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人其实都是一些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好的人。但是很多人在罹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的时候,往往是感觉到郁郁寡欢的了。其实这个疾病的话,是一种可逆转的疾病。如果积极的治疗的话,往往可以康复的了。需要去积极的治疗。治慢性胃炎的方法是什么?下面告诉大家。
目录
1慢性胃炎吃这些好得快
蛋类
蛋类的补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个为宜,胃病病人应选择最易消化吸收的软蛋羹形式来烹饪食用。
奶类
喜欢饮牛奶而无腹胀、腹痛或腹泻等乳糖不耐症发生的胃病患者,可适量饮食,每日250克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缩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饮或少饮牛奶,因为牛奶一直被认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疗胃酸过多的溃疡病时大量饮用。
主食类
主要有米饭、馒头、面条、面包、包子、饺子、混沌、粥等品种。由于每个患者病情不同,饮食习惯有差异,对主食的选择也会不同。但总体来讲,发酵的食物比未发酵者宜消化;含馅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馅过于油腻、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养胃护胃食品。吃粥可以作为胃病的辅助治疗方法。
2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适当的休息、锻炼,保持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工作过于劳累,精神高度紧张,睡眠不足,是慢性胃炎发生的重要原因。
2.保持精神愉快,乐观。精神抑郁、低沉,顾虑重重,往往会引起或加重各类胃炎。当同家人、同事发生争吵时,人的各种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食物不易完全被消化而产生腹胀不适等症状,若胃肠活动发生障碍,则出现腹痛。所以,进餐时注意力应放在食物上,不要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在吃饭时训导孩子。
3.饮食卫生:慢性胃炎患者,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注意凉拌菜的卫生;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定时定量。需指出的是,统计资料表明,长期不吃早饭者易患胃炎,且空腹工作,易产生身体疲劳,影响工作效率,故大家要重视早餐。
3治慢性胃炎的方法有哪些
1.消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胃酸增高可用PPI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症状较轻者可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给予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生素治疗。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铝碳酸镁片、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
4急性胃炎多长时间叫慢性胃炎
1、急性胃炎多久转为慢性胃炎
医生指出,急性肠胃炎如果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治愈的。如果超过3个月,可以考虑转为慢性。
2、急性胃炎的症状
很多疾病的发现都是由症状来判断,通过病症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诱发疾病的原因。急性肠胃炎症状通常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生活中你要是出现以下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急性肠胃炎。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3、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4、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5慢性胃炎患者入秋生活常识
秋燥要区分湿燥和凉燥
在中医理论里,秋燥有两种,一为湿燥,一般在中秋前为多,出现的症状以阴虚内热为多,如咽干鼻燥、皮肤干涩、大便难而数日一行。另一种是凉燥,往往出现在中秋以后,深秋渐至,气候渐凉,常为秋凉外来,表现为胃胱部隐痛、泛酸水、大便溏薄、胱部寒、四肢不湿。
湿燥推荐方:对于湿燥之慢性胃炎患者,在这一时期可以多吃一些生梨,一旦出现咽干鼻燥等症状,可以用这样几味药来治疗:肥玉竹9克,北沙参12克,玄参12克,生梨皮30克,生扁豆12克,茯苓12克,用水煎服。
凉燥推荐方:对于凉燥导致脾胃虚寒的慢性胃炎患者,可以用这样几味药:苏叶6克,小茴香12克,淮山药12克,吴茱萸3克,炒白术12克,熟地12克,用水煎服。
消耗过大消化功能会减退
上海的初秋往往会出现滞延不去的“秋老虎”,气候依然十分炎热炙人,慢性胃炎患者应特别注意休息和对体液、电解质的补充。同时饮食也应清淡,少油腻。如果汗出过多消耗过大会感到疲劳,抵抗力下降,同时也容易造成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减退,常可出现胃纳欠佳、大便稀薄、消瘦、胸闷等现象。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