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胆结石需要注意什么

结石患者而言,除了要配合医生科学的治疗用药之外,事实上在生活当中的一些饮食以及情绪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比如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做到合理科学的饮食,戒烟戒酒多喝水,对于治疗胆结石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应该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因为不良的情绪都容易引起,胆固醇代谢失调。胆结石需要注意什么?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哪些信号表明患了胆结石 胆结石需要注意什么 上班族如何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病因 胆结石诊断鉴别

1哪些信号表明患了胆结石

  1、 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4、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

  5、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部分患者可以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严重。

2胆结石需要注意什么

  1、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乐观情绪是预防胆石病首要因素,任何不良情绪都会引起胆固醇代谢失调,导致结石形成或复发。

  2、合理饮食有规律。有规律的进食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3、戒酒,少吃肥腻食物。要少酒、少高脂肪食物,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4、多喝水。每天5-8杯,不渴也要喝,使胆红素从尿中排出。

  5、多运动锻炼。每天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

  6、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

  7、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机体代谢。

  8、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细菌、虫卵从口入,从而避免肠道内进入寄生虫如蛔虫等,引起胆道感染。

3上班族如何预防胆结石

  专家指出上班族是现在胆结石病的高发人群,这主要是因为上班族生活习惯不规律,工作忙的时候就“将就”一下,清闲的时候暴饮暴食。所以上班族极易引发胆结石的原因。

  专家说预防胆结石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办法还是饮食。就是要求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

  1、少食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和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的食物。

  2、对于大鱼大肉应该合理的饮食。人们一旦大鱼大肉吃多了很容易肥胖。肥胖和暴饮是形成胆结石的主要原因。

  3、多喝水可以预防各种结石。资料显示:般40岁左右的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但小结石一般可通过自身的排泄机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喝水。可避免结石的疼痛及手术之苦。

  4、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经常加班加一通宵。每天一日三餐要安排好,早餐是必须要吃的。另外多多活动也可以预防胆结石,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不仅会诱发胆结石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疾病。

4胆结石病因

  喜静少动(25%):

  许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时间多,运动和体力劳动少,久而久之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另外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淤滞,促发结石形成,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增多。

  体质肥胖(10%):

  许多女性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体发福,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岁以上体胖女性,是胆结石最高发人群,此时,女性雌激素会使得胆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胆汁中。

  不吃早餐(5%):

  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多次妊娠(5%):

  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餐后零食(5%):

  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肝硬化者(5%):

  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有关,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则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遗传因素(10%):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5胆结石诊断鉴别

  诊断

  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正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 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所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即β胆汁),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位置高的阑尾炎及右侧结肠疾病等。

  (3)胆道疾病:如胆道功能失调,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道寄生虫等。

  (4)其他: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