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子宫下垂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子宫是女性身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子宫出现了问题,随时会危害到女性身体健康。因此如果子宫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不可以耽误。下面我们就详细地来介绍一下有关子宫下垂的治疗方法。
目录
1子宫下垂要注意什么
1、平常的饮食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以性平性温的功效为主,如牛、羊肉、猪肉等,各种肉类需要打碎打烂后再吃,利于养份的吸收。多吃性平温和的有机蔬菜,荤素搭配是以的平等的。
2、子宫脱垂的患者的饮食应多注意多吃海藻类的食物,其中海藻类食品包括了发菜、紫菜、海带、海白菜、裙带菜等,海藻含矿物质最多的是钙、铁、钠、镁、磷、碘等。现代科学认为,常食用海藻类食品可有效地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度,避免体内碱性元素因酸性中和而被消耗,所以子宫脱垂的饮食应多食用海藻类食物。
3、推荐食疗汤何首乌煮鸡:母鸡肉500克,何首乌30-5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姜调味食用。有益肝强肾,滋阴养血,补精添髓作用。适用于脱肛,痔疮,子宫下垂,血虚头晕等症。
2子宫下垂咋治呢
子宫下垂也叫子宫脱垂,子宫内壁不能良好收缩复原,下垂到阴道中,严重的可能伸到体外。子宫下垂一般的症状,至少会有下坠感 (下腹有东西要掉出来的感觉),平时就会腰酸背痛,严重时还会拖累膀胱及直肠,而会有频尿、小便解不乾净或大便不顺之感。
妇女的子宫位于骨盆腔内,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事实上,子宫甚至是悬空吊在骨盆腔中,因此必须依靠周围的组织来支持它,才能保持固定的位置。
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及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子宫下垂主要治疗还是手术疗法。就是以阴道式子宫切除术尔后,再将基韧带等激励绘制好好稳固,同时修补盆骨底肌群和阴道壁,包括缝补前阴道壁粘膜预防膀胱脱出,缝补后阴道壁粘膜层预防直肠的脱出等。但此法不适合年轻未育患者及老年患者。
中医外用:采用中药外用药贴,中药《提宫妇善坊贴》为中医治疗子宫脱垂疾病疗效最为显著,其遵循传统中医内病外治之理念,以中药外用之法治疗子宫脱垂,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进而实现升阳益气、补肾固脱之治疗功效,从穴位调理根本,达到彻底治愈子宫下垂疾病的目的。
3这症状的出现是女性子宫下垂了
1.酸痛感觉
一般子宫下垂会在腰骶部位出现酸痛感,并伴随着下腹的下坠,尤其在劳动过后比较明显。
2.分泌物改变
子宫下垂会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局部的淤血,导致月经量发生改变,出现月经过多。而同时,盆腔内器官容易发生感染、溃疡,出现白带多和白带异样。
3.泌尿系统出现问题
子宫下垂还会导致腹压的改变,伴随不同程度的膀胱问题。当子宫下垂的女性发生咳嗽、过度用力、大笑等情况时,导致腹压的增大,而容易出现尿失禁等现象。甚至一些人会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液滞留现象。
4.下体的不适
当子宫下垂严重时,下体会有明显的异物感,并会影响正常的活动,如行走困难等。而一般这种情况只有在平卧的时候才能得意缓解。
所以,子宫下垂对于女性的健康和美丽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子宫下垂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可能出现的。
4运动过度或致子宫下垂
运动过度或致子宫下垂
一些女性做超负荷运动,比如说举重,会使腹部的压力增加,很容易造成子宫暂时性的下垂,不过不会脱垂。如果长时间做这些超负荷运动的话,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子宫脱垂。子宫脱垂的情况是很严重的,大家一定要重视。
那么子宫下垂的危害有哪些?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下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下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下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下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4.月经改变、白带多
由于盆腔脏器下垂,导致血循环障碍,局部淤血,影响正常月经,可使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血循环障碍脱出脏器并发溃疡、感染,致使白带增多,并伴有血性分泌物。
5.难产
一般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但子宫下垂不能还纳者,临产后可出现子宫颈水肿而宫颈扩张困难致难产。
5子宫下垂可以按摩哪些穴位进行治疗
1、会阴穴
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中间凹陷处。会阴穴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会阴穴的位置很特殊,刚好在我们盆底的会阴中心腱。
2、子宫穴
脐下4寸,旁开3寸。这是女性朋友的福穴,具有调经理气的作用。
3、维道穴
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五枢前下半横指处。主治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小腹痛等妇科病。
5、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找这个穴位的时候,我们用手四肢并拢,小指下缘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即是。
6、交信穴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处。主治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子宫轻度下垂,无症状时,我们可以调整生活方式和穴位按摩进行治疗。避免便秘、长时间下蹲、腹压大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