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慢性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慢性胆结石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病,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腹部疼痛,还会有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因为症状和胃病很为相似,所以很多人都会经常和胃病混为一谈,目前治疗慢性胆结石的方法也很多,主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定夺,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目录 吃什么能排出胆结石 慢性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胆结石喝玉米须水好吗 胆结石最爱这八类人 胆石症和胆结石一样吗

1吃什么能排出胆结石

  首先,柠檬汁、苹果汁:现在的胆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而苹果汁、柠檬汁中含有的丰富果酸可以达到溶解胆固醇的作用。

  其次,橄榄油: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人们长年食用动物油也有关,因此胆结石患者要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油,多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其中,橄榄油有利于胆管收缩,倡导润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少食糖类、肉类。过度食用糖类,可增加人体尿酸度,产生草酸钙、尿酸钙并形成沉淀,促使结石的发生;肉类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及代谢后产生的尿酸,都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患者应该多喝水。水占人体的70%,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将体内的结石物质排出体外,缓解病情的发展。

2慢性胆结石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

  1. 适应证:1)初次发作的青年患者;2)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者;3)临床症状不典型者;4)发病已逾三天,无紧急手术指征,且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有消退者。

  2. 针刺、中医中药治疗:

  3. 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包括卧床休息、禁饮食、输液,必要时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腹胀者应予以胃肠减压,应用广谱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适时应用解痉止痛与镇静剂。

  4. 对慢性病例的治疗可用利胆剂(消溶肝胆结石片),同时注意饮食调节。

  5.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6.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7. 体外震波碎石对胆囊结石效果差。

  (二)手术治疗

  急性期如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腹膜刺激征、黄疸加深者应紧急手术。

  急性胆囊炎具备急症手术指征者,宜在发病48小时以内施行急症手术。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应择期施行手术。

  胆道结石与胆管炎者在非发作期间择期进行手术。

  手术方法:

  1. 胆囊切除术。

  2. 胆囊造瘘术。

  3. 胆总管探查引流术。

  4. 胆肠内引流术。

  5. 肝叶切除术。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到的关于慢性胆结石方面的相关内容介绍,胆结石患者平时在生活中要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刺激,油腻或者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喝水,不要劳累过度,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严重的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3胆结石喝玉米须水好吗

  胆结石喝玉米须水好吗

  患有胆结石的人,喝玉米须水是有一定效果的。玉米须能治疗胆结石,长期以玉米须煎水服,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会有一定疗效,因为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黏度,有一定排石作用。

  玉米须水的作用

  玉米须的功效有这些,利水作用强,玉米须的发酵制剂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还能促胆汁排泄,降低其黏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应用于膀胱结石及尿路结石。

  玉米须还能治疗哪些疾病

  1、防治糖尿病

  玉米带须放入锅内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即可饮用。这样炮制的“龙须茶”清

  爽香甜,是一款老少皆宜的保健茶,不仅降血脂、血压、血糖,还利水、消肿。

  做法二:玉米须搭配芡实赤小豆煲汤。玉米须20克,芡实25克,赤小豆15克,猪横利400克,云灵15克,水10碗(约2500毫升),姜3片。全部材料洗净,一起放入煲内,煲2小时即可。此汤具有健肝利尿的功效,适合防治糖尿病。

  2、调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可以经常喝玉米须茶,对肾炎有辅助治疗作用。这是著名医家岳美中的经验,经临床反复验证,只要坚持服用,确有帮助治愈多年顽疾的作用。

  做法:玉米须洗净后晒干,每次取60克,煮水饮用,连续服用6个月以。

  3、消退脚肿

  走路走太多了导致脚浮肿,不小心崴脚导致脚肿,这种生理性的脚肿除了按摩、擦药油消肿之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消肿。医生说,玉米须自带利尿、降压等功效,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水肿都有疗效。

  做法:玉米须搭配红枣。取50克玉米须(干品)、5枚大枣放在杯中,用开水冲泡10分钟,每天一次,坚持食用一个月,不仅可预防水肿,也有利消肿降压。

  4、祛除体内湿气

  体内湿气重,很多人都知道薏米可以祛湿,其实玉米须也有祛湿的作用。

  做法一:将玉米须和玉米叶一起煮水,味道清甜,有利水祛湿的作用。

  做法二:玉米须搭配金钱草使用。金钱草50克(鲜品加倍)、玉米须10克、鸡内金10克、瘦肉300克、蜜枣2颗(3人份)。材料洗净,文火煲约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此药膳具有清利肝胆湿热、通淋化石的作用。

  5、赶走失眠

  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尤其夏天,脾胃不和往往也难以入睡。

  做法:玉米须做成药枕头。取晒干玉米须2000克装进枕套做成药枕,每晚枕着入睡,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利水、降压利胆的功效,对调治失眠有帮助。

4胆结石最爱这八类人

  8种“吃货”易“吃”出胆结石

  胆结石是我国外科常见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其中有胆石症家族史,4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发病率在20%以上。除了遗传因素,胆结石的形成还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也可以说部分胆结石是“吃出来的”。

  NO.1:爱吃“大油”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水平过高,形成高脂血症。血脂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的水平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高脂肪食物主要有:动物油脂,如猪油、羊油、牛油等。

  高胆固醇食物主要有:奶油、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猪脑羊脑等。

  NO.2:酷爱甜食

  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精制大米、面粉等也会加速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间比例失调,有形成结石的危险。

  NO.3:不吃早餐

  长期饮食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的人,浓缩的胆汁在胆囊内淤滞时间过长,也会使得胆固醇沉淀析出的几率大大增加。

  NO.4:“食草动物”

  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当维生素E和维生素A缺乏时,亦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而导致结石形成,这也是胆结石不可忽视的诱因。

  NO.5:不爱喝水

  平时不太爱喝水,或者饮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

  水的硬度与其所含钙镁离子的多少有关,含量高的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水质的硬度还与水的来源有关,来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矿泉水,溶解地壳内有益于人体的元素(钙、铬、镁、锰等)较多,属于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类元素较少,故称软水。

  NO.6:吃避孕药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患胆结石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倍。这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因为妇女体内的性激素对胆汁的化学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进结石的形成。

  NO.7: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他们往往伴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容易生成结石。

  这类人减肥亦不能减得太快,否则可造成减肥后大量脂肪消耗,胆固醇生成增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明显增加,并析出和沉淀,造成胆汁淤积和结石。

  NO.8:糖尿病、肝硬化

  糖尿病、肝硬化患者的胆汁成分改变和胆囊收缩异常,胆结石的发病率也明显比正常人高。

  胆结石患者平时进食应该留意以下几点

  1、不要喝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2、吃饭要有规律,早餐要吃。

  3、少吃一些含胆固醇的食物。

  4、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芽菜、海带、藕、鱼肉、鲜豆类等。

  5、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胆结石患者的食疗方

  1、玉米须茶

  材料:玉米须50克。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2、大金钱草蒸猪肝

  材料: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

  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撤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泌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5胆石症和胆结石一样吗

  什么是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与结石是否引起但到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1、急性期

  (1)急性胆囊炎 ①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诱发心绞痛,②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③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④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发热和黄疸是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的典型表现。

  2、慢性期(发作间歇期)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为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有反复发作或绞痛史,每于冬秋之交发作较频繁。较大结石有时长期无症状。

  (3)慢性胆管炎与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亦不典型,可无症状或类似慢性胆囊炎的征象。

  什么是胆结石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1、女性

  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汁淤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2、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3、肥胖者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饮食偏荤、偏甜或不吃早餐者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日晒过多者

  过多受日光照射者,如农民和喜日光浴的人,易发生胆结石。经常晒日光浴者胆结石患病率较高,而曾受过暴晒被灼伤的人,胆结石的患病率最高。

  6、运动过少者

  运动过少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易滞留淤积,难以排泄;同时也会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胆固醇容易沉积成石。

  7、体内有蛔虫者

  饮食不洁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胆石症有哪些并发疾病?

  1、气肿性胆囊炎,是胆囊炎的变型,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开放性穿孔,是少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5%,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3、局限性穿孔,多数可施行胆囊切除术,严重者也可进行胆囊造瘘和脓肿引流术治疗。

  4、胆石性肠梗阻,该病极易延误诊断,故死亡率可达15-20%,一般给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