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因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尤其是针对老人和孩子来说,出现这种病的几率更高,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有很多老人和孩子因为身体的适应能力差,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所以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就尤为重要,其实在生活当中如果多加注意的话,是可以进行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那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好
1、罗汉雪梨饮:将干净的罗汉果一个、雪梨两个放进砂锅中,加入净水,放在火上。先用大火,待其开锅后,改微火,煮20~30分钟,将水沥干,待其温度适宜,即可饮用。罗汉果性味甘凉,具有止咳定喘、解热抗痨、清凉解暑的功效,与清热养胃、滋阴润肺的雪梨配在一起,其养阴清热止咳的作用更强。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咳嗽等病。除此之外,单用一味罗汉果,用开水泡半小时后,代茶饮,对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的咳嗽,亦有一定的效果。
2、蒸梨:将梨洗净去核,再取川贝母3克、百部6克、陈皮6克洗净后,放入梨心中,上锅蒸熟,每日食用一个。蒸梨止咳化痰,对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有较好的疗效。梨性味甘,微酸凉,入肺胃经,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百部温肺止咳;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3、三仁粥:选上好白果仁5克、甜杏仁10克、胡桃仁10克、粳米50克。先将三仁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再将粳米放入,再煮至米熟,即可食用,加少量冰糖亦可。白果性味甘苦,敛肺气、定喘咳,还可止遗尿;甜杏仁润肺止咳;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粳米养胃调中。
4、银耳百合饮:取白木耳10克,清水泡发12小时,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百合10克,将碗放入蒸锅中,隔水炖1小时,拌入蜂蜜,每日晨起空腹食用。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干咳少痰、咽干气喘的咳喘病人。白木耳,又叫银耳,其性甘淡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甘微苦寒,滋阴润肺,清心除烦。
5、芦根粥:取鲜芦根150克,洗净切断,与杏仁10克同煎取汁,放入粳米50克,煮粥,至米熟粥成,即可食用。此粥中芦根清热生津除烦,甜杏仁润肺止咳,粳米健脾和胃,食此粥可清肺热、止咳化痰,用于咳嗽、有黄白痰、咽干、口渴等症状的患者。
2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做呢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其病理学特点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膜分泌增多。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1、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以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耐寒能力,以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预防易感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早发现气流受限并及时采取措施亦十分重要。
5、加强卫生教育,改善工作条件与卫生习惯和增加营养等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6、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接触和吸入。
3慢性支气管炎要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更为敏感;闭合容积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流速——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3、血液检查:慢支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粒细胞增多。缓解期多无变化。
4、痰液检查: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4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吸烟 (40%):
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香烟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氰氢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并能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以及腺体分泌增多,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诱发感染,此外,香烟烟雾还可使毒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的发生,研究表明,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较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烟量越大,患病率亦越高。
大气污染(10%):
大气污染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及臭氧等对气道黏膜上皮均有刺激和细胞毒作用,据报告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μ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就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蔗尘,棉屑等亦可刺激损伤支气管黏膜,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损害,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感染因素(35%):
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细菌感染每继发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气道黏膜受损的基础上发生。
过敏因素 (5%):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过敏史,对多种过敏源激发的皮肤试验阳性率亦较高,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和血中IgE具有增多的趋向,部分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等,故认为特应质(atopy)和免疫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但亦有认为特应质应属哮喘的发病因素,此类患者实际上应属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的范畴。
其他(5%):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冬季较多,因此气象因子应视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寒冷空气可刺激腺体分泌黏液增加和纤毛运动减弱,削弱气道的防御功能,还可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血管收缩,局部血循环障碍,有利于继发感染,本病大多患者具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现象,部分患者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增高,此外,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溶菌酶活性降低,营养低下,维生素A,C不足等均可使气道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上皮修复功能减退,遗传因素是否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迄今尚无确切证据。
5慢性支气管炎预防
1、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以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耐寒能力,以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预防易感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早发现气流受限并及时采取措施亦十分重要。
5、加强卫生教育,改善工作条件与卫生习惯和增加营养等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6、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接触和吸入。
温馨提示:
不要吸烟,饮食不要吃辛辣食物,控制食盐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