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那么支气管肺炎发烧怎么办呢?如何防治支气管肺炎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支气管肺炎引起高烧的食疗方法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通常以高烧、咳嗽、鼻翼扇动为主要症状,有的伴有呕吐、抽搐、流涕、咳痰等,多见于冬春季节,主查由于受凉、感冒引起的。
1、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4、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至2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5、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6、杏仁10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切记,在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好,如粥类、米粉、藕粉、果汁、绿豆汤等,且需要多饮水,要保持二便通畅。
2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炎症改善肺的通气功能,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除;加强营养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少量多餐,重症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静脉营养;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宜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
2、病原治疗:按不同的病原体选择药物。
3、并存症和并发症的治疗:对并存佝偻病营养不良者,应给予相应治疗,对并发脓胸脓气胸者应及时抽脓抽气。
4、其他:肺部理疗有促进炎症消散的作用;胸腺肽为细胞成功免疫调节剂并能增强抗生素作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清除氧自由基,有利于疾病康复。
3什么原因导致了支气管肺炎
1、直接损害和免疫:肺炎支原体可产生细胞毒素,感染后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IgM抗体滴度持续升高,短期内迅速出现通气/换气障碍,呼吸衰竭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2、黏液-纤毛系统损害: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腺体增生,形成黏膜突起,有黏液栓壅塞,加之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纤毛破坏,造成黏液-纤毛系统损害,导致后期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形成肺不张。
3、耐药性产生:支原体对红霉素以及四环素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导致疗效不佳,但目前糖皮质激素可促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温下降正常,肺部炎症吸收。
4、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混合有细菌、病毒的感染或感染后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
5、延误诊治:对支原体肺炎按一般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时不能及时调整诊断及治疗思路,单纯应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或抗生素,使病情延误。
4支气管肺炎的饮食
1.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等油腻食品,不易消化,易生内热,煎熬津液,可助湿生痰、阻塞肺道,导致咳嗽、气喘加重。而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吃后可助热生痰,并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局部水肿,而咳喘加重。
2.忌寒凉食物: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病程较长,大多脾、肺、肾的阳气不足,支气管肺炎的饮食应注意寒凉的食品,支气管肺炎患者对寒凉食品反应较大。因为寒性凝滞,寒主收引,过食寒凉食品可使气管痉挛,不利于分泌物的排泄,从而加重咳喘,使痰不易咳出。此外,寒凉食品,损伤脾胃阳气,脾胃受寒则运化失职,导致痰浊内生,阻塞气道,喘咳加剧。
3.忌食海腥发物:变态反应是慢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而海鲜和禽蛋类、鲜奶或奶制品又是常见的过敏源。
5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
民间偏方荸荠豆浆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荸荠大家都见过,很多人也都吃过,就是那种扁圆形的类似水果的东西。大家可以取豆浆250克、荸荠5个、白糖250克,先把荸荠洗净,用沸水烫1分钟,捣碎后绞汁待用。把生豆浆烧沸后掺入荸荠水,待沸后加白糖搅匀即成,如果宝宝小可以喂汁。
民间偏方雪梨雪贝煎药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取来银耳10克、川贝3克,雪梨1个,将雪梨洗净去皮、核,银耳发透去根,与川贝同入锅内,适量清水,隔水炖30分钟即成,可以加入少许冰糖。这种口味不仅鲜美,而且可以疗病,小儿也很喜欢。
大蒜捣碎,用两层纱布(剪成脚底形)内夹1历米厚的碎大蒜,孩子睡觉以前,先在两只脚底抹上一层油,然手将夹大蒜的纱布绷牢在两只脚底下(为防夜间掉脱,可套一双厚袜子)第二天早上可闻到孩子喉头有大蒜味(如脚上破伤会起泡,勿用),再敷一夜,即可根治。这种方法据网友讲可以痊愈,并且不容易复发。
这种偏方也是来自网友的推荐,可以取白萝卜50克、杏仁6克,姜3片,水煎服,每日一剂。等宝宝转成浓鼻涕时,用白萝卜50克,鸭梨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以自己给宝宝按摩。在宝宝的中指根部到指尖来回轻轻地捋;按摩脚底心,顺时针几次,逆时针几次。动作要轻柔。这种方法的具体有多少疗效并没有得到明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