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怎样治疗胆结石

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那么怎样治疗胆结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怎样治疗胆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胆结石饮食禁忌 经常节食 小心胆结石 胆结石对身体会有哪些影响

1怎样治疗胆结石

  手术方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其他特殊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适应证为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显示为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在12~15mm者不超过3枚,直径在15~20mm者仅1枚,并要求有一个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查看详情>>

2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地那是根据胆结石形成原因的不同,我们给予患者的疾病治疗方式也就存在不同之处,但是想要知道胆结石患者的疾病特点,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胆结石患者的疾病状况,具体的内容我们如下总结和阐述。

  胆色素结石的特点是以“胆红素钙”为主要成分,其胆固醇含量低于胆红素含量,在胆囊中的胆色素结石又按其临床特点分为两类,即黑色胆色素结石和棕色胆色素结石。

  (1)黑色胆色素结石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①患者无反复发作的胆道感染史,胆汁培养无菌,发生在无感染的胆囊中。

  ②结石体积小,质地坚硬,结石外表和剖面呈黑色而有光泽,外形不规则。

  ③其胆汁中的“胆红素钙”过饱和与细菌性β-G活性增强无关。

  ④溶血性贫血患者中黑色胆色素结石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⑤糖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在黑色胆色素结石中的含量高于棕色胆色素结石中的含量。

  ⑥慢性酒精中毒可诱发黑色胆色素结石的形成。

  胆囊结石患者的疾病治疗虽然给出了疾病一定的知识阐述,但是胆囊结石患者的疾病还需要注意的有很多的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护理好患者,但是胆囊结石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患者的疾病知识宣教工作。

查看详情>>

3胆结石饮食禁忌

  1、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

  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2、忌吃含高脂肪食物

  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3、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

  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4、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

  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5、忌烟、酒、咖啡等

  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4经常节食 小心胆结石

  胆汁由肝脏分泌产生,一般情况下胆汁中的胆汁酸、胆红素、磷脂、胆固醇以及钙、钾等元素都溶解于胆汁,当胆汁酸、胆固醇和磷脂比例失调或胆汁流体动力学遭到改变时,就容易出现沉淀,形成结石。

  (节食过度小心胆结石)

  食物可刺激胆汁的分泌,使胆囊收缩,促进胆固醇随胆汁排出。经常节食的人,胆囊的收缩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引起胆汁浓稠,使胆汁的成分比例变化而形成胆固醇结晶,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女性更易得胆结石

  女性出现胆结石的机会是男性的2-4倍。据临床统计,胆固醇结石患者中,女性占63%,男性为37%。

  怀孕会影响胆结石的发病。怀孕的年龄越大或怀孕次数增加,都会使胆结石的发病率增高。另外,肥胖、饮食不规律、用药不当等也可引发胆结石。

  三餐规律才可避免胆结石

  胆结石的治疗主要还是要靠手术,如果不想挨刀子,平时就应该注意饮食习惯。肥胖虽然的确不好,但节食过度也有损健康。不仅仅是节食,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等都可导致胆汁内固醇的积聚,形成结石。

  1. 科学减肥:肥胖易使体内胆固醇过多,增加胆中固醇含量,因此减肥对预防胆固醇有积极作用;

  2. 规律进餐:若两餐间隔时间太长,会减少胆汁酸肠肝循环的阻断时间,导致胆固醇升高。另外,适当进食脂类和蛋白质有助于刺激胆囊排空,预防胆汁淤滞。

  想要变瘦,注意饮食很重要。还要坚持锻炼,认真运动才行,一味节食有风险。

5胆结石对身体会有哪些影响

  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约60%的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于查体或体检时被发现。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当胆囊内的小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就会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若小的胆囊结石脱落到胆总管内或者壶腹部,还会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胆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反复发作胆囊炎症、感染,久而久之,就会转变成慢性胆囊炎。

  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同时合并内科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急性发作,可使原有病症加重,增加病死率。胆结石还会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伴有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当然更应该让我们警惕的是,胆结石长期反复刺激胆道系统,反复的胆道感染,会显著增加胆道系统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