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早搏

特发性室性早搏症状是什么

特发性室性早搏,就是关系到心脏健康的疾病的了。一旦病人有特发性室性早搏的问他你的是,不要随随便便去使用药物,不然的话,有时候不仅仅无法缓解特发性室性早搏的症状,反而会加剧特发性室性早搏的症状的,给特发性室性早搏的病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的了。特发性室性早搏症状是什么?

目录 如何治疗频发室早 特发性室性早搏症状是什么 频发室性早搏日常注意 室性早搏发病原因 出现早搏后如何处理

1如何治疗频发室早

  1 不同起源部位的频发室早的心电图特点

  1.1 右室流出道起源

  据统计,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频发室早,约80%起源于右心室,另外20%起源于左心室。而在右心室起源的频发室早中,绝大多数位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以下)。发生机制被认为是触发活动。右室流出道起源的频发室早在心电图上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下壁导联(II、III、aVF)QRS波群呈R形且高大直立,aVL导联以负向波为主,胸导联移行一般在V3导联或以后。I导联的极性对于判断起源点的前后有帮助:若I导联以负向波为主,则起源点偏前壁,反之则偏后壁。右室流出道可进一步分为游离壁和间隔部。游离壁起源的VPB其S波在V3导联较深(>3.0mV),胸导联移行一般在V4或以后,并且部分患者下壁导联QRS存在顿挫,这种“顿挫”的特异性较高,可能反映左室激动。间隔部起源的VPB其胸导联移行稍早,一般在V3或V3与V4之间,下壁导联无顿挫。

  1.2 肺动脉起源

  肺动脉起源的VPB少见,心电图上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以下)起源的VPB特点相似。有学者统计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肺动脉起源的VPB下壁导联的R波比右室流出道起源的R波更高。在临床实际中,肺动脉起源的VPB并非靠12导联心电图诊断,而是根据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肺动脉瓣以上而确定。

  1.3 三尖瓣环起源

  三尖瓣环起源的VPB并不多见,心电图QRS波形特点类似B型预激,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胸导联一般移行于V3或以后,但间隔部起源者可移行于V2和V3之间。下壁导联极性根据起源点的前后可正可负,游离壁起源的VPB在部分患者的下壁导联亦存在顿挫。I导联和aVL导联绝大多数为正向,这一点可与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PB相鉴别,后者aVL均为负向。

  1.4 主动脉根部(瓦氏窦)起源

  瓦氏窦起源的VPB占左心室起源的大多数,一般位于左冠窦或右冠窦,无冠窦起源则十分罕见。瓦氏窦起源的VPB在心电图上也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宽度较右室流出道起源略窄,V1导联呈rS型,胸导联移行多位于V3以前, V6导联多呈Rs型,这几点是与RVOT起源的VPB的重要鉴别点。下壁导联QRS波群呈R形且高大直立。左冠窦起源的VPB其I导联以负向波为主,且RIII>RII;而右冠窦的VPB其I导联以正向波为主,且RIIIII。无冠窦起源的VPB极少,其特点与右冠窦起源相同。最近有学者报道一种特殊起源部位的VPB,位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和右冠窦交界处,其心电图特点是V1~V3至少有一个导联QRS波群呈qrS型。

  1.5 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下)起源

  主动脉瓣下起源的VPB不常见,其心电图特点与瓦氏窦起源的VPB特点相同,缺乏特异性的鉴别点,诊断依据是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主动脉瓣以下。

  1.6 二尖瓣环起源

  二尖瓣环起源的VPB其QRS波形特点类似A型预激,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V1导联以R波为主,胸导联移行早于V2导联,V6导联呈Rs或RS型。下壁导联的极性根据起源点的前后而不同。部分游离壁起源的患者,在下壁导联可以观察到顿挫。

  1.7 传导分支起源

  传导分支起源的VPB的心电图QRS特点与左室特发性室速完全相同,表现为相对较窄的QRS,右束支传导阻滞型,V1导联以R波为主,V6导联呈rS型。下壁导联直立者起源于左前分支,下壁导联倒置者起源于左后分支。

  1.8 心外膜起源

  大多数心外膜起源的VPB位于冠状窦属支附近,如心大静脉和前室间静脉(AIV),其特点与对应心内膜部位起源的VPB特点类似。但大多数心外膜起源的VPB其QRS起始部上升缓慢,亦即假delta波,有报道提示从QRS起始部到顶峰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整个QRS时限的一半以上(>0.55)。

  1.9 其他起源部位

  其他起源部位的VPB更加罕见,如左室心尖部起源,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除V1外,所有其他胸导联呈振幅较深的S波(rS型或QS型),下壁导联QRS波群倒置;右室心尖部起源,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所有胸导联呈rS或QS型,下壁导联QRS波群倒置。

  2 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征包括:(1)频发的单形性频发室早,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IIa类适应征);(2)频发的单形性频发室早引起心功能障碍(IIa类适应征);(3)形态相同的频发室早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风暴者(IIb类适应征):(4)频发的无症状性频发室早可以考虑进行消融以避免进展为心动过速依赖性心肌病(IIb类适应征)。非频发的无症状性频发室早不适合导管消融(III类适应征)。

  射频消融的目的在于:(1)改善症状;(2)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3)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4)避免心脏扩大或心功能损害。

  3 射频消融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

  频发室早的射频消融治疗一般是安全的,但对于一些特殊起源部位的早搏存在风险。如主动脉根部起源的VPB可能存在损伤冠状动脉口部的风险,在放电前需要评价靶点与冠状动脉口部的相对距离。在消融无冠窦或三尖瓣环前壁起源的VPB时要十分警惕损伤His束。另外,消融心外膜起源的VPB时,大头需要进入冠状窦分支,应轻柔操作,最好应用冷盐水灌注大头并且降低消融的功率和温度,避免穿孔。

  温馨提示:频发室早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是苦不堪言的,患者可以说是饱受着疾病的折磨,对于那些没有患上这个疾病的人来说是不会了解这其中的痛苦,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疾病的,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对我们有帮助。

2特发性室性早搏症状是什么

  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脏“停跳”感,也有无症状者。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和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所引起。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期前收缩更为频繁。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通常很少影响每分钟心排血量。实验表明,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患者,当室性期前收缩在20次/min以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减少10%~15%;当出现二联律、三联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可减少15%~25%。当发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排血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症状就会更明显。如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往往可使心脏病的症状加重或诱发发作。

  特发性室性早搏症状是不舒服的了。所以需要赶紧治疗。具体饮食建议的话,其实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了。而且建议需要病人进一步去根据症状的话,去咨询医生的了。而且生活中的话,需要做到的是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3频发室性早搏日常注意

  1、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或称期外收缩,是心脏病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早搏本身并非严重疾病,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应经常保持心情开朗,这是心脏早搏的护理重要的一点。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情绪波动容易诱发早搏的发生。

  2、注意休息,晚上宜早睡,不要熬夜,有失眠者,在心脏早搏护理时应额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些镇静剂或安眠药,以保证大脑皮层能得到充分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肌兴奋增高而诱发早搏。

  3、在饮食上对心脏早搏护理应注意: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等调味品,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诱发早搏。

  4、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4室性早搏发病原因

  室性早搏补肾心脏病人的专利,正常人也是可能发生室性早搏的。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自主神经功能因素是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不论是迷走神经兴奋,还是交感神经兴奋,均可使心肌的快,慢纤维的兴奋性失去均衡,可使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发生改变,引发折返性室性早搏,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心室自律细胞自律性增高,导致室性早搏等,过量的烟,酒,茶,咖啡等的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等因素与室性早搏的发生有关。

5出现早搏后如何处理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导致早搏的原因很复杂,比如过于疲劳、过度兴奋等都可能会让大家得了早搏。

  同时,据专家介绍,除了这些情绪上、生活上的一些原因意外,疾病也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例如常见的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脏疾病的病人,也会发生早搏,而对于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出现早搏症状就是很正常的事了。然而早搏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例如较为严重的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生频繁的早搏,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那么,出现早搏要怎么办呢?

  (1)出现早搏时不必过于紧张,请医生进一步检查早搏原因,评价早搏的严重程度。如果能找到早搏原因,只要将诱发早搏的原因去除,治好诱发早搏的疾病,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如果无法找到早搏原因,请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对早搏进行治疗。绝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预后都是良好的。

  (2)如果是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早搏本身亦非严重疾病,一般不必治疗,所以病员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这对于早搏的治疗非常有利。

  (3)如果出现频发性早搏,尤其在心脏病基础上可能演变为严重心律紊乱,或可能导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应注意治疗。可以缓解早搏的药物也可适当食用,当然这些药的药性多较剧烈,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治疗应有耐心,不要频繁地换药,待早搏控制后,仍需用少量药物维持,以免病情反复。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可能很早以前就已发生,许多病人已经习惯,经医生评价为良性者,可以不必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早搏,病人无法耐受,或有一定恶性程度,可做射频消融治疗,部分病人可获根治。

  (4)生活习惯上早搏患者要记住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活动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这对于早搏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疾病百科 | 早搏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避免长期饮酒和吸烟,不要过度熬夜,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群体 常见症状:心悸、心音异常、心前区重压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