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女性体内雌激素下降到一定水平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此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任何时刻都低。不过,更年期之后绝经期女性体内还会有雌激素吗? 在绝经后能吃雌激素吗?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绝经该怎么预防
①控制体重:体重增加,脂肪沉积在腹部,腰臀部,背肩,臂部,乳房等处,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而且易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注意食物的选择,应多吃瘦肉,奶,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一天三餐食物总摄入量也应控制,为防止饥饿感,可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但应注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量的水平,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必要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制剂以达需求。
②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饮食模式可以影响骨密度,研究提示,在食物中补充钙质(calcium),进食蔬菜,水果和谷类,戒烟,减少口服类固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现象表明,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节食,缺乏日晒和缺乏运动是助长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有人为减轻体重而盲目节食将引起钙的摄入缺乏,为保养皮肤而过多避免日晒,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而缺乏运动则导致了骨丢失的加剧。
2在绝经后能吃雌激素吗
原则上一旦女性进入更年期,就需要根据医生疗程补充雌激素,而不是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些伤女人子宫的事千万别再犯了
绝经期补充雌激素有以下两个功效:
防止女性身体过快衰老
因为女性体内一旦雌激素不够,就容易一千年面部衰老的情况,令女性出现皮肤干燥、细纹、斑点等。补充雌激素可以有效延缓人体的衰老,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女性的身体除了生殖器的状况与雌激素有关系,其实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骨骼都与雌激素有关。这也是为何女性出现更年期时,不仅月经会紊乱,还会出现精神方面的不稳定,身体虚弱和高血压等。
绝经期通过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造成绝经病因有哪些
绝经的年龄(10%):
绝经年龄反映卵巢的生殖寿命,细胞衰老是绝经的结果,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胖瘦,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嗜烟等。
遗传因素对绝经妇女的影响(5%):
人体的DNA序列及其变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研究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变异(即多态性,polymorphisms),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生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携带人体遗传信息的DNA由四个不同的碱基组合而成,人类基因组约有33亿个碱基对,目前已基本测出了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人基因组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绝大多数一致,但也存在极小差异,主要体现在DNA个别位置上碱基排列有所不同,这种遗传性变异被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人类基因组中约有1000万种SNP,不同人之所以对同种疾病的易感程度有所不同,对相同药物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SNP的差异有关,同样,SNP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绝经妇女的各种生理状况和疾病发生的差异。
许多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时间和绝经后某些疾病的发病有关。
绝经期极早提前(premature)者,常常伴随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绝经后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绝经时间较早,是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卵巢肿瘤的高度危险因素,并使死亡率增加,因此从临床的观点来看,确定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及绝经后疾病的发生有关。
(1)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
①雌激素受体(ER)的结构与功能。
②ER基因的多态性。
③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的关系。
④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的关系。
⑤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HRT)。
绝经后接受HRT治疗的女性,由于她们的ER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因此对HRT的量效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从不同层次影响到绝经时间和骨代谢,并对HRT治疗发挥作用,若临床工作者通过检测ER基因型来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以及对HRT治疗的反应,将对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和HRT个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2)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①维生素D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②VDR基因的多态性。
③VDR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3)其他基因多态性:
①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
②Ⅰ型胶原(COLIAI)基因多态性:COLIAI与骨量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
③白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
④转移生长因子β基因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多态性。
⑤CYP 17和CYP19基因。
(4)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离不开对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②短串联重复序列。
③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④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⑤基因芯片与SNP图谱。
卵巢的衰老(40%):
(1)卵泡的减少和卵巢形态老化:出生时卵巢约有70万~200万个卵泡,青春期还有约40万个,绝经时可能残留极少数卵泡,两个途径导致卵泡减少:排卵和闭锁,从青春期至绝经,仅有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绝大多数卵泡自然闭锁,其机制目前尚不了解,是否归因于细胞凋亡,尚待研究。
(2)卵巢功能的衰退:
①生殖功能:妇女生育力在30~35岁即开始下降,接近40岁时明显下降,从规律月经到绝经,通常要经历一段不规则月经期,此期卵泡成熟不规律,有排卵或无排卵,周期有正常,长,短或完全不能预料,因此,周期长度及其变化也可用于反映卵巢功能,当无卵泡发育,绝经,生殖功能即终止。
②内分泌功能:在卵巢生殖功能衰退的同时,内分泌功能也衰退,表现为卵泡发育中合成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雌,孕激素的变化,首先是孕激素的下降,40岁左右,卵泡发育的程度不足,可能表现为孕酮(P)的相对不足,卵泡发育不充分的程度增强,可以导致无排卵,发生孕酮绝对不足,随后,随着卵泡数的减少,发育不足,产生和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E2(雌二醇)的总量逐渐减少;在绝经过渡期,由于无排卵导致孕酮不足时,卵泡发育生成的E2可能不缺乏,若卵泡发育的数目多,程度高,或持续,E2甚至相对过多,绝经后卵泡不发育,基本不产生E2,在增高的Gn作用下,间质分泌睾酮(T)增多,卵巢分泌的另一类激素-肽类激素,如抑制素(inhibin)逐渐降低,其下降先于E2 。
生殖道的萎缩性改变(25%):
外阴失去大部分胶原,脂肪和保留水分的能力,腺体萎缩,分泌减少,皮脂分泌也减少,皮肤变薄,干,易裂,阴道缩短,变窄,皱褶减少,壁变薄,弹性减弱,分泌减少,早期呈现充血性改变,壁脆易受伤和出血,有弥漫性或散在瘀斑,晚期颜色苍白,粘连带增多。
4绝经有哪些常见的发病前兆
1、骨质疏松症:雌激素功能降低,有的会对女性的骨代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的会导致骨代谢出现骨质丢失,或者慢慢的出现骨质疏松症。
2、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老年性疾病,60岁妇女的患病率可达25%~50%,特别是中国人,由于生活水平高,大家都不爱运动,导致吸收进的钙元素较少。科学的补钙,是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所在。到了70岁之上的女性,如果腿脚不好,如果不能很好的护理,甚至缩短寿命。
3、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变化,高血压,成为妇女的第1位死因,冠心病为第3位死因。
4、绝经前的症状影响更年期,带来的痛苦让人感到害怕,其实这是正常的现象,这是进入了绝经期的正常表现,不过对于绝经期的一些症状,有时候需要进行治疗。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患者的神经严重衰弱,常有失眠、健忘、少寐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惊醒、反应迟钝等症状伴随。
5绝经的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此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年龄大者发病时,症状常不典型,例如甲状腺不肿大,食欲不亢进,心率不快,不呈兴奋状态而表现抑郁,淡漠,多疑,焦虑等,鉴别方法:测定甲状腺功能指标,如TSH低于正常,T4升高,T3在正常高限甚至正常时,即应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当病人以心悸,心律失常及胸闷症状为主时,首先考虑CHD,鉴别方法是仔细地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鉴别困难时,可用雌激素试验治疗。
3、高血压病或嗜铬细胞瘤
当头痛,血压波动幅度大或持续高血压时应考虑,鉴别方法是反复测量血压并进行嗜铬细胞瘤的有关检查,如腹部有无包块,挤压包块时血压是否升高?有无头痛,心慌,出汗等症状,血儿茶酚胺测定,与绝经有联系的血压变化常常是轻度的。
4、神经衰弱
以失眠为主要表现者,可能因神经衰弱引起,鉴别方法主要根据病史,即失眠发生时间与月经改变有无相关?对难于鉴别的病人也可用雌激素进行试验治疗或请神经科会诊。
5、精神病
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时,须进行鉴别诊断。
6、其他
以阴道炎症为主要表现时,需排除真菌,滴虫,或细菌阴道感染,进行病原菌检查即可确定,以尿频,尿急及尿痛为主要表现时,需排除泌尿系感染。