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导致闭经的原因有很多,它一般是妇女到了绝经期才出现的,但是现实中,很多年前的女性朋友也出现了闭经现象,许多人选择不当医院做人流,之后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绝经后出现出血现象并不可怕,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出血很可能是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所以出现此种现象后应该去诊断,以防后患。​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绝经的预防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绝经的药物治疗 绝经的常见症状表现 绝经的自身护理方法

1绝经的预防

  绝经期适当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灵活性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以及灵活性均下降,有氧训练,也称耐心训练能调动大多数肌肉进行连续的,有节奏的运动,其运动形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散步,游泳,骑车,划船,跳绳,滑冰,滑雪等,因而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适量的体能锻炼既能降低血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性,又可促进侧枝建立,从而改善器官灌注,使血压缓慢下降;适量的运动尚可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前列腺素E(兼有扩张肾血管及利尿作用)水平增高,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而致血压缓降,此外,适度的锻炼能使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减轻而降低血压。

2​绝经后阴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恶性肿瘤:以往认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很高,故认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恶性疾病的信号。

  2、生殖道炎症: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日趋低下,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阴道黏膜也呈现萎缩变化。子宫内膜及阴道黏膜的萎缩变化,由此引起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细菌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和阴道炎发生。

  3、功能性子宫出血:根据临床调查结果发现,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人中,有半数以上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成为绝经后出血的主要病因。

  4、其他原因:包括阴道肉阜、生殖道外伤、子宫脱垂及卵巢良性肿瘤、子宫内膜腺体囊肿破裂等,均可成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些情况,应有所了解,仔细排查,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减少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发生率。

3绝经的药物治疗

  ①结合雌激素(倍美力):0.3~0.625mg/d或首服1片,一定时间后减半。

  结合雌激素(倍美力,premarin)是一种天然结合性雌激素,结合雌激素(倍美力)主要含有雌酮、少许雌二醇等10种雌激素成分,各种雌激素对不同的靶器官有不同的作用。

  ②雌二醇(诺坤复):1~2mg/d。雌二醇(诺坤复)含有微粒化17β-雌二醇,为天然人雌激素。

  ③尼尔雌醇(nylestriol):2mg,1~2次/月。为合成的雌三醇长效口服剂,储存于脂肪内缓慢释放。主要作用于外阴、阴道及宫颈等靶器官萎缩时。在我国广泛使用,收到良好效果。

  ④戊醇雌二醇(esfradiol,valerace)2mg口服,1次/d,为一中效雌激素,雌激素活性高,血中浓度维持时间较长。除作用于外阴、阴道、宫颈外尚可对子宫内膜有增生作用。如服用后出现水钠潴留症状过重时,可以减半服用。

  ⑤炔雌醇(乙炔雌二醇)(ethingl estradiol,EE):至少要0.025ng/d左右才有效。

  ⑥不经肠道给药:不经肠道吸收无药过效应,用药剂量小,效果好。但方法不够方便,吸收率个体差异大。

  雌二醇(更乐贴片):每天释放5mg,每周2片。上海生产。

  雌二醇(伊尔贴片):每片含雌二醇2.5mg,浙江报道连用3张后,最后1张加用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7天。

  Fem7:有每24小时释放25,50,70,100μg等剂型,每周更换1次,连用4周或每3周停药1周,对有子宫妇女每月用孕激素10~14天。德国生产。

  ⑦雷洛昔酚(raloxifene,SERM)1mg/(kg·d)。对不同组织所起的作用不同,对子宫内膜乳腺及脑组织呈雌激素拮抗剂作用,而对骨骼和心血管起增效作用,国外学者一致认为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但价格高。

  ⑧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

4绝经的常见症状表现

  1、月经变化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如26~40岁的无排卵月经为3%~7%,41~50岁为12%~15%,不少人表现为周期延长,2~3个月或更长,而经期和血量正常,少数人表现为月经失去周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继发性贫血。

  2、潮热出汗

  潮热出汗是围绝经期妇女最主要和最特异的症状,发生率为70%~80%,25%~50%可持续5年以上,表现为阵阵发热,起自胸部,涌向头颈部,可波及全身,接着为突发性出汗,伴有头晕,心悸,乏力,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次数从每天20余次到每周1~2次不等,既往曾有人测得发作时会有皮肤温度上升,发作后降至正常,可能与发作时血流速度加快有关,没有更多的临床意义,潮热发作时,虽然有血管扩张,但并没有血压变化,潮热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许多妇女月经还没有紊乱,但可有潮热出现,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也有少数妇女绝经时没有潮热,绝经10~20年以后才出现;多数是与月经变化同步的,其程度也有波动。

  3、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而不能控制,发脾气后又有自责,神经质,固执,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抑郁等症状,严重者似精神病表现,其发生可能与5-羟色胺,内啡呔等神经递质有关,也与个体的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有关,家庭中的突然事件,如亲人死亡,离婚,退休,子女离家等,都可能加重症状。

  4、泌尿生殖器萎缩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内外生殖器和膀胱,尿道都会发生萎缩,阴道皱襞变平,上皮萎缩变薄,检查时可见毛细血管透过上皮呈散在性红点,容易招致感染,因而老年性阴道炎成为绝经后妇女十分常见的疾病,子宫颈和子宫体都萎缩,常可以见到子宫颈变平,卵巢萎缩而摸不到,绝经后妇女如摸到卵巢,应注意肿瘤,泌尿系统的萎缩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应力性尿失禁,盆腔支持组织萎缩则会出现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生殖器的萎缩会导致性交痛,性生活困难,而出现继发性性欲丧失。

  5、第二性征变化

  乳腺失去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而渐渐萎缩,并下垂,皮肤失去雌激素的作用,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而变薄,丧失弹性,出现皱纹。

5绝经的自身护理方法

  为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绝经期的健康宣传及指导。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介绍绝经生理、发生的原因,绝经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以消除她们对绝经的恐惧感,并对将发生的变化作好思想准备。介绍绝经前后减轻症状的方法,以及预防绝经后疾病的措施,例如,补充性激素的意义和方法,利弊的权衡,绝经后妇女坚持锻炼及补足钙摄入量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性生活等。医生则应在充分理解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防治疾病原则的基础上,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提供服务。

  1、适当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灵活性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以及灵活性均下降。有氧训练,也称耐心训练能调动大多数肌肉进行连续的、有节奏的运动,其运动形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散步、游泳、骑车、划船、跳绳、滑冰、滑雪等。每次运动应持续15~60min,合理的运动应包括:5~10min的热身运动;10~60min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3~6代谢当量(运动代谢率/静止代谢率)或使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5~10min的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每搏量和每分输出量增大,心率降低,耗氧减少。有氧运动在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清HDL-CH有限制动脉平滑肌的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和蓄积的作用;并能促进已沉积的胆固醇游离出动脉壁,以及竞争抑制LDL受体,从而保护周围血管免受脂质的攻击。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引起血清HDL-CH的升高。其中HDL-CH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运动时肌肉和脂肪组织内脂蛋白脂酶活性升高,使胆固醇和磷脂转移到HDL-CH所致。LDL-CH有明显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HDL-CH则与LDL-CH相拮抗,能阻止AS的形成和发展。运动能提高 HDL-CH在血清TC中的比例,因而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适量的体能锻炼既能降低血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性,又可促进侧枝建立,从而改善器官灌注,使血压缓慢下降;适量的运动尚可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前列腺素E(兼有扩张肾血管及利尿作用)水平增高,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而致血压缓降。此外,适度的锻炼能使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减轻而降低血压。

  2、绝经期营养。

  (1)绝经期的营养需要

  目前,主要使用中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荐每天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推荐的营养需求应该尽量从正常合理的饮食中摄取,而不是依赖于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制剂。

  (2)正确的营养观念

  ①控制体重:体重增加,脂肪沉积在腹部、腰臀部、背肩、臂部、乳房等处,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而且易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注意食物的选择,应多吃瘦肉、奶、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一天三餐食物总摄入量也应控制,为防止饥饿感,可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但应注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量的水平,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必要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制剂以达需求。

  ② 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饮食模式可以影响骨密度。研究提示,在食物中补充钙质,进食蔬菜、水果和谷类、戒烟、减少口服类固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现象表明,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节食、缺乏日晒和缺乏运动是助长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有人为减轻体重而盲目节食将引起钙的摄入缺乏,为保养皮肤而过多避免日晒,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而缺乏运动则导致了骨丢失的加剧。

  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的方法。我国推荐成人每天摄元素钙量800mg,绝经妇女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每天的钙摄入量50岁以前为800mg,50岁后为 1000mg,维生素D的需求则为每天50岁以前为5mg,50岁以后为10mg。妇女可以通过食用富钙食品、饮用牛奶和服用钙补充剂来补充。

  钙的补充制剂的服用也非常有效。市售的钙补充剂有很多种,如柠檬酸钙类和碳酸钙类,乳酸钙类,磷酸钙类等。要注意的是片剂的重量不等于含钙量。服用时一定要注意说明。另外,还会有一些“天然”钙制剂,如骨粉等,被称为自然补钙。但有报道发现“自然”制品中会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铅或其他重金属类。因而在选择钙制剂时一定要非常注重产品的品质。

  此外,在补钙时,应注意膳食构成。因为膳食中有影响钙的吸收成分,某些蔬菜中(如菠菜、苋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它们可与钙结合成难于吸收的盐类。过多的膳食纤维也干扰钙的吸收。脂肪过多,可使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也影响钙的吸收。这类食品在膳食组成时不宜过多。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因而增加大豆摄入将有利于减少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