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提起口腔溃疡,基本上都异口同声说是缺乏维生素,但我很少发现通过补充维生素可以预防口腔溃疡,这两者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也很多人通过吃水果,也经常事与愿违。其实口腔溃疡更多的是水果过敏引起来的。那么口腔溃疡的外治法有哪些?紫外线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目录
1口腔溃疡的外治法有哪些
1.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养阴生肌散,黄连散等是中医传统治疗口腔溃疡的主要药。此外,复方倍他米松撒布亦有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2.药膜 其基质中含有抗生素及可的松等药物。用时先将溃疡处擦干,剪下与病变面积大小相近的药膜,贴于溃疡上,有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的作用。
3.止痛剂 有0.5%~1%普鲁卡因液,0.5%~1%达克罗宁液,0.5%~1%地卡因液,用时涂于溃疡面上,连续2次,用于进食前暂时止痛。
2紫外线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
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疼痛难忍且容易复发,中西医对口腔溃疡均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今天我们探讨的是一种物理治疗——紫外线。
紫外线治疗起源早,疗效好,其中,波长180到280nm的称为短波紫外线,此波段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消炎、镇痛、脱敏、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口腔溃疡是由于炎症产物的刺激引起的剧痛,紫外线照射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加快炎症物质吸收,从而减轻疼痛,治愈溃疡。
治疗前应嘱咐患者先用清水漱口,暴露溃疡面,保护好溃疡周围皮肤,可用纱布等物遮挡。选用体腔照射头,对于初期(充血、水泡期),首次选用4到6生物剂量,每日一次,每周三次,每次增加1到2 生物剂量。如果已经形成溃疡,照射剂量可适当大些,起始用20到30生物剂量,每次减少1到2生物剂量,如果伪膜较薄,每次用20生物剂量,每次增加1生物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环境较为湿润,照射过紫外线后在4到6小时内尽量避免饮水。多数患者在接受紫外线照射后1到2分钟后即可感觉疼痛缓解,治疗2到3天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
3口腔溃疡和过敏惹的关系
大家提起口腔溃疡,基本上都异口同声说是缺乏维生素,但我很少发现通过补充维生素可以预防口腔溃疡,这两者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也很多人通过吃水果,也经常事与愿违。其实口腔溃疡更多的是水果过敏引起来的。
最常见的过敏水果有浆果类水果:包括草莓、蓝莓、西红柿、橘橙类、柠檬、芒果、菠萝、猕猴桃,还包括一些瓜果类,包括香瓜、哈密瓜,甚至荔枝、山竹等。当然还有其他异性蛋白过敏。其实水果过敏不是每次都会发生,过敏和人体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当人体压力大或者比较劳累、睡眠不好的的时候才会发生,还有就是特殊时期。比如女同志的月经期。
女的每到生理周期内分泌都会有变化,这个周期最主要的是为孕育做准备,人体的淋巴细胞分为Th1和Th2,前者主要分泌干扰素,主要功能是抗病毒和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对胎盘屏障有损害,不利于怀孕。还有胎儿最为最大的同种半抗原,也不喜欢很强的免疫功能。所以这个时期本能的Th1细胞就会降低。而Th2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IgE,参与过敏反应,这两个细胞是一对平衡,一个升高,另外一个就是降低。所以这个时期人体的过敏反应就会增加,也就是说更容易出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于粘膜病的轻型,经常伴有的症状就是干燥症、失眠、抑郁等症状,更严重的还是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关系密贴,不要轻视这个问题。
4反复口腔溃疡警惕白塞病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本病多见于16到40岁年龄阶段。女性较男性多见
1、口腔溃疡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复发性、疼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以此症为首发症状。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舌缘、颊、唇、软腭、咽、扁桃体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呈米粒或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疤痕。重症者溃疡深大愈合慢,偶可遗有疤痕。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2、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溃疡深大,疼痛剧、愈合慢。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阴道溃疡可无疼痛仅有分泌物增多。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或阴囊静脉壁坏死破裂出血。
3、眼炎
约50%左右的患者受累,双眼均可累及。眼部病变可以在起病后数月甚至几年后出现,其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和头痛等。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眼受累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uveitis)。前葡萄膜炎即虹膜睫状体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而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则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眼球其余各组织均可受累,出现角膜炎、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乳头炎、坏死性视网膜血管炎、眼底出血等。此外可有晶状体出血或萎缩、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单独视盘水肿提示脑静脉血栓,由白塞病所致的颅内血管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 4、皮肤病变
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坏死性结核疹样损害、大疱性坏死性血管炎、Sweet病样皮损、脓皮病等。 5、关节损害
25%~60%的患者有关节症状。表现为相对轻微的局限性、非对称性关节炎。主要累及膝关节和其他大关节。HLA-B27阳性患者可有骶髂关节受累,出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表现。
6、神经系统损害
又称神经白塞病,发病率约为5%~50%。常于病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7、消化道损害
又称肠白塞病。发病率为10%~50%。从口腔到肛门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溃疡可为单发或多发,深浅不一,可见于食道下端、胃部、回肠远端、回盲部、升结肠,但以回盲部多见。临床可表现为上腹饱胀、嗳气、吞咽困难、中下腹胀满、隐痛、阵发性绞痛、腹泻、黑便、便秘等。严重者可有溃疡穿孔,甚至可因大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 8、血管损害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约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9、肺部损害
肺部损害发生率较低,约5%~10%,但大多病情严重。肺血管受累时可有肺动脉瘤形成,瘤体破裂时可形成肺血管-支气管瘘,致肺内出血;肺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梗塞;肺泡毛细血管周围炎可使内皮增生纤维化影响换气功能。肺受累时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大量咯血可致死亡。
本病无特异性血清学及病理学特点,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对于反复出现口腔溃疡(1年内反复发作3次),应当警惕本病的可能。
本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有效,但停药后大多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
5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处理
有些化疗药物如:MTX、5-FU、6-MP、Ara-C、5-DFUR、ADM、EPI、THP等较易出现黏膜炎,尤其在使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严重黏膜炎或黏膜溃疡,加之唾液分泌减少,逐渐丧失清洁和润滑作用,口腔PH值发生改变,易继发细菌和霉菌感染。
处理措施
1、 预防为主,在未发生溃疡时,应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PH值测试,根据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PH>7.1易引起细菌感染,应用2%硼酸溶液漱口;PH<5.5易引起真菌感染,应用4%碳酸氢钠或多贝尔液漱口(偏碱);PH在6.1—7.1之间,应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漱口;每天3-5次可预防和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率;
2、 加强卫生宣教。由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患者进食较少,影响唾液分泌。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漱口,睡前及晨起用软毛刷刷牙,既可保持口腔清洁,还可减少干燥引起的局部疼痛并滋润黏膜,缓冲酸性唾液,溶解粘稠的唾液,减轻吞咽困难;
3、 观察口腔黏膜情况,有无唇舌麻木、舌苔减少、出血、炎症和溃疡。发生真菌感染时应口服制霉菌素,4%碳酸氢钠或5%双氧水清洁口腔。口腔溃疡发生后,根据溃疡程度,清洁脱落的黏膜、粘液和腐败物质,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黏膜再生。局部可用西瓜霜涂于患处,口洁灵、维斯克含服或含漱,食道合剂含服。口唇干燥可涂抹凡士林或唇膏;
4、 了解常用化疗药引起溃疡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口腔护理,如MTX和5-FU均易引起口腔溃疡,主要表现在下唇和舌尖部位,分别含漱四氢叶酸钙12mg/500ml、别嘌呤醇300mg/15ml,可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5、 大面积溃疡者(口腔溃疡和食道溃疡)应禁食,应用全肠外营养;
6、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早期发现感染,早期治疗;
7、 密切观察口腔溃疡变化,注意全身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