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都是身体重要的消化系统,脾在身体健康中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脾脏出现问题对于身体的整体机能以及健康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其中,脾大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脾大其实是肝硬化的先兆,所以当遇到脾大时大家千万不能忽略问题。因此,关于脾大的治疗方法就成了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对象。
目录
1到底脾大就是脾虚吗
1.是脾脏体积增大是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脾脏肿大,多为正常的2~3倍,肿大明显者,脾脏下缘可达到平脐或脐下水平,一般脾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
2.脾功能亢进:对血细胞产生破坏和隔离作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症状不同引起肿大的原因不同:
(1)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2)淤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脾虚的症状一: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症状二:食欲下降。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看了以上的内容,大家知道脾大和脾虚的区别了吗?脾大和脾虚是不一样的症状的。脾大的症状是身体寒,脾虚是舌头问题,食欲也不好,早晨起来也感觉不舒服,还会有很强的饥饿感。所以,脾大和脾虚不是一个症状,大家可千万不要弄混。
2脾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病情分析:关注肝胆脾B超的变化,(肝大不算大,脾大肝硬化)肝大是炎症的表现,脾大是肝硬化的先兆,这不可忽视,可结合你的具体症状采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目前来说西医对此没有特效药物,建议你需要尽快去专业的医院采用中医治疗,中药中可用鳖甲,穿山甲等多为中药,可达到软干缩脾,活血化瘀的功效。
脾大治疗方法
因脾脏大原因较复杂,除少数人为生理性外,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寻找病因,并要定期复查 脾大。因为脾大就会对人体起坏作用了,所以以往主要是采用手术切除脾脏。切除脾脏有好处,可以纠正脾大对人体的危害,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全脾切除后将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脾脏过滤功能消失,IgM减少、调节素和调理素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系统出现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淋巴细胞转换率明显下降,导致爆发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手术创伤大、费用高。还有一些肝功差、腹水、低蛋白、呕血等条件差者无手术条件。 当然也可选择中药治疗。
脾脏在人体的作用是很大的,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对于整个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于脾大这种疾病的一些症状都在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其中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脾大的治疗方法。对于相关患者可以可以参照上面的意见建议进行相关的治疗。
3肝硬化脾大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脾大:
先进行保守治疗,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办法:如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可监测HBV-DNA,结果为阳性可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抗纤维化治疗:
肝硬化肝脏有相当,一部分是纤维化,纤维化是可逆的,可以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治疗支持疗法,根据肝功能的蛋白水平,可静脉点滴血白蛋白,或口服氨基酸。
3、手术治疗:上述疗法不见效,考虑手术治疗。
肝硬化引起的脾大,可以选择通过切除,脾脏的办法来治疗。把肿大的脾切掉,脾脏内的血液不再向门静脉流,也就减轻了门静脉的压力,腹水可能减轻。同时,脾功能亢进现象也会消失,贫血可望缓解。
4、日常生活中治疗:
①、饮食上:要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VC的含量,多食用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菌类食物,能提高免疫力。
②、保证睡眠,注意休息,适度运动,提高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4脾不好按什么穴位
1、脾不好按摩血海穴
屈膝,大腿的内侧及髌底内侧,往上两寸位置,股四头肌的内侧有一个隆起的地方。我们可以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膝盖内侧会出现个凹陷位置,隆起的肌肉就是血海穴了。该穴位可以有效减轻月经不调及闭经、治疗气逆腹胀及湿疹、皮肤瘙痒及贫血等。
2、脾不好按摩丰隆穴
在我们的小腿前外侧及外踝尖的8寸位置,胫骨前缘的二横指位置。湿会生痰,该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痰湿胸腹痛及呕吐、便秘及眩晕、烦心、面浮肿和四肢肿等。
3、脾不好按摩阴陵泉穴
正坐或仰卧,阴陵泉穴就在我们的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胫骨后缘及腓肠间。体内有湿易感外湿。阴陵泉穴进行刮痧,可以内化湿邪,清利湿热及健脾理气,还可以益肾调经及通经活络,治疗腹胀、泄泻、水肿及膝痛。
4、脾不好按摩三阴交
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
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时间不长,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
5中医告诉你脾胃不好的五种症状
脾胃血气浑浊导致黑眼圈
胃经是气血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中医调理:尽可能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刺激的电影、电视;调节饮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脾气亏虚导致嘴唇无光泽
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而且常脱皮。
中医调理:脾气亏虚者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时,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能力最强。而脾脏最弱的时间是19~23时,可于晚饭1小时后吃1个水果,以帮助健脾。
因胃热腹泻多虚寒导致便秘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中医调理: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按摩,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位,同时每天饮用1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来改善症状。
脾胃有热导致鼻翼发红
如果一个人鼻翼发红,常说明脾胃有热。
中医调理:脾胃有热者可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同时配合按摩胃经的内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缝之间)效果更佳。
脾胃虚弱导致肌肉松弛
如果一个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者可经常运动脚趾和按摩小腿。
温馨提示: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挑食,群衡营养,保持卫生,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