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有些时候很容易出现变质,尤其是一些海鲜,如果吃了变质的东西很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不同体质的人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轻有的人重,好多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而有的人会出现昏迷休克的现象,不同的食物出现中毒表现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但大体都类似,食物中毒症状都有哪些呢?看看吧。
目录
1食物中毒的自救方法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常规办法,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并不是治疗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2食物中毒征兆有哪些呢
一、症状:
虽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状各异,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病人,来势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发流行;
2、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3、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4、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
5、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生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发生肉毒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等。
二、体征:
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出现食物中毒的时候,如果症状比较轻的话,可以多喝水多休息,症状比较严重的比如出现昏迷休克现象的,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因为食物中毒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及时进行救治是最明智的选择。
3食物中毒吃什么药
一、用呕吐法治疗
如果病人在吃下某种食物后1—2小时内发现中毒,可选用催吐的方法治疗:①把20克食盐溶于200毫升的温水中,让病人把200毫升的盐水一次性喝下。如果病人不吐,可让他多喝几次;②把100克鲜生姜捣成汁,把姜汁倒入200毫升的温水中,让病人把姜汁水一次性喝下。如果病人不吐,也可让病人多喝几次;另外,也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病人咽部,促使其呕吐。
二、用导泻法治疗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已超过2—3个小时,并且其精神状态较好,则可选用导泻法治疗:①把30克大黄用水煎好,让病人把药液一次性饮服(年老体弱的人不能用此法);②把20克元明粉用开水冲泡后,让病人一次性饮服;③把15克番泻叶用水煎或用开水冲泡后,让病人饮服。
三、用解毒法治疗
如果病人因吃变质的鱼、虾、蟹等食物而发生中毒,可选用下列方法解毒:①把100毫升的食醋用200毫升的凉开水稀释后,让病人一次性服下;②把30克紫苏与10克生甘草一起用水煎后,让病人一次性饮服。如果病人是由变质饮料引起的中毒,可采取服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的方法解毒。
4食物中毒几个小时发作
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5食物中毒后的饮食原则
1、做一个素食主义者
病人恢复饮食后,必须牢记时时刻刻给自己补水,温水是最好的选择,饮用时应小口细饮,切忌大口吞咽。椰子汁富含丰富的钾离子,有很好的排毒作用。另外,如果经常出现作呕现象,则建议多饮用温的薄荷茶和生姜茶。
2、慎食“糖”类
糖含有高热量,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过量摄入糖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损伤等症状,对于食欲中毒者来说更是一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