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比较爱动,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属于多动症,其实在孩子时期多动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孩子多动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话,就属于真正的多动症了,对孩子出现多动症,许多家长都感到十分苦恼,那么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呢?都有哪些原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区别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多动症怎么能治好吗 多动症用药注意事项 多动症患者的日常宜忌食物

1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区别

  自闭症是儿童精神发展障碍,又叫孤独症。自闭症本身也有多动,也有冲动,也有注意力不集中,有重叠的症状,但是自闭症的孩子有严重的社会发展障碍,人际关系上,与人交流有障碍及语言障碍。

  多动的孩子和别人交流没问题,语言也没问题,智力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自闭症的孩子可能多动,但是多动的孩子很少自闭,自闭症的孩子整个发展是多向发展障碍的。自闭症的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有刻板动作,总玩一种东西,他专注这个东西玩的时间更长。自闭症的孩子在愈后方面相对来说不是说很乐观,而多动症的孩子经过早期规范的药物和心理干预,愈后大部分都是比较好的,恢复的很好。一些轻微多动症的孩子在恢复后也是和正常人一样,但是自闭症的孩子在人格等各方面都会有发展障碍。

  所以说,自闭症与多动症是两种疾病。

2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引起的呢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遗传因素(20%):

  患儿的血缘兄弟,父亲等有较多多动或注意不集中表现;双生子中单卵双生子的患病率高达51%~64%;亲属中酒精中毒,反社会人格及癔症者也较多。

  环境因素(30%):

  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或家庭条件(破裂家庭,经济贫困,住房拥挤,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并影响病程的发展与预后。

  其他因素(20%):

  营养问题,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品的调味剂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儿童容易产生多动症。

3多动症怎么能治好吗

  1.多鼓励、少批评。对其正确行为和微小进步及时表扬或奖励。避免惩罚、禁止打骂、不可歧视。

  (1)加强学习的直观性、提高患儿学习兴趣、利用无意注意。

  (2)坚持个别对待、耐心引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规律、松紧适度。

  2.娱乐疗法。根据患儿的个性特点和家庭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如唱歌游戏等,以调整气氛、陶冶性情。尤其要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给予指导、矫正行为偏异。

  3.饮食疗法。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限制西红柿、苹果、桔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儿童多动症有明显疗效,可考虑试行。

4多动症用药注意事项

  表现为患者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为3%-5%,男女比例为3:1。

  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烦躁不安,故有发育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可引发儿童多动症。因此,滋阴补肾健脑才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药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疗效。

  1)中枢兴奋剂:为首选药。主要用于6岁以上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

  ①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该药有效率为75-80%;

  ② 匹莫林,因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已不再推荐使用。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长效、缓释或控释哌甲酯疗效更持久,更稳定。有替代传统速效哌甲酯的趋势。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该药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国外已经有3-4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经验,临床实践表明,该药治疗ADHD的疗效与哌甲酯相当,副作用不明显。目前也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5多动症患者的日常宜忌食物

  多动症患者适宜多吃含铁的食物,身体缺铁可以导致患儿贫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皮肤苍白、嘴唇红、精神不集中、头晕、不想吃东西、不爱笑等。在生活应给孩子多吃富含铁质的饮食,如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等。

  1、不适宜吃糖过多:研究表明吃糖过多,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界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2、不适宜吃得过咸:吃的过咸可导致体内钾(钠)盐积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

  3、适宜吃含钙高的食物: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在生活中宜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

疾病百科 |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