌梅6克,焦三仙18克。

  用法:上方药量系3~5岁1日煎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4小儿厌食症危害不可忽视

  1、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少对身体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少会导致口渴、食欲不振、恶心、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心烦、嗜睡、尿床、口臭、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血压下降、全身疼痛。

  2、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当蛋白质摄入不足 特别是优质蛋白摄入不足时 小儿出现活动减少 精神倦怠 肌肉逐渐柔软无力 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 对疾病 抵抗力下降而很容易患各种感染 疾病 智力发育亦受影响严重者还可患“蛋白缺乏综合征”而出水肿、贫血、毛发脱落及皮色发红等严重症状。

  3、脂肪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1)膳食脂肪缺乏可以导致是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众所周知,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然而如维生素A、D、E、K等重要的营养素,它们只有溶于脂肪中方可被吸收,比如,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若膳食中脂肪的提供量少于摄入能量的10%时,胡萝卜素就难以被吸收,这就是烹调胡萝卜时要多放油或肉的缘故。

  (2)膳食脂肪缺乏可以导致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最终会出现各种生理障碍。脂肪,化学名称叫甘油三脂,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膳食,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由糖类和蛋白质转变而成。脂肪的构成单位是脂肪酸。食物脂肪中,最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其中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从每天的膳食中摄入,故又称必需脂肪酸,如果缺了它,就会出现各种生理障碍。

  (3)脂肪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人体内一部分脂肪是用来作为人体的保护层和填充衬垫的,它像减震器一样,保护和固定一些重要器官免受机械摩擦和移位。在髓鞘神经纤维周围的脂肪具有绝缘作用,协助神经脉冲的传导。手掌、足掌、臀部都有脂肪作衬垫,使这些部位更好地承受压力。脂肪还是热的不良导体,皮下贮存充裕脂肪,阻碍体表散热,有助于抵御寒冷。皮下脂肪可使身体出现柔和的曲线。

  (4)食欲减退,脂肪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香气和味道用油炸食品或炒菜甚至凉拌菜,也要浇上油,这样才能提高菜肴的风味。食品中产生香味的一些芳香物质,大多是脂溶性的。只有加入了油脂,这些香气才能保持。另外,脂肪能刺激唾液的分泌,使人未食而先垂涎三尺,可增加食欲。如果脂肪摄入不足可以导致食欲减退。

  4、微生素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指甲出现深刻明显的白线、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情绪低落、失眠、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嘴角破裂溃烂、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手脚有灼热感、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舌头红肿、口臭、口腔溃疡、嘴唇浮肿、头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脚趾酸痛、伤口不易愈合、虚弱、牙齿出血、舌苔厚重。

  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1、先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因原发病引起的厌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

  3、改善进食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去进食,并保持心情舒畅。

  4、家长应该避免“追喂”等过分关注孩子进食的行为;当孩子故意拒食时,不能迁就,如一、两顿不吃,家长也不要担心,这说明孩子摄入的能量已经够了,到一定的时间孩子自然会要求进食;决不能以满足要求作为让孩子进食的条件。

  5、加强体育锻炼。

  6、不要盲目吃药,可以适当服用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中、西药。

  温馨提示,厌食是儿科经常遇到的主诉。要弄清是否确系厌食。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小儿进食,有时小儿食量变化较大或偏食,就误认为厌食。

5积极投入感情有助缓解厌食症

  一项小型研究初步表明,参与积极情感的激素可能有助于缓解肥胖人群的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一般会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种疾病通常在发病前就出现在青少年时期,”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高级研究作者,珍妮•特丽莎在大学新闻发布会上说。

  “这些社会问题导致的心理隔绝,可能对理解厌食症的发病和治疗十分重要”特丽莎说。“通过使用荷尔蒙催产素作为厌食症的一种潜在治法,我们关注在这些患者中看到的潜在问题。”

  催产素有时被称为“爱的荷尔蒙”。通常在女性分娩和性爱中释放,并且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催产素有助于降低自闭症患者的焦虑水平。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鼻喷剂给予1名厌食症患者和33名健康的“空白对照组”患者催产素或安慰剂。研究人员向所有参与的患者展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食物、不同的体型和重量的图像,并测量参与者识别图像的速度。如果参与者倾向于关注负面形象,他们的识别速度会更快。

  研究人员指出,服用催产素的厌食症患者似乎很少沉迷于食品和肥胖图像。然而,这项研究并没有证明催产素和感觉降低之间的因果联系。

  “虽然这只是个初步研究,参与者也并不是很多,但结果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治疗手段的潜在可能,”特丽莎说。“在我们进行更广泛的临床试验之前,我们还不能改变目前的治疗手段。”

  这项研究发表在3月12日《心理神经内分泌学》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