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寄生虫疾病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蛔虫引申意义可以指别人知道对方的想法,如老人说孙子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人的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蛔虫成虫呈圆柱形,似蚯蚓状;虫卵为椭圆形,卵壳表面常附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因受胆汁染色而呈棕黄色

目录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蛔虫病如何预防 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得了蛔虫病吃什么好 蛔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蛔虫病是什么

1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蛔虫寄生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吞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水、蔬菜水果等。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不需要中间宿主,可以附在飞扬的尘土中,儿童吸入咽下后就会感染蛔虫病。儿童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儿童得了蛔虫病后,家长只要给他们服用蛔虫药,就可以将蛔虫杀死或驱出体外。经过驱虫治疗,一般3-4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没有虫卵就治好了。服用蛔虫药最好禁食油类食物。现在的蛔虫药一般毒性较小,但吸收后仍有可能产生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如果儿童患有蛔虫病其他并发症,则需要对症治疗。

  儿童因为免疫力比较差,对于外界的细菌虫卵没有抵抗力,所以往往可能就是因为吃了没洗干净的水果或者没烧开的水就得了蛔虫病,所以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尽职尽责,一定要细心照顾孩子,尽量预防孩子患上蛔虫病。并且定期给孩子服用蛔虫药,很快就能痊愈的。

查看详情>>

2蛔虫病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等,抽样调查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时可进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后2~3个月(如冬季或秋季),可采集体服用驱虫药物,驱出的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

  2、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查看详情>>

3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由蚴虫移行引起的异性蛋白过敏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激等;因蚴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而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二、成虫引起的症状:成虫寄生于肠道,大多无症状;或有食欲不振、多食易饥、异食癖(喜吃炉渣、土块等);常见腹痛,位于脐周,不剧烈,不定时,喜按揉;有时还可出现精神烦躁或萎靡、磨牙、易惊等。蛔虫大量寄生时,常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三、并发症:主要有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主表现为腹痛、呕吐等急腹征症状。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以上两个并发症。


查看详情>>

4得了蛔虫病吃什么好

  1.瓜仁丸:黑生丝瓜子适量,将子去皮取仁,空腹温水送服。每次50粒,每日食1次 菜椒散:胡萝卜籽5克,川椒末5克,将胡萝卜籽微炒香,研末,与川椒末拌匀,空腹服下,每日2次。

  2.桃叶汁饮:鲜桃叶60片,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胡椒绿豆散:胡椒、绿豆各4大粒,上二味同研成细末,酒调服。对蠕虫的抵抗有积极作用。

  3.多吃蔬菜,蔬菜中的纤维质不能被人体的肠胃所吸收,但本身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来增加粪便形成的软度,有益排便。多吃纤维质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有助于蠕虫的排出。

查看详情>>

5蛔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胆道蛔虫病: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

  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

  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

  ③急性胆管炎,蛔虫钻入胆管后腹痛不缓解,并出现寒战,高热,提示胆管继发感染而并发急性胆管炎。

  典型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①急性发病,突出的症状是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钻顶痛或绞痛性,可放射至背部,肩部,疼痛可基本消失而出现明显的缓解期。

  ②常伴剧烈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可呕吐胆汁与蛔虫。

  ③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即疼痛剧烈时腹部压痛并不明显,也无明显肌紧张。

  ④少数患者疼痛不缓解,后期可继发细菌化脓性感染。

  ⑤黄疸少见,即使有黄疸也较轻微。

  2、蛔虫性肠梗阻: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本病多见于重度感染的儿童患者,60%以上为10岁以下,其中2岁以下者发病率最高,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部位多在回肠下段,蛔虫性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等,与一般肠梗阻表现相同,约30%的患者可扪及腹部包块,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继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3、蛔虫性阑尾炎:可因驱虫不当致使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腔梗阻,由于虫体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对阑尾黏膜的刺激,使阑尾肌层与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黏膜损伤,引起急性阑尾炎,若阑尾腔梗阻进行性加重,使腔内压力增大,可导致阑尾穿孔而继发腹膜炎,据报道,蛔虫性阑尾炎并发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5%~65%,蛔虫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仅次于胆道蛔虫病及蛔虫性肠梗阻,在小儿阑尾炎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钻入阑尾的蛔虫常为1~3条,多者超过30条,本病与一般阑尾炎表现相似,常于服驱虫药后3~6h出现阵发性腹剧烈绞痛,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可有局限性腹肌紧张。

查看详情>>

6蛔虫病是什么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临床表现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仅限于肠道时称肠蛔虫病。多数肠蛔虫病无自觉症状,儿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蛔虫进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部、眼、脑、甲状腺及脊髓等器官时,可导致相应的异位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