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严重吗?怎么治?

儿童本来就比较活泼爱动,但是如果患上多动症,注意力就会变得极为不集中,甚至因此而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等不良后果。家长们在此时往往就会感觉到十分担心,并着急着想把疾病治愈。那儿童多动症严重吗?怎么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多动症病因 儿童多动症严重吗 多动症的检查 多动症患者的儿童时期症状 多动症的预防措施

1多动症病因

  遗传因素(20%):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生理学因素(25%):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轻微脑损伤(15%):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神经解剖学因素(8%):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10%):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其他因素(15%):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2儿童多动症严重吗

  1、药物治疗。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养活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因此,该药也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不过,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可酌情增量,药物有效剂量,因人而异家长应经常与老师联系,密切观察反应,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失眠等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可稍减量,2-3周后,患儿即可适应,反应消失。

  2、教育方法。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要求必须切合实际。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3多动症的检查

  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全身体检。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诊断标准。目前多采用DSM-IV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要求满足A-E。

  A 症状标准:

  (1) 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① 在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② 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③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④ 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 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⑤ 常常难于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它活动;

  ⑥ 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

  ⑦ 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

  ⑧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⑨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2) 多动/冲动症状:符合下述多动、冲动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① 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 在教室或其它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③ 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④ 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⑤ 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象有个机器在驱动他;

  ⑥ 常常话多;

  ⑦ 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⑧ 在活动中常常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⑨ 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如别人讲话时插嘴或干扰其他儿童游戏)。

  B 病程标准:某些造成损害的症状出现在7岁前。

  C 某些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环境(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

  D 严重程度标准:在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上具有临床意义损害的明显证据。

  E 排除标准:症状不是出现在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亦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或人格障碍)来解释。

4多动症患者的儿童时期症状

  学龄前时期:学龄时期是多动症的发病初期,症状逐渐明显,幼儿园有多动表现,难静坐,难守规则,难集中注意力,上课不听讲,学习困难,随便走动,不服管教,和其他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不肯睡觉,常被老师惩罚。

  小学时期:这一时期多动症开始发展成熟度起来,一切症状都显露出来,比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上课不专心听讲,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对刺激的反应过强,激动任性,情绪不稳,有攻击行为,与同伴相处困难,班上的"小丑"。

  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5多动症的预防措施

  1、要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机会,应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所占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禁用烟酒,避免中毒、外伤及物理因素的影响。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