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呼吸内科

​步行养生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肺气肿)患者因长期咳嗽、咳痰、气短、炎症刺激等,肺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药物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症状有缓解效果,但药物对改善肺功能作用甚小。​步行养生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 ​步行养生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起病隐袭,大多起病于中青年,也有少数在老年期起病。患者多于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为著,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终年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部分患者的发作以呼吸道急性感染为前驱,此时可能出现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继而咳嗽、咳痰显著加重,痰量增加,痰变黏稠或黄色脓性,少数还可见痰中带血。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继咳嗽、咳痰加重后常有哮喘样发作。老年患者常合并有肺气肿,往往气短气促明显。

  体征:本病早期多无体征。有时可闻呼吸音粗糙,肺底部干性或湿性啰音;喘息型发作时有广泛的哮鸣音;阻塞型呼吸音低弱,呼气时间延长。

  X线征象:本病早期X线检查多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肺纹增加、粗乱,以两下肺为著,有时可见“双轨征”;合并感染时支气管周围有小片状模糊影。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进程预后差异甚大。国内大多沿用1979年全国专业会议制订的分期、分型法:

  ①急性发作期:1周内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痰加剧,痰量增加,痰转呈脓性或黏液-脓性,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1周内任何一种症状加重至重度;或重症患者的症状明显加剧者。

  ②慢性迁延期: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迁延不愈,或发作1个月以上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③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病情稳定,各项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维持时间达2月以上者。

  本次会议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2个类型。后来,国外许多学者将其分为3个类型:

  ①单纯型:该类病人没有明显的呼吸道气流阻塞表现,也没有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病损主要存在于大气道。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没有呼吸困难、喘息、肺功能损害小、没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该型多见于成人男性。②喘息型:该类病人有持续气流阻塞表现,又有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在慢性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同时伴有发作性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壁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该型多见于老年吸烟者。它的判别要点是24h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变异率≥15%,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强化平喘治疗阳性。

  ③阻塞型:该类病人气道有不可逆性狭窄。狭窄部位多在小气道,其终末细支气管慢性炎症、纤维化、杯状细胞增生、平滑肌肥厚等病理变化突出,肺功能呈进行性损害,常伴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易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该型相对较少,却预后严重。

  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分型尚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所谓喘息型实质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了哮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应将其称之为COPD的重叠综合征(COPD overlap syndrome);但一些学者认为,它在急性发作时与哮喘的治疗重点不同,应以控制感染为主,还是应该作为独立的类型保留。

2​步行养生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有研究显示,步行运动有助于老年慢支患者康复。因为,当双腿按一定速度行走,一方面能促进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加快下肢血液回流胸腔,加之步行时双臂有节奏地摆动也有助于增加肺脏的通气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强。

  一般要求患者每日可步行1000-3000米(根据体质情况决定行走距离),以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速度行走;行走时如能变换速度更好,如先采用中速或快速行走30-60秒钟后,缓步走2分钟,交替进行。行走时要尽量将胸部挺直,配合呼吸锻炼,一般可采用走四步一吸气,走六步一呼气。每天可行走l-2次,早晚进行最好。

  专家提示,体质虚弱者应从小运动量开始,初始速度不要太快,每次10-30分钟。每天行走1次,以后可逐渐增加行走量和行走时间。

  如行走后无胸闷、头昏等不适反应,也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地段进行步行锻炼。

3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应该如何预防

  鉴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老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它的预防。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原因,被动吸烟也将明显损害健康,所以应提倡停止吸烟。

  戒烟虽不能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患者完全康复,却可以明显延缓病程发展,使肺功能损害得到部分恢复。

  消除或改善大气污染也是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另外,合理的营养、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都有益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4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

  1.需少食肥腻之物,多进清淡之食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的形成与饮食有关。长期过食肥腻之物,可引起肥胖,而肥胖又会导致气滞湿阻,湿聚可导致生痰。所以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应少吃或不吃那些脂肪含量高的肥猪肉、海产品、鹅肉、鸡肉等食品。而应多吃那些清淡利湿之品,如冬瓜、萝卜、笋、荸(音鼻)荠等。还可以把这些清淡利湿之品配制成各种菜肴食用,如饭焐萝卜(饭与萝卜同煮)、清蒸春笋(鲜笋煮熟剥壳后加调料佐餐)。这样的菜肴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化痰止咳。

  2.要选食治痰之品,少食滞痰之物

  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都有化痰止咳之功效,如白果能化痰定喘、雪梨能润肺止咳:北瓜能止咳消痰、金橘饼能理气化痰、百合能润肺、胖大海能利咽消痰、银耳能补肺止咳。还可将这些治痰之品作成银耳百合羹、白果大海汤等让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多加食用。而对于那些滞痰止痰的性温助热、粘腻呆胃及荤腥等发物如带鱼、臭豆腐及高糖、高脂类的食物,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皆不宜多食或应禁食。

  3.制作食物时,应多用清蒸煨炖法,少用油炸煎爆法

  采用清蒸煨炖法制作的食物原汁原味,不但营养物质不会被破坏、流失少,而且吃起来爽口清润,不生痰浊。如清蒸河鳗、清炖甲鱼、煨银耳羹、炖莲子羹、熬百合粥等都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上好食品。而油炸煎爆之物,则油重味浓、高脂高糖、易生痰浊,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不宜选用。

查看详情>>

5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患者可表现为血象的升高,即白细胞比例升高。

  2、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可见双肺底阴影增粗,通透性增强。

  3、体液免疫检测:免疫学检查可见补体C3,C4的升高。

  4、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老年人长期慢性支气管炎,可并发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肌酐、尿素氮,转氨酶的升高。

  5、细菌培养:可发现感染是具体哪种微生物感染所致。

  6、CT检查:可见肺底低密度影,甚至有胸膜黏连。

  7、内镜检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