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结石

孕期患胆结石对胎儿有害吗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达8%~1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胆囊结石的成分为胆固醇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孕期患胆结石对胎儿有害吗?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我们为什么易患胆结石 孕期患胆结石对胎儿有害吗 胆结石在不同时期都有哪些症状 胆结石预防 胆结石诊断鉴别

1我们为什么易患胆结石

  (1)年龄大 青少年患胆石的极少。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因此中老年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胆石症,年龄越大,患胆结石的人就越多。

  (2)女性 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 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或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

  (3)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 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 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4)饮食 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5)某些疾病 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 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2孕期患胆结石对胎儿有害吗

  由于肠道蠕动缓慢,肝脏下的胆囊相对不活跃,胆囊结石在孕妇怀孕期间经常发生。孕期孕激素水平高,胆囊壁平滑肌松弛,在餐后,胆囊排空不完全;结肠蠕动不好易导致便秘。孕期所见胆囊结石多是胆固醇结石。

  结石本身对胎儿和孕妇没有不好的作用。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需要手术切除胆囊的概率每年仅增加1%~2%,所以即使患胆囊结石20年,只有1/5的人需要手术取出结石。

  胆囊炎是胆囊炎症,90%的胆囊炎患者胆囊内有结石并且有可能堵塞胆囊管。85%的胆囊炎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孕妇中的发病率为1/1000,2/3病例通过静脉补液和输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果选择手术,最好在怀孕中期进行,以减少流产和早产。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内窥镜胆囊切除,有些医生认为这是孕期禁忌证;然而也有些医生认为怀孕前20周可以考虑此种处理。

  胰腺炎,即胰腺发生炎症,表现为中腹部中度疼痛,疼痛放散至后背,几乎不影响怀孕。通过血液检测淀粉酶和酯酶即可诊断。可采用静脉补水和止痛治疗。

3胆结石在不同时期都有哪些症状

  胆结石急性期表现:

  1、上腹或者右上腹部剧烈疼痛,这样的疼痛还会蔓延至右肩部,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绞痛。

  2、胆结石急性期的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这时候就要采取降温措施。

  3、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

  4、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胆结石慢性期的表现: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大多数也是患者的右上腹或上腹出现不同程度的隐痛或者刺痛,在吃了油腻的食物或劳累以后这些症状会加剧。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大多数都有反复发作或者绞痛史,在每年冬秋之交的时候发作是比价频繁的,较大的结石有时候长期没有什么症状。

4胆结石预防

  1、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3、家里父辈如果有胆结石的患者,要注意相关的预防体检。

5胆结石诊断鉴别

  诊断

  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如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正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可达 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所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即β胆汁),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位置高的阑尾炎及右侧结肠疾病等。

  (3)胆道疾病:如胆道功能失调,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道寄生虫等。

  (4)其他: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