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属于常见骨病一种,尤其是东北地区患者肩周炎的患者人群很多,肩周炎导致的疼痛,让患者不同正常使用肩周进行活动,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呼之欲出,怎样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怎么治。 下面介绍肩周炎保健操,有助于您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锻炼。更好地帮助治疗肩周炎。
目录
1肩周炎的锻炼方法
1、趴墙
正面趴在一堵空墙上,肩周炎患者双臂紧贴墙上,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不动,尽量让双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这也可作为肩周炎的日常锻炼里的一种。
2、搓背
肩周炎患臂从背后下侧摸背,往往两手臂都很难互相摸到,这时可以用一条毛巾连接两臂,如同搓背一样。这是常见的肩周炎的日常锻炼。
3、划圈
双脚直立,双手下垂,找一个中心点,进行画圈运动,正画40次,反画40次,两臂各画一遍,每天1次。
4、棒推
找一根50厘米左右的棒子,双手将棒子平举,用好的一侧手向外推动患侧手,每天向外推动几厘米就行,反复坚持,直到患侧可做外展运动。
5、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肩周炎保健要注意生活小细节
肩周炎的预防保健一般可自我采取一些主动运动练习,保持肩关节活动度,在急性期限过后方可推拿,按摩,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的目的。
1、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
2、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
3、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
4、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5、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轻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注意热敷时不要烫伤。
3肩周炎颈椎病怎么锻炼呢
舒展肩背学学蜘蛛侠——爬墙法
工作繁忙、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锻炼,这都没关系,如果你腰酸背痛、颈椎不适,那就在家学爬墙吧。
爬墙法,是一种即简单又能最大限度地拉伸背部的锻炼方法。
第一步,右脚在前,离墙10厘米,左脚在后,双手向上伸,趴在墙上。
第二步,最大限度地向上伸展,将整个背部拉开,胸部也要往墙上贴紧。
第三步,将双肩尽量往墙上压,保持该姿势1~2分钟。
第四步,手臂、肩、胸的动作不变,腿开始慢慢往下蹲,此过程中整个背部的经络、肌肉都在拉伸,会有酸胀的感觉。
第五步,蹲到最低点,保持此姿势1~2分钟。
第六步,再将双肩尽量往墙的方向压,进一步拉伸整个肩背。
第七步,慢慢站起,手放下,全身放松。
再换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继续按上面的步骤做一遍。
有肩周炎、颈椎病、脊背酸痛、僵硬的人都可以天天做爬墙锻炼,这种锻炼方法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做。当你做上几天后,腰背会感到很酸胀,因此刚开始时最多左右各做3次就可以了。只要你坚持做下去,10天以后,就能感到整个颈、肩、背、腰都在慢慢拉伸的过程中放松了,腰酸背痛及颈椎不适的症状都会减轻。常年坚持这种疏通背部经络的方法,就能使你背不驼、腰不弯,挺拔健美。
4如何预防肩周炎
1、应保持正确的做卧站姿势。如:站立时要挺拔胸背、沉降肩臂,下颌内收,后方观看,躯干左右对称;坐着时要挺拔胸背,下颌内收。椅背7°~10°后倾,膝关节的位置比股关节水平稍高一些,觉得舒适自然;卧姿:高低适中的枕头,符合颈部的生理曲线,通常仰卧、侧卧等各个状态均可,但俯卧姿势尽量避免。
2、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耸肩,长时间这一姿势将使颈部及肩部肌肉的负担增大,导致肩周肌肉群的劳损。近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坐在屏幕前敲打键盘,使腕源性肩周炎的发生大大增加。这类人首先应选择高矮适中的椅子和电脑台,另外在工作30~45分钟后,最好起立作5~15分钟的康复运动,舒展腰肢,舒松肩关节。
3、洗澡不宜用过凉的浴水。洗澡水温热是最重要的,在温热的浴水中慢慢浸泡,可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祛除一天的疲劳。热烫的水不提倡,因会过度刺激肌肉皮肤,加重痉挛,一般以40°C为宜。
5打乒乓球得了肩周炎怎么办
1、治疗肩周炎的食物
1.1、宜补充钙质
如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
1.2、宜贪补气养血、温经撤寒的食物
病人的饮食要乞些具有沥补性质的食品,如狗肉、牛肉、羊肉、鹿肉、姜、辣椒、韭菜、核桃仁。
1.3、宜选择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食物
主食如玉米、粳米,副食如山恢、丝瓜、油菜、西瓜子、芝麻、羊肉、猪腰、韭菜、虾、核桃、黑芝麻、木瓜、当归等。肩周炎患者也可以饮用少量白酒,白酒可用于活血舒筋,御寒佐餐,提神解闷,凡素有心悸、心痛、眩晕、胁痛、胃痛或发热、自汗者,均应慎饮或不饮。平常不会饮酒者,以不饮白酒为宜。
2、治疗肩周炎的偏方
2.1、老生姜1000克,葱子500克,甜酒250克。捣烂后,炒热敷痛处,冷后再加热。
2.2、生川乌、生草乌,建曲、苍术各9克,甘草3克,浸酒500毫升,7天后饮用,每晚睡前服3~6毫升。
2.3、白凤仙根、臭梧桐、生姜、大蒜头、韭菜各500克。同捣汁,文火煎膏,摊贴患处。
2.4、当归、丹参、三七各15克,桂枝10克,红花5克,制川乌6克。浸于500克白酒内10天后,每晚服15克。
2.5、秦艽6克,羌活3克,红花4.5克,丝瓜络6克。水煎服。
2.6、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羌活15克、秦艽15克、杜仲12克、威灵仙20克等共奏温阳通经、和营活血止痛之功。本方虽为血痹而设,但临证加减化裁,灵活应用于骨科临床屡用屡效。
2.7、松枝2500克,酒5000毫升,入瓷罐密封1周后食用,每次30-5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
2.8、老生姜100克,葱白50克,甜酒25毫升。共捣烂,入锅内炒热,取出热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