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普外科 >血管外科 >动脉硬化闭塞症

​老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也是人老了之后比较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有是一种血管疾病,治疗的时候很多人都找不到方向,因为这样的疾病对身体的影响太大了,老人一个不留意,就很有可能会加重疾病,导致疾病对生命造成重大危害,所以说老人一换谁了动脉粥样硬化就必须要及时治疗,那么老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哪些?下面看看详细介绍吧!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知识 ​老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预防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吃什么好

1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5)缺少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6)肥胖: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7)过大压力:人会因为压力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发生动脉硬化疾病遗传,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严重高胆固醇血症,迭积在血液中,进而促发动脉硬化发生。有的是早发性高血压,或是容易发生血栓等。

2动脉粥样硬化的知识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实际上也是多因素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必须整体考虑,既要重视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更要全面改善全身缺血缺氧的情况,并且重在早防早治。

  人到了中老年,大多很重视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是否正常,但对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往往不了解。事实上,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过程历经了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而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最终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的病变,其特征为动脉内膜有黄色粥样外观的脂质积聚、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等多种病变并存以及动脉中层钙化等,引起血管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堵塞,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有关器官受累的症状,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产生头晕头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间竭性跛行等。

  可以说,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并且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既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也是人体机能退化衰老的重要原因。

  但是,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并且约60%的有症状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因此,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长期存在和演变,逐步导致全身性缺血缺氧,引起人体机能的逐步全面退化,并可致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组织坏死以致极危重后果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实际上也是多因素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必须整体考虑,既要重视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更要全面改善全身缺血缺氧的情况,并且重在早防早治。

3​老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1.综合治疗

  (1)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

  (2)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3)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4)其他方面。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

  (5)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2.药物治疗

  (1)降血脂药物 ①他汀类;②贝特类;③烟酸;④消胆胺;⑤安妥明;⑥不饱和脂肪酸如益寿宁、血脂平及心脉乐等;⑦藻酸双酯钠。

  (2)抗血小板药物 ①阿司匹林;②潘生丁;③氯吡格雷;④西洛他。

  (3)另有水蛭素具有抗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是引起血小板激活的第一步。以上情况使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天然水蛭素通过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老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做治疗的时候就可以试试这样的治疗方法来帮助自己改善身体的异常,如果是老人患病了,那么平时安抚好老人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老人的心情不好的话,那么在不乐观的状况下对疾病的治疗也是大大不利的,针对老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做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改善饮食,不能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4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预防方法

  1、逸结合与精神调节: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学会经常用脑,又要避免用脑过度;

  2、理饮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饮食治疗原则是限制脂肪摄入量。摄入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防酸)不宜过多,应禁食肥肉和大油。猪油、奶油或其它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不利影响,可以促进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并使形成的脂蛋白易于附着在血管壁上,有的还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堆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等,有一定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鱼油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鱼油可以减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并能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鱼肉类、植物油、豆制品等。另外,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钾、钙等,这有益营养素及植物纤维的摄入。摄入适量的盐(6-8克/天),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等,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防止肥胖;

  4、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宜及早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力争在早期采取措施治疗。

5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吃什么好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何选食,维生素C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吗,动脉硬化怎么防治,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吗,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专家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何选食的介绍,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人体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发生在中年向老年的转变时期。它的发病,与人的精神状态长期紧张,或过食肥甘、辛燥之品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长期吸烟和饮酒,平时缺少体力劳动和运动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其中,饮食不当是重要因素。饮食方面处理得好与不好,对病情好转或恶化起一定的作用。中医治疗动脉硬化,用活血去瘀、软坚通络、滋养肝肾的药物疗法,颇有成效。食物疗法也必须遵循这个法则,并利用食物的长处,增强对本病的调养作用。按照食疗的观点,患者平时宜用植物油烧菜,最好用豆油、茶油、玉米油、花生油,因为这些食油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营养价值又较高。植物性食物方面宜常食含量高的植物性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腐皮、紫菜、菠菜、海带、新鲜豆类(毛豆、黄豆、绿豆、青豆、黑豆、豇豆、四季豆)、豆芽、花生、荠菜、木耳、花菜、面筋等;或食用含有多种维生素的蔬菜,特别宜食用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如黄瓜、番茄、油菜、萝卜、山楂、枣子、柑橘、蜂蜜等。也可选食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腿肉、蛋白、牛奶、鲫鱼、鳜鱼、排骨、牛肉等。这些食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都有一定的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不宜常用猪油烧菜,不宜吃油腻重、胆固醇含量高以及燥热性食物,如肥肉、蛋黄、鱼子、鱼肝油、猪脑、猪肝、猪腰子、鱿鱼、乌贼鱼、公鸡、狗肉、胡椒、朝天辣椒、碱性重的面食和猪油炸的食品等。患者应忌烟、酒。乙醇含量超过70%以上的烈性酒,更应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