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寒湿性体质怎么调理?

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是不同的,对于寒湿体质的人们来说,还是很容易受到威胁与伤害的,大家都知道身体发寒或是体内有湿气,就很容易出现风湿或关节性的疾病,也会导致其他的健康隐患出现,对此就必须要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做好正确调理措施,那么寒湿性体质怎么调理?下面告诉大家。

目录 体质寒湿的人千万不要喝蜂蜜 寒湿性体质怎么调理 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的区别 喝这2款祛寒湿茶 胃寒湿的症状

1体质寒湿的人千万不要喝蜂蜜

  从中医角度讲,蜂蜜性平味甘,有补益脾胃、润肠通便的作用,能缓解口干、鼻干、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问题,还有安神的功效。蜂蜜还能滋阴润燥,适合阴虚火旺的病人。如因鼻敏感而有鼻干、红肿症状的人,可通过服蜂蜜来改善。但体质寒湿的人,或身体常出现水肿的人,食用蜂蜜反而会加重湿气,弊大于利。所以在食用蜂蜜前,应考虑个人体质。

  此外,选蜂蜜,也要视个人体质而定。不同蜂蜜来自不同的植物,枸杞、龙眼、党参、山楂蜜等偏温性,有补益的作用;银杏、黄连、枇杷、菊花蜜、冬蜜、百花蜜等偏凉性,有清热的功效。

  服用蜂蜜,较为合理的方法是每天吃一次,每次约一汤匙。在不同时间食用蜂蜜,功效也不同。如临睡前食用,有助于安神,可促进睡眠;而春季和夏季湿气重,早上则不适宜食用,秋冬季却无妨。另外,蜂蜜对胃酸有双向调节作用,过量食用,会抑制胃酸,少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酸过多、有溃疡性发炎的人,可在饭前半小时食用,而胃酸缺乏、胃口较差的人,则应在饭前食用。蜂蜜能直接吞咽,也可用水冲服。温水冲服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于容易腹泻的人,则是以温热水冲服为佳(水温不超过60℃),可起到滋阴补益的作用。

2寒湿性体质怎么调理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都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功效。

  “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这些材料由于有健脾渗湿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并不易受湿邪侵袭,能起到防和治的效果,可谓一举两。

  咸菜鲤鱼汤。此为传统的广东潮菜,味道鲜美。选新鲜鲤鱼l条,500克左右,去净内脏,不用去鳞,此汤务求清淡,因此不必将鲤鱼油煎。选用成菜甫,切片后浸淡,然后与鲤鱼里煮至同味即成。

3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的区别

  寒性体质的特征

  1、畏风、畏冷、手脚经常冰凉,易伤风感冒。

  2、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3、不爱喝茶。

  4、脸色嘴唇比较苍白。

  5、舌头带淡红色。

  6、精神萎靡不振,说话、动作有气无力。

  7、女性月经来迟,且天数增多,多血块。

  热性体质的特征

  1、经常口干舌燥、口臭、嘴破。

  2、喜欢喝冷饮或冰镇之类的食物。

  3、怕热,汗多,常时间体温偏高。

  4、易长痘疹、脸红、眼睛有血丝。

  5、常有便秘现象,尿少而黄。

  6、容易烦躁不安、易失眠、脾气较坏。

  7、女性经期提早,分泌物浓而有异味。

4喝这2款祛寒湿茶

  1、陈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5胃寒湿的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舌苔发白,反复的口腔溃疡,口臭时舌苔发白,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流出的汗是凉汗,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这些都代表体内有寒。

  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