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多动症咋办比较好?

目前有很多儿童都有多动症的情况,患上多动症无疑会给患儿带来很多的很多的影响,所以家长朋友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儿童多动症的出现,多注意引发儿童患上多动症的原因有哪些?就多动症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来说,有社会、家庭、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等原因。那大家就一起看看多动症咋办比较好。

目录 多动症的训练方法 多动症咋办比较好? 多动症有哪些急救方法 引发儿童患上多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儿童多动症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多动症的训练方法

  1、陪伴孩子

  多动症孩子做事常常三心二意,在最初进行自控力训练时需要以成人的行为影响孩子。比如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画画或做作业,爸爸或妈妈最好能陪伴在身边,父母的主要任务不是辅导也不是批评,而是督促他专心致志,防止边干边玩,以便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质量,逐步改善做事拖拖拉拉的状况。

  2、安排时间

  多动症儿童做事没有头绪,父母每天要帮助孩子安排游戏、活动和学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好时间,使孩子意识到每天该做的事一件也不能少。

  3、注意力延长训练

  多动症孩子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持续时间短。父母最好依据孩子的情况,制定一对一的时间表,并随着其症状的改善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孩子不到6岁,集中于某一件事上的时间最多能维持5分钟,父母不妨给他拟定一个"10分钟计划",告诉孩子:无论是搭积木、画画还是看故事书,都必须坚持10分钟;如果孩子6岁上小学一年级了,看书写字能坚持10分钟,父母就给他定个"15分钟计划"。设定时间段的长度应比孩子能保持的"最高水平"长几分钟,使他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目标定得过高、急于求成,都会让孩子看不到希望,对训练不利。

  当然要说话算数,别临时延长时间,不让他感到这一训练计划对自己有太大的压力。为了避免孩子不停地看表,父母可借助定时器:在上面设定好相应的时间长度,定时器一响,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4、为孩子立规矩

  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些在家里和在幼儿园、学校的行为准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些规则一旦向孩子提出,就要坚持到底,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定得越细致具体越好。培养规则意识,有助于"多动"孩子症状的逐步改善。

2多动症咋办比较好?

  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有了学习、生活的兴趣。这对于轻微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大有裨益,能帮助他们尽快的恢复正常。

  家长更改教育方式。既不能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也不能太放纵自如了,这些都会导致或加重孩子多动症的症状。“减少干预”和“创造自由的气氛”对防止和治疗多动症很有效。

  家长要督促宝宝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儿童的兴趣而让他们看电脑、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避免或不让孩子吃高热、油腻的食物,比如炸鸡腿、炸薯条、烤羊肉串、辣条等,这些食物吃多了会诱发孩子的多动症的。

  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学校里老师要和家长积极配合,上课时尽量把这类孩子安排坐到前排,老师要多与他们谈话,以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3多动症有哪些急救方法

  对导致ADHD病因中的环境因素进行早期的产前识别、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然后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进行ADHD的早期筛查,在社区和学校队重点人群加强ADHD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家长、老师、基层保健医生对ADHD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治疗上,根据患者及其家庭的特点制定综合性干预方案。药物治疗能够短期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则更多地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

  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治疗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识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2.药物治疗

  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1)中枢兴奋剂 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需餐后服药。

  3.行为管理和教育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当ADHD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适合于伴有品行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父母不同意接受药物治疗或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的患者。教育和训练可采取单个家庭或小组的形式,内容主要有: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4引发儿童患上多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一、社会、家庭、心理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二、遗传因素

  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三、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

  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四、金属元素中毒

  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

  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5儿童多动症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神经生理检测:神经生理检测是直接检测神经系统的整体生理机能。常用的测量方法如表10-1。最常见的测量方法是脑电图,它多用于对多动症的检测。

  2、行为检查:由于长久以来认为多动症与轻微脑功能失调(MBD)相关,所以多数检测方法是针对MBD,特别是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针对所有的病例,检测特殊行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反应才有重要价值。

  3、巴克利(R.A.Barkley,1981)推荐的多动症检测方法就是一例,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与儿童、父母和教师会谈;行为量表;直接观察检测。

  4、儿童校对测验:给儿童一些写有除1和9以外的单个数字的几页纸,主试念数字,被试看纸上的数字,当主试念出与纸上写的不同的数字时,被试应划消这一数字。记分标准为漏划、错划的数量。

  5、图形匹配测验:给儿童一些图形,其中一些是标准图形,让被试选一个与题目上的标准图形完全一样的图形。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