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目前在我国患上心脏疾病的人特别的多,而这个心力衰竭就是心脏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引发诱因有很多,不过一些人在患上了这个疾病之后就急急忙忙的给自己选择方法来治疗,害怕疾病扩展了,其实想要这个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那么还得找对这个疾病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心力衰竭疾病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呢?

目录 心衰老人吃点啥好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日常生活中心力衰竭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心力衰竭的危害大吗

1心衰老人吃点啥好

  1、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

  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2、少量多餐。

  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3、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4、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

  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2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

  (1)感染: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使其收缩力减退。呼吸道感染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主要是由于发热、心率增快等加重了心脏的负担,频繁咳嗽可引起暂时性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负荷。

  (2)过度的体力活动:凡是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及较显著的劳累感时则称过度。因此,心脏病患者的另一诱因就是过度运动,患者的活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异下进行,切不叮运动过量。

  (3)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于激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增加心脏负荷,也是诱发心力衰竭重要因素。心脏病患者性生活也应当竹制。

  (4)心律失常: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适,脉搏间歇不齐或忽快忽慢等易诱发心力衰竭发生。

  (5)过从或过快的静脉输液: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尤其输血或输液时更应慎重。

3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包括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脉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导致心律失常发作的其它诱因(如电解质失调、药物不良副作用等)。

  2、非药物治疗

  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导管消融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心力衰竭。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Valsava动作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日常生活中心力衰竭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一般急慢性心衰在住院接受积极治疗后,病情能得到暂时控制,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病情反复,因此心衰患者出院后,做好日常护理非常重要,有助于预防病情的反复或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做好心理护理,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摆脱恐惧、焦虑、消极的思想和负面情绪,预后效果同患者接受治疗的情绪关系紧密,情绪低落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过大,会加重心力衰竭。

  2、依据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每天坚持1h的午休时间,在医生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性锻炼,避免形成褥疮和静脉血栓,同时可以提升心功能储备的能力,提升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抗病能力,减低感染发生的概率,感染是常见的诱发心衰的因素之一。

5心力衰竭的危害大吗

  危害一: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可给予抗菌素。

  危害二:血栓形成和栓塞: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栓子大小有密切关系。小的肺栓塞可无症状,大的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同时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衰竭加重。相应肺部呈现浊音,呼吸音降低伴有湿罗音,部分病人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染,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起病后12-36小时或数天后在下肺野出现三角形或园形密度增深阴影。巨大的肺动脉栓塞可在数分钟内导致心原性休克和猝死。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者,易发生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而引起脑、肾、四肢或肠系膜动脉栓塞。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及时翻身按摩肢体作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有栓子脱落引起肢体动脉栓塞者,轻症者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进行溶血栓治疗,肢体缺血严重者应作外科治疗。

  危害三:心原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右心衰竭,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和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水、脾脏增大和肝硬化。处理:经强心利尿等治疗,腹水仍不减退,大量腹水影响心肺功能者,可行穿刺适量放液。

  危害四:电解质紊乱: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①低血钾症。轻者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加重洋地黄毒性,必须及时补充钾盐,轻症可口服氯化钾3-6g/日,重者可用氯化钾1-1.5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给予。②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是由于大量利尿和限制钠盐摄入所引起,多发生在大量利尿之后。发病较急,出现软弱无力,肌肉抽搐,口渴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头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低钠性脑病表现。患者皮肤干燥,脉细速,尿量减少,甚至血压降低。化验:血钠、氯化物、二氧化碳结合力皆低,红细胞压积增高。治疗,应不限制食盐,并可用3%氯化钠液100-500ml缓慢静脉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